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助延年益寿 两大误区要警惕

admin 2018-06-20 16:09:59 导读

导读 : ;人民政协网是由人民政协报社主办,全方位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和各级统战、政协工作最新动态,为各级政协组织履行职能服务,为广大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服务,是政协工作...

医学指导/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周岱翰教授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各种渠道推荐的养生方法五花八门,让人应接不暇,有些人照着做非但没有效果,甚至还引起不适。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养生的关键是什么?该怎么看待备受推崇的食疗?……本期,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请来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周岱翰教授一一为大家解读。

养生助延年益寿 也要重生活质量

“大家越来越注重养生,这是好事,但有没有想过养生的目的是什么?”周教授指出,现在很多人虽注重养生,但容易走入误区,对养生的目的没有正确认识是原因之一。比如,有些人一听说五谷粥养人,便几乎天天吃、顿顿吃,并讲究各种禁忌,这也不吃、那也不碰,过得像苦行僧一样,虽然觉得寡淡无趣、很辛苦,但为了“长命百岁”,还是在苦苦支撑。

“有些人因此过得并不开心,生活没有质量,这还怎么养生?”周教授说,正如《黄帝内经》所述,人的生命要经历生、长、壮、老、已的过程,这是自然规律。而得当的养生,确实有助于延缓从“壮到老”、从“老到已”的过渡。推迟老年病的到来、延长寿命是养生的长远目的,而尽量提高生活质量、活得舒服是近期目的,两者都不能偏废。

忽视“三因”制宜 生搬硬套小心伤身

周教授认为,要形成能提高自己生活质量和防病益寿的个性化养生方法,《黄帝内经》阐述的“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是基本的指导原则。

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等因素各有不同,养生不能忽视这些个体差异。

因时而异:一日之内有昼夜交替,一年四季有时序变化,所以养生应顺应天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因地而异:地理环境可以影响人体,比如岭南地区高温时间长、四季不明显,春夏多雨、天热地湿,岭南人脾多虚弱、病多痰湿,养生应将这些地域特点考虑进去。

“了解了‘三因’制宜,就知道为什么养生方法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根据个体差异和所处时间、空间的变化去调整。”周教授强调说。有些人照着别人介绍的养生方法做非但没有效果,甚至还适得其反,问题就出在生搬硬套,忽视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食疗治病?千万莫痴信

“民以食为天”,虽然养生的内涵很丰富,但食疗几乎是最受关注的养生手段了。

“中医药学的学术特色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食疗亦不离其宗,强调要因人因病辨证施膳。”周教授说,中医临床食养学不但着眼于食物的营养,还着眼于食物的性味,认为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食物也不例外。因此,必须根据体质的寒热虚实进行辨证施食,不要道听途说,人家吃什么有用,未分寒热虚实、不加辨证就跟着吃,小心养生不成反伤身。

另外,不少人对中医食疗存在错误的认识,以为它能替代药物治疗,有些人甚至病了不求医、不服药,痴信“食疗能治病”,对此,周教授引用唐代孙思邈的论述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他进一步解释说,合理的饮食是“安身之本”,日常应以五谷杂粮为主食,配合五畜肉类的补益、水果蔬菜的辅助以充盈各种营养成分,才可能有健壮的体魄。虽然中医倡导“杂合而治”,食疗可以辅助、弥补药物或其他疗法的不足,但代替不了药物所起的作用。近年来,国外报道有人因为滥用所谓的“保健”或“防癌”食物而出现了“健康食物痴迷综合征”,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这种现象应引起警惕。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芒种时节如何养生? 芒种五形人饮食调养方法
下一篇:李丽莎:唤能自愈+智能管理,守护人类健康!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