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荣誉不应只是发奖状

admin 2019-03-14 14:01:33 导读

导读 :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每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前后,总会有一大批热爱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涌现出来,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媒体报道以后,每每让人泛起泪花。在当代弘扬雷锋精神,就是传递人性深处的真善美,讴歌世间的正能量。

  但是,媒体短暂聚焦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发展现代公益事业,需要做好配套的志愿者激励工作,建立起长效的志愿者荣誉体系。民政部数据显示,至2018年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志愿者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加上数量庞大的未注册者、短期从事志愿服务的人,一股“全民志愿”的风潮已经初步形成。志愿服务事业解决了规模的问题以后,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与水平,让志愿项目可持续化,已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首先应该厘清的是,尽管从事志愿服务的初衷应当是不计回报的,但社会绝不应该对从事志愿服务的个体和组织视而不见,而理应给予相应的褒扬和激励。如此,才能保障志愿活动长久运行,并将志愿精神扩散到更广泛的范围,吸引更多人参与志愿事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有“做好事不留名”的传统。一些杰出志愿者和公益人士的事迹被曝光以后,还会经常受到舆论的质疑。然而,现代公益事业并不排斥高调,一些赫赫有名的慈善家甚至公开宣扬自己的理念,并在各种慈善项目中用自己的名字冠名。看结果而不看动机,成了现代公益事业的一大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普通志愿者的精神褒扬甚至适度的物质激励,也要理直气壮地传扬开去。

  现代的公益志愿活动,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扶老人过街”“替清洁工人扫马路”等好人好事模式。专业化的志愿者团队不断建立,志愿工作辐射的范围和专业门类也不断细化。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需求也不再停留在单一的个人服务模式,有组织、团队化的志愿服务成为主流。这不光提高了对志愿者招募、管理的标准,也相应地要求志愿者荣誉体系更加细化。表彰志愿者,弘扬志愿精神,除了发奖状、证书等传统方式,也要不断创新方法手段。

  一般来说,一线志愿者贡献的是自己劳力和技术,但要建立一个运作良好的志愿团队,还需要资金支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量志愿活动受困于资金限制而无法长期开展。将专业的慈善和志愿活动结合起来,由慈善家、公益组织提供资金,由志愿者组织培训和发展志愿者,才是现代公益志愿事业良性运转的前提。

  随着志愿项目的日益精细化、复杂化,对志愿者的关爱也要提升到更高的台阶。有的志愿项目,不仅要求志愿者付出时间和精力成本,还有可能给志愿者带来风险和创伤。比如,有的志愿服务工作要求志愿者进入地震、洪水灾区甚至核辐射区,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会面临巨大的风险;诸如临终关怀等志愿服务,则会给志愿者留下一定心理阴影。为志愿者提供保险支持和心理疏导服务,能够扫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推动志愿活动可持续地开展。

  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各种社会主体都要尽力为志愿者排忧解难。在国际上,历来有为异地志愿者提供简单的住宿、一定生活补贴的传统,参加义工项目还是青年学生申请大学的加分项。在国内许多地方,也已经有不少良好的实践。比如,为符合要求的志愿者提供免费乘坐公交车的福利,组织志愿者免费游览旅游景点、免费享受健康保健体检,等等。

  就我国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现状而言,许多志愿项目还处在草创期。团队组建时间短,团队成员技能不熟练,团队抗风险能力弱,这些问题让很多志愿服务项目半道折戟,甚至虎头蛇尾。对于具有发展潜质的项目,在适当的时机推一把、助一臂之力,能够帮助它们渡过难关,走向成熟和壮大。

  开展“志愿者关爱活动”,就是社会向志愿者回馈关爱、为志愿项目提供支持的体现。向志愿者送上小小的温暖,不仅能温暖志愿者的心,也有利于改变人们对公益的态度。建立现代志愿者荣誉体系,鼓励有实力的社会主体做志愿者的“娘家人”,为志愿者撑腰鼓劲儿,将有力地推动现代公益慈善事业的普及,让爱心彼此守望,使慈善接力传续,激励志愿者在公益路上行稳致远。

  王钟的(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广东6条“网红”绿道4条过境广州
下一篇:西安昨起整治“霸道”共享单车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