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一份份厚重的报表,在他眼中,是灵动的音符、华美的乐章。他是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分析研究处处长何愉,不断地学习和钻研,让他从最初统计行业的“菜鸟”成为了如今独当一面的“专家”。他在采购经理指数、大数据统计方面的探索,使得每一份统计报告发挥了经济社会发展中预警器和晴雨表作用,为市委市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用先行指标“预警经济”
时光回溯到2004年。统计事业对于彼时刚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何愉而言是陌生的。
面对专业知识的匮乏,他选择了潜心学习,奋起直追。一旦有业余时间,他都会一头钻进图书馆、社科院查找资料,一干就是大半天。
在海量的书籍和课程中,他深入学习了国内外经济、统计相关的新理论和知识。针对当时所在的统计监测处的具体工作,他又特地系统地研究了经济监测预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统计预测、抽样技术、季节调整等国内外理论。
有一次,他在图书馆阅读到20世纪初美国金融危机大爆发期间从哈佛指数到采购经理指数等内容,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但又产生了困惑。他给当时全球最大的商业研究机构之一的NTCEconomics集团董事ColinRogers写了封信,问了他两个问题。“为什么库存越高,经济反而越好?为什么物流配送越快,经济反而越差?”令他意外的是,这封信很快得到了回复。“因为库存用的不是产成品库存,而是原材料库存,采购多了,经济固然上升”;“因为物流配送时间是逆指标,配送越慢,经济反而越好”。看着回复,他又联想到每年的“双十一”。卖家往往会提前备货增加库存,当天消费量激增,物流配送很慢,但其实销售是火爆的。何愉瞬间解惑了。疑惑逐一解开,让他对于采购经理指数调查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形成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上海特征的方法理论和成果。
“企业前期采购原材料、招聘人员、接收订单,这些生产的前置环节都可以对未来经济走势做出重要的先行判断。这也是当时国内唯一能提前预计经济走势的指标。”何愉回忆说,采购经理指数在国外已经有了80多年的历史,但在国内,调查还刚刚起步。
由于采购经理指数的先行指标调查都是主观指标,数据质量的评估成了让人头疼的难题。何愉另辟蹊径,建立了“基础数据比对制度”和“宏观经济指标台账制度”,从源头上保证调查数据质量。通过运用影响因素分析、动态趋势分析等技术方法,还能对调查数据进行再次评估检验。
为使区县和主管单位业务人员正确把握调查技巧,有序开展采购经理调查工作,何愉三易其稿,编写了数万字的采购经理调查材料和制度规范与操作指南,对调查中每个环节进行细化和明确。就这样,一套完整的调查体系问世了。
采购经理指数调查离不开基层的数据采集。每年,何愉都深入区县基层,访谈、抽查、核查逾百家企业。他建立了采购经理调查企业访谈制度,在增进与企业沟通交流的同时,形成多份反映企业面临困难和危机的相关调研材料。每月,他都会编制《采购经理调查》手册,服务于企业供应链管理与内部决策,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直到现在,仍有部分企业和集团还在运用手册上的内容,完善自身的经营和管理。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9个区县已建成了自己区域特色的采购经理指数,包括浦东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宝山钢铁产业、嘉定汽车产业、金山精细化工产业、松江电子产业、青浦快递业、奉贤生物医药产业和崇明海洋装备业。
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政府部门对于接下来的经济走势颇为关心。次年一月,何愉撰写的统计专报《采购经理指数“触底回暖”政策提振经济“初露端倪”》,为当时各级领导对经济发展走势研判起到了重要作用。至此之后,他每月坚持撰写的采购经理调查专报和要情,及时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决策依据。
四大维度监测自贸区功能
上海自贸区的挂牌,对于何愉来说,是又一次重大考验。市统计局专门成立了“自贸区统计改革创新推进小组”,而他就是自贸区功能监测组组长,负责上海自贸区功能监测工作。“当时就考虑,围绕贸易是否便利、投资是否开放、金融是否创新,法律法规是否公开透明这四个维度编制了一套指标体系。”何愉说,这一切没有参考和借鉴的经验,都是从零开始。
