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admin 2019-03-08 19:00:05 导读

导读 :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基金频道-和讯网...

  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连续缩水10个月。截至2018年11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18家,较上月存量机构增加151家,增长0.62%;已备案私募基金75220只,较上月增加241只,增长0.32%。此外,继10月底私募基金总规模出现罕见单月负增长后,11月底私募基金管理总规模小幅回升,规模环比上升200.07亿元,而证券类私募与其他类私募持续缩水趋势,其中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已连续缩水10个月。

  私募FOF指数收益率远远高于同期私募全市场指数与阳光私募指数的累计收益率。私募全市场指数、阳光私募指数均受市场影响表现不佳,但跌幅小于同期市场指数,表现出主动管理能力在市场较弱的情况下依然带来了稳定的阿尔法收益。相较于其他指数,私募FOF指数凭借FOF策略产品在分散风险、抗跌方面的突出表现,使其指数收益率远远高于同期私募全市场指数与阳光私募指数的累计收益率。

  2018年各策略指数均表现不佳,私募行业优胜劣汰效应显著。受股票市场下跌行情的影响,截止2018年11月30日,私募业绩指数仅有管理期货策略与相对价值策略获得正收益,其中事件驱动策略指数累计收益率最为糟糕。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累计收益率垫底的管理期货策略在今年反而成为累计收益率最高的策略指数。究其原因,是由于今年单边行情增多,管理期货策略产品凭借其双向交易的特点,反而走出不同的收益情况。截止到2018年11月底,六大类管理人的平均收益均小于0,10-30亿规模的成长型管理人排名居前,今年以来平均亏损7.63%,小型私募管理人平均亏损7.93%。跟2017年的管理人收益分布相比,百亿级管理的规模效益不再,成长型私募收益优势得以进一步延续,此外微型私募与其他类型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优胜劣汰效应显著。

  私募行业正面临着一轮洗牌,“缩衣减产”度寒冬。在今年的弱市行情之下,私募基金行业寒意浓重;新发产品的动力大减,提前清盘的产品数量迅速激增。随着行业的快速壮大,私募股权及创业基金已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部分,在为创新、创业提供投后服务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资管市场对外开放在2018年迈上了新台阶。富达、贝互金、三方等行业的运营体系和模式。

  理财子公司业务及金融科技发展或将为私募行业带来新的机会。2018年,中国经济整体下行,私募行业也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新一轮洗牌。随着近几年行业的快速壮大,私募基金成为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市场之外的第三大投资、募资者。但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金融监管的强化,外资机构的不断压迫,私募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寒冬。但与此同时,理财子公司业务及金融科技发展或将为私募行业带来新的机会。从长期看来,这将会加快行业内优胜劣汰,促进未来私募基金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1

  2018年私募基金行业概况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18家,已备案私募基金75220只,总体管理规模(实缴)127909亿元。

  1.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连续缩水10个月

  截至2018年11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418家,较上月存量机构增加151家,增长0.62%;已备案私募基金75220只,较上月增加241只,增长0.32%。此外,继10月底私募基金总规模出现罕见单月负增长后,11月底私募基金管理总规模小幅回升,规模环比上升200.07亿元,而证券类私募与其他类私募延续缩水趋势,其中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已连续缩水10个月。

  在贸易摩擦和各种利空因素的作用下,自2018年2月份以来,证券类私募规模一直呈缩水状态,2018年下半年以来私募证券基金总体管理规模持续着上半年的缩水状态。受2018年A股大盘持续调整的影响,在国内推行去杠杆的政策背景下,信用一直收紧,大部分私募产品出现了净值亏损以及市场悲观情绪导致募资环境困难,直接造成了私募证券投资类基金整体规模的缩水。截止11月底,私募证券基金实缴规模2.26万亿,相比年初缩水3478亿,其规模占比也持续下滑。

  2018年10月,证监会表示将鼓励私募股权基金通过参与非公开发行、协议转让、大宗交易等方式,购买已上市公司股票,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各类私募基金中,得益于政策性利好,股权私募投资基金与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延续升势。截至11月底,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的规模分别为7.68万亿元、0.88万亿元,合计达8.56万亿元,其管理数量人较去年上涨11.18%,已备案基金数量较去年上涨17.89%。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2.小型私募管理人仍占市场主流

