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在京举办

admin 2016-05-04 16:07:39 导读

导读 : 4月24日,在这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美好日子,由《中国摄影》杂志社、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与影像东方共同举办的“摄影留学后”——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

“摄影留学后”展览现场,与会专家和嘉宾合影

“摄影留学后”展览现场,与会专家和嘉宾合影

  4月24日,在这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美好日子,由《中国摄影》杂志社、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与影像东方共同举办的“摄影留学后”——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在北京恭王府开幕。活动吸引了近百位摄影家、学者的到来,其中很多人都曾经有在海外学习摄影的经历。本次活动旨在把摄影留学从众多个体的研习规划、职业选择、艺术探索,聚焦成为中国当下重要的摄影文化现象。

  出席活动的专家和嘉宾有: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晓文,中摄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彭文玲,著名摄影家石志民,著名摄影家罗小韵,新华社高级图片编辑曾璜,著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施瀚涛,当代艺术研究者门晓燕,海南省摄协主席王军,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 丽水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王培权,浙江省摄协副秘书长毛小芳,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周彩玲,青年学者、独立策展人何伊宁,《中国摄影》杂志常务副社长晋永权,影像东方创始人胡辉、庹兵、张艳等,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20多家主流媒体代表。

“摄影留学后”展览现场

“摄影留学后”展览现场

  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波澜起伏,与中国学子留学的轨迹紧紧重合;起源于西方的摄影在中国传播与演进的历史也与中国人摄影留学的轨迹并行。从清末寻求民族复兴的第一次留学潮,“五四”前后探求现代新知的第二次留学潮,到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寻求个人职业实现为特征的第三次留学潮中,留学对中国摄影形成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推动。为配合“摄影留学后”系列活动,《中国摄影》已在2016年第4期编辑刊发了“海外摄影留学教育”大型专题。

  本次展览共展出60余幅作品,邀请了曾在英、法、德、美、日等国家留学的中国摄影师,通过选取老、中、青三代摄影留学生的摄影佳作以及他们在国外的所见所闻,来呈现国内外近现代社会、历史、人文以及中国摄影生态的繁衍、发展和变迁。展览将持续到6月10日。

  在展览开幕当天下午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也通过分析摄影留学对中国摄影教育发展的启示,更深层次地探讨摄影留学对中国摄影的影响,力图勾勒出一百多年来中国摄影留学历史的大体轮廓,从中看到不同时期的摄影文化、教育、历史、流派和中外摄影理念的差异等。

“摄影留学后”学术研讨会现场

“摄影留学后”学术研讨会现场

  以下为研讨会上的部分精彩语录(按发言顺序排列):

  周彩玲,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

  正是由于以留学生为代表的广大先进知识分子的加入,摄影在中国不仅有了使用者,而且有了真正的研究者。他们利用自身优势,用学到的近代知识体系去探究摄影术,并把研究成果辅助书籍和媒体。他们还组织摄影团体举办影展,并开展摄影普及教育等。可以说,留学生在摄影理论研究和摄影技术方面的先期成绩和实践铺垫,为摄影术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传播,既搭建起中西方融合、沟通的桥梁,也留下了开拓者清晰、坚实的印记。

  门晓燕,当代艺术研究者,维也纳美术学院实践哲学博士  

  学理论确实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方法会让人觉得挺好玩······西方学院里这几年流行free writing,他们有一个训练方法,坐下来以后拿着笔随便乱写,没有逻辑没有语法,想写什么写什么,写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写出了有用的词,有些词可以串起来有点意思,这也是一种训练。我当时训练的经历挺有意思,一开始要求随便写,用中文或英文写,这养成了我无法下笔的时候瞎划拉的习惯。我这回就划拉了一篇摄影留学后,没有出来别的词,这个词有点意思,成了一个关键词。

  唐晶,青年摄影师,留学德国

  那边学校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年度展。现在国内开始流行做毕业季,比如中央美院的毕业季投入了很多资金,效果也非常好,但是国外的年度展,所有的工作室设备都收入到库房,办公室重新刷墙重新设计来做(学生一起做)展览,大家不要小看它,这个展览真的是学生在毕业之前的一个全方位实战演习,其中展览包括整体的形象设计、媒体采访、联系、开幕式派对准备、最终推广等,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

  何伊宁,青年学者,留学英国  

  中国学生非常喜欢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是会问来讲座的摄影师是怎么创作的;第二是会问一张照片是否要给它加点故事或者意涵才更有意义。这两个问题都是特别难回答的,也暴露出中国传统摄影教育中对创作方法的缺失。学生的作品跟旁边的阐释没有太多的关联,总觉得拍完了作品之后再加了一个概念,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这个作品缺乏很多实质内容。

