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到底缺什么?“非洲老铁”扎根中国青训寻找答案

admin 2018-05-06 23:05:17 导读

导读 : 中央电视台一则阿拉伯语新闻播出了苏丹小伙儿李卡德在中国当青少年足球教练的故事,万里之外的父母看见这条新闻后,终于对他说了那句久违的“我们为你骄傲”。...

这些年来一直立在李卡德父子间那堵无形的墙被推倒了。
近日,中央电视台一则阿拉伯语新闻播出了苏丹小伙儿李卡德在中国当青少年足球教练的故事,万里之外的父母看见这条新闻后,终于对他说了那句久违的“我们为你骄傲”。
“这种理解和支持,以前从来没有感受到。”父母对他当足球教练态度转变一事,被李卡德用中文写在“最近最高兴的事”问题下。

中国足球到底缺什么?“非洲老铁”扎根中国青训寻找答案

苏丹小伙儿李卡德教学生踢球。
李卡德崇敬父亲,但近6年来,他已习惯了电话那头的反对与质疑,万里之外,家人的困惑、担心与不满一度升级为断绝经济支持。
父母试图改变李卡德,因为基层足球教练的境遇,无论在苏丹还是中国,都无法令父亲满意,接手家族生意,继续从事中非家具贸易,才是父亲为大儿子规划的未来。
做生意,其实是李卡德最初来中国的目的。虽然从小喜欢足球,14岁就接受了正规的职业足球培训,16岁甚至签约了苏丹当地俱乐部,但一次受伤把这名当初叫哈里德的男孩从绿茵场扔进散发着木头味道的东方家具间。
少年哈里德未曾想到,这些家具的故乡,将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最初就是想学习中文,帮家里打理生意。”
2010年,父亲最常出差去的广州让哈里德对“中国”有了切身体会,“天气很热、人特别多、吃东西也不适应。”
语言不通,他只能和非洲朋友混在一起,但来自于陌生国度“有点奇怪”的感觉,让从小家教很严的他莫名兴奋,他开始积极融入环境,结果成了圈子里最先把中文说得溜儿的人。
没过多久,他去武汉读书,但隔三差五的雨天、夏天的闷热、冬天的阴冷都让他感到不适,他带着朋友给取的中文名“李卡德”来到北京读硕士,“木子李,电话卡的卡,德国的德。”他至今仍这么介绍自己。
李卡德就读的北京理工大学,足球氛围浓厚,北理工俱乐部是中国第一支全部以在校生为球员参加职业联赛的球队。

中国足球到底缺什么?“非洲老铁”扎根中国青训寻找答案

足球名宿李春满正是李卡德的导师。
“本来我已经把足球放下了,没想到还有机会重拾梦想。”虽然无缘正式加入球队,但仅是跟随队伍训练的机会就已经让他感到特别亲切。后经朋友介绍,2012年,李卡德开始了第一次面向孩子的足球教学,“教小孩儿踢球真是太不容易了。”
在他印象中,第一堂课效果并不理想:足够应付点菜的中文,在教一群嬉闹的中国孩子踢球的任务前,显得十分单薄,熟悉的“外脚背”、“传接球”、“过人”只能靠夸张的形体动作配合简单的英语一遍遍解释,想起当时忙前忙后的自己,李卡德的骄傲显露在扬起的眉梢,“这是非常大的挑战,没想到我现在能成功。”
重拾足球梦想的时光,应了“有情饮水饱”这句话。
最开始,他在公园教小孩子踢球,一周600元的薪水,对从小生活条件优越的李卡德而言,其实算不得困扰,真正刺激他的是,由于中文水平限制,不少俱乐部在一次试课后,通过介绍人转达建议:“你教得很好,等你中文进步了,再合作。”
“我之前的人生非常顺利,上学、踢球、工作等等,家里都能帮我很好安排。”李卡德坦言,到中国后,他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竞争,且从中懂得了努力的必要。