  与2017年数据相比,2018年私募管理人的规模分布相对稳定,管理规模在5亿以下的管理人占比67.92%,仍占多数;50亿以上的私募管理人占比5.23%。截至2018年11月,百亿级私募管理人233家,其中主要是集中在股权类私募管理人。而近来私募股权的优势也越发凸显,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私募股权等直接类投资获得政策的大力鼓励与支持。对优质项目和企业的投资,尤其是面向新经济的股权投资,私募股权为投资人带来高额的收益和巨大的财富。

  3.证券类私募管理人规模多在1亿元以下

  根据基金业协会备案数据显示,自主发行基金规模达10亿元以上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77家,占比仅为3.20%,比2017年减少了0.2个百分点。而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管理人数量为7146家,占比82.52%,比2017年增长了2.5个百分点。显然拥有较强自主发行能力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仍是少数,证券类私募基金行业仍处在发展初期。

  4.宏观策略、债券策略成新增热门策略

  从2018年新增备案基金百分比来看,今年主要新增产品集中在宏观策略、债券策略、相对价值和股票多头,而2017年新增产品主要集中在宏观策略、多策略和组合策略。宏观策略连续两年新增百分比最高,原因是近两年市场风格切换较快,越来越多的机构倾向于多策略、跨周期、全天候、优选大类资产进行配置。与此同时,由于2018年的债券市场走出一轮超预期的牛市行情,因此债券策略产品新增百分比仅次于宏观策略,且新增百分比达到12.81%。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2

  私募证券基金业绩表现

  1. 私募证券基金业绩指数表现情况

  从2018年全年整体表现来看,与2017年白马蓝筹强势上涨推动大盘不同,2018年的A股市场反复震荡不断,四大股指出现历史上第二大跌幅。沪指全年下跌逾24%,深成指全年跌逾34%,创业板指跌逾28%,中小板指跌逾37%。受累于股市的下跌行情,市场指数中仅有中债指数获得累计正收益。而私募全市场指数、阳光私募指数均受市场影响表现不佳,但跌幅小于同期市场指数,表现出主动管理能力在市场较弱的情况下依然带来了稳定的阿尔法收益。相较于其他指数,私募FOF指数凭借FOF策略产品在分散风险、抗跌方面的突出表现,使其指数收益率远远高于同期私募全市场指数与阳光私募指数的累计收益率。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2.分规模管理人收益情况

  截止到2018年11月底,六大类管理人的平均收益均小于0,10-30亿规模的成长型管理人排名居前,今年以来平均亏损7.63%,小型私募管理人平均亏损7.93%。跟2017年的管理人收益分布相比,百亿级管理的规模效益不再,成长型私募收益优势得以进一步延续,此外微型私募与其他类型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优胜劣汰效应显著。

  3.分策略基金业绩表现情况

  相较于2017年的私募大牛市导致的私募策略业绩指数全线上涨,2018年各策略指数均表现不佳。受股票市场下跌行情的影响,截止2018年11月30日,私募业绩指数仅有管理期货策略与相对价值策略获得正收益,其中事件驱动策略指数累计收益率最为糟糕。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累计收益率垫底的管理期货策略在今年反而成为累计收益率最高的策略指数。究其原因,是由于今年单边行情增多,管理期货策略产品凭借其双向交易的特点,反而走出不同的收益情况。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下面,我们选取满足以下五个条件的基金产品作为有效基金样本来观察各策略累计收益的分位数水平。选取有效样本的条件:(1)基金成立日期在2017年9月30号以前;(2)当月有净值披露:基金在2018年11月份有净值披露;(3)非结构化基金;(4)非单账户。

