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要闻 2018.11.11 星期日
尖刀突进拔穷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韩少林刘畅通讯员向阳
“手术时能不能陪陪我?”
不敢直视母亲渴盼的目光,单森林咬咬牙消失在莽莽大山中,只因帮扶村的大病救助项目启动处在节骨眼上。
长达5个小时的恶性肿瘤切除手术后,视频连线中听着母亲痛苦呻吟,七尺男儿热泪盈眶。
10月24日,建始县红色教育基地店子坪村,来自扶贫一线的8名驻村党员讲述脱贫攻坚中鲜为人知的亲身经历。台下50多位村民数度哽咽。“这些扶贫党员太拼命了,真正是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家的事!”群众心中有杆秤,村民王光华红着眼圈起身发言。“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强的兵。”建始县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选派2400多名党员担任攻坚先锋,带领大山中13.7万贫困群众拔除世代穷根。
头雁领飞,激活最强红色动能
5月23日上午,业州镇杉木村又迎来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只要有空闲,县委书记向红林就要去看望她的穷亲戚。“昨天刚下暴雨,泥石流严重不严重?新修公路护栏安保设施建设怎样?”踏着刚修通的水泥路,向红林一边查看,一边向村支书施兴菊了解情况。
打通出山路,补基础设施短板,一直是向红林最牵挂的事。一次次用脚步丈量,一次次现场办公。短短两年时间,一条条到组的泥巴路变柏油路;一口口水井建起来,结束村民靠天吃水历史;农网改造,家家户户灯亮起来了;修村委会办公楼,建文化广场,村民开会、娱乐有了好去处……
10月29日,天空蔚蓝,金色阳光下,一栋崭新小楼分外耀眼。为了帮扶龙坪乡铁厂坪村的贫困户李平,县委组织部长曾凡忠10个月上门40多次,不是送米送油,就是送新衣。“我一没钱,二没劳力,哪里盖得起楼房,算了吧。”李平在小煤窑挖煤不慎摔伤了脊柱,卧床数年,3间土坯房风雨飘摇,随时可能坍塌。帮扶队员劝说搬迁时,李平却一再拒绝。“这是3000元,你先拿着,我们再一起想办法。”新年前夕,曾凡忠带着妻子上门做说客,天寒地冻,一步三滑,望着老曾吃力拎着慰问大米和食用油的身影,李平眼眶湿润了。
曾凡忠和帮扶队员一块儿帮着起地基,运送钢筋水泥,落实改造款项,又从镇慈善基金筹集了1万元……新房选址公路旁,离石门河景区咫尺之遥,游客如云,这里开起农家乐,有望解决李家脱贫的收入来源。“托党的福呵,没有党的好干部,我这辈子做梦也想不到住上这么好的新房。”李平当起了易地扶贫搬迁的义务宣传员,一排排白墙灰瓦的易迁房成为深山中最美的风景。
头雁领飞,群雁振翅。建始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作战指挥部,扛起脱贫攻坚全面责任。32名县级领导,全员下沉,联系条件最差的重点贫困村。
强基固本,涟漪效应荡漾开来
往一泓静水扔块石头,层层涟漪会波及很远,这就是涟漪效应。“我们找到了那块‘石头’。”10月25日,全省红色教育基地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国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那就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不竭动力。
王光国在高山绝壁上修路,六年不辍,创造了不可能创造的奇迹,被称为“新时代的愚公”。
近年来,他率领村民实施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组建专业公司,加强技术培训,发展猕猴桃、民宿旅游等产业,一穷二白的店子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花坪镇村坊村,流传着“10万元党费带动一个亿元产业”的故事。
2002年,省委组织部投入10万元党费做引子,帮扶该村恢复清光绪年间比利时传教士引入的一款玫瑰香型葡萄。这种葡萄只有零星种植,100多年都未发展成大产业,村民宁愿种苞谷混个肚儿圆,也不愿尝试。
村支部只有3个人,光靠支部怎么也忙不过来。关键时刻,47名党员挺身而出,拿出好田块“吃螃蟹”。由于当地昼夜温差大,日照充分,地处清江边的小气候独特,在华农大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数年努力,种出了奇香扑鼻的玫瑰葡萄,市场供不应求。村民们动心了,纷纷要求试种。党员在门前挂牌,留下联系方式,随叫随到,无偿帮助,建成了名闻遐迩的3000多亩关口葡萄长廊,户均纯收入达5万余元。
注入新活力,激扬新动能。建档摸底显示,全县过半村支书年纪偏大,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不足10%,一些村级班子凝聚力不强,带动力不足,无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今年来,建始县按照“村内选举产生,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从国家干部中选派”,健全“能上正面清单、能下负面清单、能管责任清单”的“三选三能”模式,实施换血行动,调整优化了103名村支部书记。
尽锐出战,2470尖刀战士冲锋陷阵
莽莽武陵,万水千山。山大人稀,2666.55平方公里的广袤群山亟须投入“大兵团”。建始县在原有驻点联系村力量不变的前提下,组建405个“尖刀班”,精选2470名精兵强将,自正月初七起,对所有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尖刀班”岗位在村,吃住在村,上下同心齐攻坚。“你被批准加入尖刀班,成为驻蔡家村尖刀班班长。”2月25日,接到通知的李小英又喜又忧,喜的是终于能圆自己到农村去成就一番事业的梦想,忧的是丈夫也是尖刀班班长,次日就要驻村,不满周岁的孩子谁来照顾?“我来想办法。”丈夫很支持。婆婆听说后,赶紧把养的4头猪廉价卖掉,田地也托给邻居代种,急匆匆地把孩子接回老家。
景阳镇白果树村尖刀班女战士向艳梅,热情开朗,办事风风火火,整天笑容挂在脸上。日子久了,大家才知道,其实她家负担很重,儿子上大学,丈夫在外务工,公公婆婆全靠她照料。在村上,大家经常看到一个秀美的女子骑驾着笨重的三轮货车飞奔在山间公路,那是向艳梅在为贫困户运送生产物资;烈日炎炎,千亩柑橘园中,为缺少劳力的贫困户抽水灌溉,向艳梅白净的皮肤晒得蜕皮……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尖刀班舍小家为大家,沉得下,稳得住,扎得深。有的轻伤不下火线,有的主动推迟婚期,有的刚为人父母就与孩子别离,有的家人生病住院无法照料,有的父母离世都未能送上最后一程……“党群一条心,其利能断金。”今年,在国务院组织的省际交叉考核中,建始受到点赞,获得了省政府的扶贫资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