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在卫生报道领域一线30年的谷伊宁老师为用户准备了15万互动礼物;文娱记者陈宇浩连线‘鸽王’杨宗纬来和他讨论音乐;国内国际新闻记者陈伟斌一边做菜一边说爆点新闻……” 这是11月8日记者节,浙报集团“网红记者”们的直播一线景象。
如果他们不故意提及自己记者身份的话,估计很多看直播的人都会误以为这是真的网红在直播,但这其实是浙报集团的“网红记者”在以“直播”这种媒体方式,向用户呈现他们的工作日常及生活。而再往大一点来讲,如果加上时长、规模以及形式等因素的话,这也可能是浙报集团甚至整个报业集团领域内,以网络直播和“网红记者”的切口来推行大型网络直播的先锋尝试。
2016年作为直播元年,直播和短视频也被业界认为是当前最大的风口。而随着纸媒转型过程的加深,尤其是受新华社开年之初宣布发力做“现场新闻”的影响,纸媒从前那种仅仅满足于打造“两微一端”的标配产品,尤其是着力打造报社原生客户端等“报纸+互联网”单向度融合的做法开始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纸媒在继续打造“两微一端”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发力做直播,其中涌现出了许多不一样的发展形式。
既然直播是未来趋势,纸媒必须要做的大方向已定,那么解决和谁做、怎么做的问题就首先摆到了面前。由于纸媒一向重采编、轻内容的先天技术缺陷以及缺乏像专业电视台那样的专业设备和经验,所以我们很少看到有一家纸媒单独做直播。而即使单独进行直播的一些媒体,也大多存在直播画面摇晃、模糊不清以及时断时续的情况,导致整体用户体验不佳。当然,这只是对广大的都市报、省级及省级以下的媒体单位而言。诸如许多像新华社那样财力雄厚,拥有自己的无人机、VR设备甚至是专业的直播以及后续剪辑、编辑团队的中央级媒体单位来讲,这点不在考量的范围内。
所以,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纸媒做直播大多采取的是一种“混合型”的形式。之所以称之为“混合型”直播,是因为这种形式一般是纸媒和其他媒体,或者是纸媒与互联网技术公司、大型渠道分发平台甚至是其他社会化的个体力量等联合起来对新闻事件进行直播。首先,在纸媒与其他媒体联合直播的众多项目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青年报与网易新闻客户端,北京青年报与“北京时间”的联合。北京青年报与网易合作后,我们在很多关键事件上都能找到两家的身影,其影响力自不必说。而在后一项的合作中,因为“北京时间”的视频媒体定位以及其北京电视台的后台背景,正好可以被北京青年报利用其所拥有的,但其他媒体却没能拥有的资源。
而纸媒与互联网技术公司合作,值得一提的则是新京报与腾讯合作直播。无论是春运,南方水灾还是女排回国接机等社会重大关键事件上,我们都能看到两者的身影。纸媒联合互联网公司,把技术外包,促成内容与技术,形成事实上的共生关系,也不失为纸媒直播探索的好尝试。
而入驻大型渠道分发平台则是纸媒直播探索的重要发现。互联网时代,人们一个很明显的共识就是内容很重要,渠道也很重要。观媒君发现,很多纸媒对其直播作品不仅在旗下网端以及自家客户端渠道进行分发。还会在腾讯、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甚至是专业的直播平台等渠道进行分发,扩大影响,以达到最好的直播效果。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微博作为一个有着巨量级用户平台,也专门开放了一个媒体直播的频道。观媒君注意到,目前已有不少的传统媒体入驻并开展直播,且有不少媒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除以上外,观媒君发现,联合其他社会化个体力量进行直播则是目前很多传统媒体的盲点。而在新华社此前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观媒CEO薛陈子就曾建议新华社作为媒体“国家队”,要引领直播行业标准。他建议称,现在新华社完全可以把一些自媒体人聚拢到一块,跟类似于新华社这样的官方媒体合作。然后运用新华社流畅的渠道平台,经过相关的培训、审核和整理把一些自媒体人的直播作品给利用起来。
当然,传统媒体直播探索到现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某些问题,日前,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要求,媒体提供新闻直播应设总编辑;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和互联网直播发布者在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时,都应当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双资质要求以及对直播准入门槛的提高。无疑,这些规定是可以为传统媒体的直播探索在政策上保驾护航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网信办《规定》的保驾护航下,类似于浙报集团的这种网络直播和“网红记者”有益探索,以后会有更多的报社参与进来,也会有其他更多更好的形式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