  1)股票多头策略

  从全年整体表现来看,上证综指2018年累计跌幅达到24.59%,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年度跌幅,创历史第二差表现;深成指全年跌超34%,为2008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创业板全年跌近29%,仅次于2011年35.88%的跌幅。截至12月28日收盘,A股全年市值蒸发2.4万亿美元,A股市值缩水幅度为2008年以来最大,且全年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跌至3690亿元,为2014年来最低。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截止至2018年11月底,有效样本中股票多头策略总体平均收益率-15.26%,中位数收益率-14.99%。由图6可以看出,大部分股票多头产品的收益率集中在[-24%,-14%]。在2018年有数值披露的产品中,9.26%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该样本中所有盈利产品的收益率均值为4.16%,所有亏损产品的收益率均值为-17.24%。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观察年度优秀私募基金投顾,除浙江九章资产的自主发行规模为50亿以上之外,其他投顾公司的自主发行规模或顾问管理规模均为10亿以下。在今年恶劣的金融环境情况下,小型私募凭借其“船小好调头”的特性,以更加灵活投资操作,使得其相较于大型私募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年整体股票市场行情表现不佳,但上榜产品的平均收益均在20%及其以上。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2)市场中性策略

  2018年以来各大期指大幅贴水的状态已明显改善,基差逐步收敛,交易环境对于股票中性策略较为友好,贴水已不再是制约中性策略的主要因素,而且自12月份股指期货再次松绑再次调整,市场换手率明显增大,贴水会进一步收敛,对冲成本会更低,股指期货正常化指日可待。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截止至2018年11月底,有效样本中市场中性策略总体平均收益率-0.92%,中位数收益率-1.78%。由图9可以看出,大部分市场中性产品的收益率两级分化比较明显,其收益率多集中在[-8%,0%]及[8%,12%]。在2018年有数值披露的产品中,39.47%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该样本中所有盈利产品的收益率均值为7.62%,所有亏损产品的收益率均值为-6.50%。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观察年度优秀私募基金及其投顾,可以发现中性策略上榜产品的收益都在8%以上,平均收益在17%左右。从成立时间年限上看,有一半的投顾成立年限少于三年;从自主发行规模来看,以下投顾的自主发行规模大部分集中在1-10亿和20-50亿。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3) 债券策略

  2018年,债券市场走出牛市行情,成为全市场最赚钱的基金品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货币政策合理宽松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利率债走牛,信用债走出结构性行情,债券基金赚钱效应显著。尽管如此,债券基金业绩表现依旧存在分化。负收益的债券基金主要涉及三类,一是受累于股票下跌,二是可转债基金,三是“踩雷”债券违约事件。

  权益类基金表现不尽如人意,货币基金受到流动性新规等影响收益率持续下行,使得债券基金发行受到热捧。除此之外,今年债市走强的主要驱动力还是来源于经济基本面。一方面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名义GDP已连续四个季度走低;另一方面,海外不确定性上升,加大了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这都对债市走强形成了支撑。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截止至2018年11月底,有效样本中债券策略总体平均收益率0.15%,中位数收益率0.00%。由图12可以看出,大部分市场中性产品的收益率集中在[-2%,6%]。在2018年有数值披露的产品中,48.17%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该样本中所有盈利产品的收益率均值为3.57%,所有亏损产品的收益率均值为-3.03%。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观察年度优秀私募基金投顾,大部分的自主发行规模都小于10亿,仅有一家投顾的自主发行规模超过了50亿。由于今年债券市场经历了牛市行情,因此这些年度优秀私募债券型基金产品的收益普遍较高,平均收益率为22%左右。从成立年限上看,大部分投顾的成立时间都在3年以上。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4)管理期货策略

  回顾2018年中国期货市场,从年初“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原油期货到年末的乙二醇期货上市鸣锣,今年期货市场新上4个期货品种,3个期货品种国际化,首个工业品期权铜期权挂牌,“保险+期货”数十次试点全部完成,可谓是“大丰收”的一年。

  整体看来,大部分品种前半年多头占主导,后半年则大幅下行,持续暴涨暴跌走势。苹果期货无疑是今年最疯狂的品种,4月20日到5月20日短短一个月内单边涨幅高达50%,成就多头狂欢的盛宴,除此之外,还有PTA、焦炭等单边暴涨的大行情一个接着一个。而转向后半年,则是空头占据主导行情,PTA期货抹去涨幅,原油期货几近腰斩。