中国足球到底缺什么?“非洲老铁”扎根中国青训寻找答案

国安功勋外援卡努特来平谷的小学与李卡德交流足球。
在李卡德心中,中国人口数量的庞大,已不再停留于地铁里的人头攒动,“上千人争取1个职位,想要得到什么,你必须为之付出。”独在异乡,他第一次感觉到“没人给你任何东西”。
中文是他最先要争取的。“刚开始当教练,对我来说最难克服的是用汉语写训练计划和教案。”
为了在训练过程中用汉语来表达,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理解训练内容和要点,李卡德专门找了足球词汇反复背诵,还在每次出门时强迫自己观察路边的汉字,“北四环”、“牛肉面”、“羊肉串”......
他在北京体育大学食堂3层飘着牛肉面味道的咖啡厅里捋着自己的回忆,“中国通”的形象恰如其分融进环境里,“你可以叫我‘非洲老铁’。”现在,李卡德常以自己的中文水平为傲。
李卡德记得,刚开始当教练的2012年,北京还没开始加大推进足球进校园的力度,“只有几个传统学校,人大附小,清华附小,回民小学有自己的体系”,而当时中超联赛的水平也不比现在。
穿梭在学校与工人体育场之间,这位来自苏丹的足球教练见证了这几年中国足球的快速变化,“当时的外援肯定已经跟不上现在的节奏了,不只是年龄的问题,而是能力与联赛水平不匹配了。”
在他看来,薪酬是吸引大牌球星到中超的原因之一,但前提是联赛具备一定水平,“这直接影响了球迷数量的增加。”

中国足球到底缺什么?“非洲老铁”扎根中国青训寻找答案

李卡德与孩子们的合影。
李卡德打开PPT《中国足球到底缺什么?》,写满数据的列表是他对中国足球的侧写,这份PPT是李卡德在北京体育大学读博士,进行足球专项研究的作业。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李卡德在离市中心85公里外的平谷第八小学教了两年足球。后来,他决定到北京体育大学攻读博士,足球事业仍然是他最坚定的选择。
可他对足球的执着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李卡德像飘在大海里的一叶孤舟,不知该前进还是后退,“我不知道能不能走出来。”
梦想像浮板,托着李卡德没有下沉。他开始觉得自己变成了真正的男人,也希望把这种面对挫折的坚定态度带给更多孩子,“学校里,常常一个孩子身边能围四五个大人,爷爷奶奶都来了,这不利于他们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他琢磨,“足球不是去强迫别人喜欢,而是要发挥榜样的力量,让足球感动他人。”在此基础上,还不能只强调培养兴趣,还要加入技术、意识、精神等层面的培养,“从四五岁的娃娃就该开始”,“需要耐心,中国足球最缺的是足球文化,大家都盯住结果,忽视了过程。南美足球之所以成功就是文化,他们把足球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足球到底缺什么?“非洲老铁”扎根中国青训寻找答案

李卡德和他的弟子们。
影响青少年,是形成足球文化的关键。
李卡德发现,足球从娃娃抓起,这一口号的实现依附于基层教练的能力与理念,“比如德国,西班牙,这两个足球强国的基层教练能够规范地、统一地贯彻训练思想和技术,要想在足球领域发挥中国的人口红利,就应该想办法让更多高水平教练员愿意在基层从事足球工作,培养更多愿意像父亲一样教育孩子的基层教练。”
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后,李卡德意识到,在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的情况下,留在基层的“多是真心喜欢足球的人。”
“真心”起了作用。离开某学校时,曾经被李卡德相中并开始踢球的一个男孩,在最后一次与他见面时表现得淡定且自然,但李卡德离开不久,便接到孩子妈妈的电话,“我刚走,他就给妈妈打电话哭诉‘教练走了,我怎么办?’我很惊讶,这个孩子不想我担心,因此在我面前不露声色。”
33岁的李卡德为此动容,在他心中,这些情谊与经历已经生根,要把他留在中国,“我想在中国实现我的足球梦。”
在家人表达出支持的态度以后,梦离现实又近了一步。两年没回家的李卡德说自己有些想家了,“最想念我妈妈做的烤鱼,尼罗河里的鱼,又鲜又甜,配上我们特殊的香料,别提多棒了。”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足协杯 终于有了“全民足球”的意味
下一篇:您说,中国足球的崛起,到底还要多少年?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