他起稿设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监测调查方案》,到开展实施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作为该领域研究第一人,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目前,该调查研究成果已经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作为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第三方评估结论,获得认可。
以自贸区为契机,聚焦制度创新。在与自贸区管委会、市发改委、上海财经大学等单位的共同研讨下,何愉又设计编制了自贸区功能3大指标体系,包括投资贸易便利指数(TFI)、投资贸易便利措施利用指数(PUI)和投资贸易商抱怨指数(TCI),在自贸区成立一周年之前完成自贸区功能监测调查,并撰写形成自贸区功能监测专报,及时为市委市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大数据调查“吃住行购游娱”
统计工作处于改革创新的攻坚期,开发与应用大数据,将大数据与统计实际工作有机融合,成为调查总队亟待落实的重要工作。
“传统的调查,讲求的是指定地点、确定时间、采集数据、完成调查。现在利用大数据,可以说是一种彻底的颠覆。”何愉笑着说,这种变化在以往看来,是难以想象的。
在统计领域,他又重新拾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建模、编程、数据联合开发,在他的带领和推动下,大数据研究成果在社会实际应用中不断发挥效能。
何愉的团队在完成一项景点满意度调查时,就用到了大数据。“我们运用了埃尔法围棋(alphago)的建模思路,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建模对网络上海量的相关文本进行情感分析,最后发现,有些A级景点的评价不高是因为内部wifi信号差的问题。这样的小细节,是很难通过传统的调查方法获得的。”何愉介绍说,其自主设计开发的软件,可以通过爬虫技术,在海量的网上抓取相关的评价和内容,把一段话分成句子、再切割成词。机器会自动对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关联人的情感。不断迭代学习分析的过程中,系统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吃、住、行、购、游、娱”,随着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正式开业,何愉的这套大数据调查再一次展现了强大的功能。“我们的调查改变了传统调查员走进景区发问卷的做法,而且从游客就餐、排队等各个主题环节,大数据发现了很多传统的调查很难发现的问题。”与此同时,何愉和他的团队还运用大数据对全球的迪士尼乐园做了一份同步调查,每天都会有一个响应的评分,能更加直观地反应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大数据调查的应用被证明了精确率极高。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开展的市级文明社区、文明镇中期评估工作中,就首度创新引入了大数据分析方式。调查总队综合运用“12345市民服务热线”、“12319城建服务热线”等多条主要热线数据,对标文明创建要求,构建文明社区、文明镇大数据评估体系,精准评估各社区、街镇在文明创建方面的工作实效和市民的获得感。通过与数万条“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电话回访样本比对,和大数据的监测结果相当接近。
解决百姓“急难愁”问题
“没有时间节点,时刻准备着。”何愉这样描述着现在的工作。一个接一个的调查纷至沓来,是他的工作常态。
近年来,围绕民生热点,分析研究处每年要开展50多项民生调查,覆盖10万个样本体量。如此算来,平均每个星期,就要出一份统计调查报告。这支只有10个人的团队,所完成的却是和近2500万上海常住人口息息相关的工作。
据悉,这些调查涵盖了市政府的实事项目、消费者信心调查、各区重点民生调查、全民健身状况调查、市民食品安全知晓度、满意度调查等等。在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一批高质量的反映民生民意的调查成果相继出炉。
一份针对外来人口状况及居留意愿的报告最终汇编成了《上海外来人口调查研究报告集》;覆盖全市10个区和2个口岸的3633份问卷,最终转化成了“上海品牌”建设成果的研判,助力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此外,何愉精心筹划,设立自主调查项目,首次编制《上海消费者信心调查》手册。上海消费者信心调查每月调查样本1000个,通过数据监测,第一时间找到了当前影响经济波动的内生因素。
倾听百姓心声,汇聚社情民意。也许上万份的问卷最后只能得出几个数字,也许数百次的走访最后只能生成一份报告。但是在何愉看来,这也正是统计的魅力所在,为最终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痛点问题寻找突破口。
他笑着说自己很多时候“根本停不下来”。就像一颗不断旋紧的螺丝钉,扎根基层,开拓创新,推进统计方式、统计服务的转型,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