  期货策略基金凭借商品期货可以双向交易的特点,在今年的单边行情中,使得管理期货策略指数长期处于正收益的状态。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截止至2018年11月底,有效样本管理期货策略总体平均收益率2.81%,中位数收益率2.39%。由图15可以看出,大部分管理期货产品的收益率集中在[-10%,10%]。在2018年有数值披露的产品中,57.52%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该样本中所有盈利产品的收益率均值为12.07%,所有亏损产品的收益率均值为-9.73%。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观察年度优秀私募基金投顾,大部分公司的自主发行规模均在10亿以下,没有超过50亿的投顾上榜,体现了小规模私募在管理期货上更具有优势。上榜的管理期货策略产品的收益率均在30%以上,平均收益为56%左右。从成立年限上看,除北京蜂雀投资成立时间较短外,其他投顾的成立时间均在三年以上。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5)FOF策略

  2018年,A股市场出现深幅调整,沪深两市年度跌幅均超过20%,为表现最差年度之一。股市“寒冬”中,私募基金也是遍地哀嚎,不少明星基金经理折戟,产品净值大幅回撤,甚至被迫清盘,百亿级别股票策略私募首次全线告负,曾经的明星私募也回天乏力。在此背景下,投资于基金的FOF策略基金突破重围,凭借较强的风险分摊、有效降低非系统风险的特点,在惨淡的私募行业中获得了相对较好的收益。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截止至2018年11月底,有效样本FOF策略总体平均收益率-5.65%,中位数收益率-5.99%。由图18可以看出,大部分FOF产品的收益率集中在[-14%,-4%]。在2018年有数值披露的产品中,31.70%的产品取得了正收益。该样本中所有盈利产品的收益率均值为5.73%,所有亏损产品的收益率均值为-10.94%。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观察年度优秀私募基金投顾,从成立年限上看,除横琴广金美好基金与深圳前海千惠资产成立时间较短之外,其他投顾公司均在3年以上。此外,此策略上榜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10%,但此平均收益率低于上述其他策略优秀产品的平均收益率。

那些折戟的明星基金有多惨?2018私募基金业绩大起底

  3

  私募证券基金行业发展动向

  1.私募基金行业“缩衣减产”度寒冬

  在今年的弱市行情之下,私募基金行业寒意浓重;新发产品的动力大减,提前清盘的产品数量迅速激增。与此同时,伴随资管新规的落地实施,私募行业也切换到从严监管的新常态。从数据来看,今年私募产品发行增速放缓,资金在向龙头私募集中,行业内部分化也日益明显。而从去年开始,外资私募的持续进入,更是加剧了行业的竞争气氛。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上述变化正悄然带来行业新机遇。

  目前来看,从严监管可能会让部分私募面临规模收缩、调整产品的冲击,但长期来看将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当前,投资人更青睐持续而稳定的收益,这对坚持产品和策略创新、注重风险控制的私募来说是难得的机会。此外,多位机构人士对权益类资产的未来走势较为乐观;预计在估值扩张叠加盈利因素的影响下,股市表现有望远远好于今年。

  2.资管新规落地,募资困难,私募行业正面临着一轮洗牌

  随着行业的快速壮大,私募股权及创业基金已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在为创新、创业提供投后服务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私募股权及创业基金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潜在问题则相继暴露。私募股权基金不可避免地进入大浪淘沙的整合期,行业面临着一轮洗牌。

  有研究表示,资管新规对私募股权投资的影响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资金端方面,向上穿透了合格投资者;产品端方面,很多嵌套交易结构将面临调整,产品设计更规范;同时,资金池运作将被禁止,产业基金发展机遇来临。随着资管新规正式落地,私募股权基金遭遇了严重的冲击。按照资管新规降杠杆、降风险的逻辑,撬动高杠杆资金愈发困难。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经历从高速成长到洗牌整合,再到不断集中的过程。中国的股权投资行业才刚刚开始进入分化阶段,还有很大的机会。小机构、非专业机构、投机机构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而专业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的结合是非常好的选择。

  3.外资机构加速布局中国,强化行业竞争格局

  资管市场对外开放在2018年迈上了新台阶。富达、贝莱德、先锋领航、瑞银、桥水等多家全球重量级资管机构正加速抢滩中国资管市场,先后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管理人备案登记。目前,这些外资私募机构备案的私募基金已有20余只,涵盖了股票、固定收益、CTA等多种策略。

