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斯克亚转正了
昨天晚上曼联俱乐部正式宣布,临时主帅索尔斯克亚转正,双方签约三年。在媒体呼吁、球员赞同、球迷支持之后,曼联俱乐部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顺应人心扶正娃娃脸索尔斯克亚,自此红魔也加入了名宿执教的俱乐部行列。
类似的故事曾经出现在多家小俱乐部,也在AC米兰、巴塞罗那、皇家马德里等豪门上演。放眼足坛,大多数教练都是职业球员出身。顶级名帅如安切洛蒂、瓜迪奥拉在球员时代就已名震足坛,后起之秀如波切蒂诺、孔蒂也都是国脚出身,职业球员退役后考取教练证走上执教道路,已是足坛的常态,兰帕德、杰拉德等莫不如此。
即使几位非顶级球员出身的名帅,如穆里尼奥、萨里、贝尼特斯,也与足球有着不可分割的缘分。穆里尼奥的父亲菲利克斯·穆里尼奥曾是一位职业球员,退役后成为教练,先后执教过十余支球队,有“保级大师”之称。何塞·穆里尼奥小时候曾在父亲执教的塞图巴尔胜利队踢球,帮助父亲收集对手情报、分析战术,可以说父亲是穆里尼奥在足球道路上的第一任恩师,带他走进足球的世界,也让他对足球工作始终怀着兴趣和激情。
但尽管如此,非顶级球员出身仍是穆里尼奥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阻碍。担任老罗布森翻译期间,他参与了不少足球工作,但也受到了许多冷眼和嘲笑。穆里尼奥曾回忆道,有球队轻蔑地称他为“那个翻译”。即使率领波尔图赢得欧冠冠军之后,他仍然未被足球圈完全接纳。有评论人士甚至认为,穆里尼奥早期的狂傲与桀骜,正是自卑心理的折射。
确实,名宿执教拥有先天优势,这也是大部分球队选择名宿的理由所在。要成为一个球队的名宿、入选国家队,必定拥有过人的天赋,踢球十余年,对这项运动的理解也比常人更加深入。球迷圈有一个理论:好的教练大多是中后场球员出身,因为他们在踢球的时候需要冷静地组织防守、发动进攻,比前场球员少一些球感、多一些思考。
名宿执教球队除了战术层面的考虑,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更衣室的团结。不少教练采用高压管理方式执教球队,很容易引发球员的不满。但若这位教练是本队名宿出身,产生矛盾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解雇贝尼特斯后,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选择了齐达内,据媒体透露正是出于稳定更衣室的考虑。果然,齐达内上任后很快收服了头号球星C罗,将球队凝聚成一个整体,完成了欧冠三连冠伟业。
退役后执教生涯也很辉煌的齐达内一个小故事最能说明问题。西班牙媒体Sportyou透露,在皇马队内的一次任意球训练中,C罗正在练习。齐达内从旁边走过,笑着说:“好好看看,学习学习应该怎么罚任意球。”心气甚高的C罗当然不甘示弱,立刻提出与齐达内比拼。结果双方各踢出10个任意球,齐达内几乎全部命中,C罗只中了两个,遭到齐祖“血洗”。失利的C罗对齐达内的脚法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当即表示甘拜下风。这样的事在穆里尼奥和贝尼特斯执教期间自然不会出现,也就随之失去了一个收服C罗的机会。
而曼联任命索尔斯克亚为正式主帅,也出现在穆里尼奥的更衣室动荡之后。索尔斯克亚入主老特拉福德之后,凭借自己的威望很快降服了博格巴、马夏尔等球员,率领曼联打出一波连胜。再加上恩师弗格森、老队友内维尔、斯科尔斯等人的大力支持摇旗呐喊,转正自然水到渠成。
名宿执教球队,其实就是内行的人干内行的事。在行业发展日益精细深入的今天,一窍不通的领导很难对下属做出正确的指导,反而会令人产生格格不入之感。
不是能说话就能说相声,不是懂点球就能当教练,没在行业里浸染些年月,是干不成的。
什么事儿外行干也不行近些年许多未经训练的门外汉涌入电影圈当导演、挣快钱,过把瘾就死,结果拍出来的东西贻笑大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电影进入“众拍时代”,拍电影似乎像拍视频一样简单,导致烂片横行。但如果是对电影圈有所了解的编剧、演员、摄影,如徐峥、陈思成,拍出来的电影可看度就要高得多。说到底,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资源和金钱并不能弥补专业水平。
内行不一定干的好,但想干好首先得是内行有足球解说员说过,许多球迷以为体育解说很容易,我行我也能上,却不知讲好一场球需要大量的积累和研究。文字节奏的把控、内容的选择、资料的收集,都非易事,绝不是随便拉来一个球迷就能胜任的。解说尚且如此,更不必说一队主帅了。没有丰富的经验、深刻的了解,如何降服一众球员?如何制定针对性战术?如何打造自己的风格?就像一个没驾照的人坐在副驾对司机指手画脚,谁能不路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