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面具男孩Mask Boy》获POYI金奖,成72年来中国首个获此殊荣作品
□本报记者 刘迅 李璟
《偷梁换柱》、《金融海啸中的招聘会》、《面具男孩Mask Boy》……十年来,长江商报刊发了上十万张新闻摄影图片,以照片瞬间形象给读者传递鲜活、真实的新闻信息,准确地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
其中摄影作品3次获得国际大奖。《偷梁换柱》、《金融海啸中的招聘会》分别获得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银奖与金奖,《面具男孩Mask Boy》获得第72届POYI全球年度图片奖报纸新闻图片故事类一等奖。这是中国摄影师历史上首次获得这一新闻摄影界最高荣誉。
黑白彩色中的动与静斩获华赛奖“一金一银”
2007年9月23日,武汉体育中心,这里正在举行2007年女足世界杯1/4决赛,中国队对抗挪威队。在一次双方的拼抢中,身披9号战袍的中国女足姑娘韩端身体似乎失去重心半仰靠后,扬起的右脚几乎快碰到了对方球员弗尔斯塔德低垂的头部,而弗尔斯塔德正好张开的嘴,仿佛要一口“吃掉”韩端伸出的那只脚。
长江商报摄影记者在现场采访,用手中的相机捕捉到了这个精彩瞬间,利用角度造成的错位感,使这个静止的画面动感十足。
当天,中国0:1负于挪威无缘四强。第二天,这篇名为《偷梁换柱》的图片新闻刊登在长江商报上。
2008年2月23日,第16届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评选在四川九寨沟举行。经过评委两天的评选,9类18项50个奖都得出了结果,《偷梁换柱》获得了体育新闻类单幅金奖。
同年3月2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在上海揭晓。本届华赛共收到72个国家和地区的2456名摄影记者和摄影师投送的作品28318幅,中国参赛作品经过国内“金镜头”奖的遴选,提交评选2156幅作品;来自海外的5065幅作品全部提交评委会。最终,在参赛作品总量、特别是海外作品数量空前的情况下,这张摄影作品以《犯规》为名成功斩获体育新闻类单幅银奖。
2010年9月,长江商报记者摄影作品再次荣获华赛奖。在第六届(2010年)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中,长江商报摄影记者的黑白摄影作品《金融海啸中的招聘会》,成功获得经济科技类新闻组图金奖,成为中国记者金奖3名得主之一。
万余图片佐证图片背后故事 中国摄影师首获POYI金奖
2013年4月9日,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荣华乡村民谭寄海家的门面房因电线老化起火,其9岁的儿子谭周羽面部、颈部等多处部位被烧伤,背部最为严重,烧伤面积达60%,为深Ⅱ-ⅢQ度特大面积特重度烧伤。
大火将谭家的财物化为灰烬,为给儿子救命治病,谭寄海花光了积蓄,借遍了所有认识的人,最后不得已到街头边乞讨边给儿子治疗,然而浑身伤疤的谭周羽依然面临着患慢性白血病的风险。
长江商报记者原丽阳在武汉街头拍摄时,偶遇了这对在街头乞讨的父子,目睹惨状,令他揪心万分。“作为新闻人,我并没有仅轻信于谭寄海所提供的贫困资料或者医院材料,而是用一个月时间跟踪拍摄父子生活、就医。”
原丽阳说,拍摄期间他三赴湖南,前往医院并直达谭寄海的深山老家,用事实证明,用图片佐证,通过大量详实有力的证明还原了这个事件人物的遭遇,拍摄了过万张图片,成文数千字。
随后,长江商报用两个整版的规模报道了这组图片故事,经新浪网联合刊发后,该新闻点击量当日就达500万,6小时内捐款就突破10万元。最终募集捐款192788元,完成初始目标的193%,另外包含线下的社会各界私人捐款,共有23万元。
“我在新闻操作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帮助这对父子。但我只是个穷记者,记者就是要发挥这个杠杆作用,惩恶扬善。”曾包揽2012年度长江商报荣获的“金镜头”金银铜三个奖项的原丽阳,将这组作品处理成黑白照片送出参赛。2015年2月,捷报传来,《面具男孩Mask Boy》在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新闻摄影比赛POYI全球年度图片奖中,获得报纸新闻图片故事类金奖,原丽阳成为72年来中国首位金奖获得者。
“这是一位9岁少年被烧伤的故事,但我尤其想表达的就是一点,新闻的力量。”原丽阳说,“拍摄本身没有意义,我想要的是这个过程中,也许细微、也许宏大的改变。而这一切发生的可能性,让人期待与兴奋。”
商报荣誉
《偷梁换柱》获第4届华赛银奖
《金融海啸中的招聘会》第6届华赛金奖
《面具男孩Mask Boy》获第72届POYI金奖
2014年12月27日,谭寄海和儿子在破败的老家前合影。本报记者 原阳丽 摄
招聘会入口处挤满了等待入场的求职者。
本报记者 宋荣成 摄
中国队员韩端(左)与挪威队员弗尔斯塔德拼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