  随着外资资管机构从不起眼的“小众群体”逐步发展成一个“生态圈”,境内资管机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除了面临投资业绩和专业人才的竞争,外资更加成熟完善的管理机制也将形成“鲇鱼效应”,倒逼境内机构提升实力,从而使整个资管市场形成多元化的良性竞争格局。

  外资资管巨头先进的投资理念和运营模式将在境内市场经受检验,其中成功的经验将被市场吸收和借鉴。同时,外资巨头强大的品牌效应使它们在募资端具备优势,而这势必倒逼内资修炼内功,锻造品牌。

  4.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发布,行业或迎新机遇

  12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重要政策文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22万亿规模的银行理财市场正式进入独立子公司运作时代,这将改变中国投资理财市场的格局,其形成的“蝴蝶效应”或将改变公募、信托、互金、三方等行业的运营体系和模式。

  综合来看,未来的银行理财业务分化不可避免。大银行将积极探索子公司的全面发展,而数量众多,没有能力设立理财子公司的中小银行,必须考虑未来的业务转型方向,是继续以专营事业部方式开展业务还是转向纯粹的理财销售,不管是哪种选择,现有的银行理财市场格局都将面临深远的调整与变化。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同时也将加大资管行业的竞争,对于公募基金来说构成新的挑战。相反,私募基金或迎来一定机遇。《办法》中规定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可作为理财子公司的投资顾问,大部分理财子公司成立初期,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权益类资产投资管理能力的欠缺,所以寻找外部的投资顾问将成为大部分理财子公司的选择,所以未来私募基金这部分业务或会有增长。

  4

  私募证券基金行业发展趋势

  2018年,中国经济整体下行,私募行业也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新一轮洗牌。随着近几年行业的快速壮大,私募基金成为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市场之外的第三大投资、募资者。但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金融监管的强化,外资机构的不断压迫,私募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寒冬。但与此同时,理财子公司业务及金融科技发展或将为私募行业带来新的机会。从长期看来,这将会加快行业内优胜劣汰,促进未来私募基金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从政策上看,资管新规统一、穿透式的监管促使私募相关募资行为、行业发展等进一步规范化。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对合格投资者及资金端的规定。对于合格投资者,资管新规进一步提高了门槛,且向上穿透了合格投资者,有利于对投资者进行进一步分类引导,达到保护投资者、规范私募机构募集行为的目的。对于资金端,资管新规中去资金池、去通道、消除多层嵌套等规定,都对资金来源产生影响,使得募资难度增加。但这是市场在高增长后回归稳态发展的必然阶段,在这一阶段,行业机构将有一个大浪淘沙的整合过程。毫无疑问,资管新规实施后,将对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产生深远影响。除此之外,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也将进一步加强和步入正轨,一系列行业监管政策、条例和细则的发布,将更加严格的规范私募投资基金的募集行为,市场环境也将得到进一步“净化”。

  从经济发展趋势上看,随着一系列开放政策的落地,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外资金融机构正在加快脚步布局中国市场。随着外资巨头接踵而至,除了面临低费率、投资业绩和专业人才的激烈竞争之外,外资更加成熟完善的管理机制也将有利于改善业内生态,同时也有利于倒逼国内资本市场改革。与此同时,随着监管对于养老目标基金的标准落定及规定其以FOF等形式运作后,FOF作为中长期的资产配置工具,业务规模将会持续增长,为中国基金行业的未来带入一种全新的、促进其更加规范发展的、内生性的原动力。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上看,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积极地推动着量化投资行业的不断发展。受今年经济波动影响,权益类投资均表现不佳。在此背景下,量化投资策略整体投资收益明显高于传统策略表现优异,被业内人士继续看好,未来或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回顾2018金融科技这一年:监管政策频发,行业走向合规、安全;巨头系平台纷纷入局,格局重塑,开创新局面;众多平台深耕科技,赋能金融。在未来的时间里,金融科技将继续大行其道,通过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发展来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扑克投资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公募基金冠军史:20年,24人的故事
下一篇:关于“独角兽基金”,再写一篇说说别的事情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