  高岩,天津美院摄影教师,留学法国

  我不想就国外学习的机制进行讨论,而想跟大家分享更加具体的,关于创作的逻辑与方法。在我就读的美术学院里学习摄影和进行摄影创作的时候,(法国教育系统里的)教师一般通过这几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及有主线的思考:语境、提问、历史线索与灵感来源、主题与摄影行为、传播与展示。

  徳戈金夫,青年摄影师,留学日本  

  文化反哺和教育输出是中日之间文化与教育交流领域里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关于中日影像教育的比较,我现在也在学校里教一些课,作为一名教育者最主要的感受是国内影像教育存在对传统影像、传统工艺教育的缺失;通过自己的作品,通过自己的言行给大家带来异国文化,这是我作为一名留学生回国以后最大的体会。

  施瀚涛,策展人、摄影评论家,留学美国

  个人为什么要出去留学?这是关于留学现象的一个根本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摄影教育和同城艺术机构的联系是值得注意的。假如你在芝加哥读书,你对Irving Penn感兴趣或者某一个摄影家感兴趣,你可以找到同城艺术机构,你点开Irving Penn档案的话,数百张照片每张照片具体的文字说明都列出来了,基本信息都可以看到,比如右上角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的照片,什么时候放的,是否用了上色这个工艺,这些对做研究来说非常方便。对于留学生来说,怎么用好这个东西,怎么用好这么好的资源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黄东黎,青年摄影师,留学美国  

  在美国摄影课程设置上,他们的一个重要导向就是通过训练让学生知道如何通过作品来表达观念,让你了解艺术家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如何把问题用艺术来表达以及我们要用艺术去做些什么。最重要的是去明晰你自己为什么要做艺术,对自己的思考和认知以及帮助你选择未来想要的生活方式。硕士教育更明确的一个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艺术家,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作方式的艺术家。

  王军,摄影家,留学捷克

  我是从事了很多年摄影才出去留学一趟,当下很多大专院校刚毕业的摄影师,他们刚出道的时候存在盲人摸象的现象,先入为主,被动接受,不得不为之。我们现在的高校摄影教育,如果说出去留学以后回来,对摄影师有一个好的帮助,就要给他们多重选择,在自主选择越多的情况下,就越能把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发挥出来,对于改变国内的摄影现状会有好处。

  孙小川,鲁迅美院摄影教师,留学法国

  以法国阿尔勒摄影学院为例,他们更注重的是从你进入学校到最终完成的脉络,不管好坏,形成线性推进的过程,而不是突然有一个灵感拿出来,花了一个月时间打光拍摄然后这就是一个作品了,他们更关心的是你作品背后思路的形成、你怎么思考、你怎么展示,很多细节你需要做解释,让老师理解你的作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面貌。摄影语言和摄影技术上的问题都是在整个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不断解决。

  王帅,天津美院摄影教师,留学法国

  西方的教育有一个特点,有点像中国的中医,在一个无形的东西中,要寻找、归纳或者梳理有形的东西。我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的课堂设置,并不像中国这样非常明确并且是成体系化的东西,恰恰是在无形中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地慢慢归纳梳理出自己有形的东西。而国内好像正好相反,先给你限制了所有的东西,就像我们的教学是一定要有大纲的,是一定要有一个方向的。

  朱炯,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留学法国  

  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文化立场。我们在座这波人的势力是非常小的,现在留学生的量是原来出国的10倍、20倍,他们过了五年学成,再过五年积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就会形成他们的风格,那时候的风格应该是什么?他们承担了把中国影像艺术带入到世界舞台的责任。“留学后”还有一个责任,就是翻译这件事情。从来没有人要考虑翻译的问题,我们不是专业的翻译,让我翻译别的我都不会。我们有很多特长,我们的特长就是要建立这个连接,把中国的摄影推到世界上去,把世界的东西引到国内来。有的时候外国的东西拿到这来很多人不知道前因后果,“留学后”更有意义,这个意义刚刚开始,需要大家不断讨论和磨合。

  曾璜,新华社高级编辑,留学美国

  我们把中外文化交流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我们把国外的东西介绍来,在座所有人都是通过介绍国外的东西取得了在中国的话语权,建议大家尽快迈过这一步;第二层面就是我们能够跟国外的学者、专家、策展人、收藏家们共同讨论,我们了解国外的体系,我们也基本了解中国的体系,我们能够跟他们坐下来来讨论中国的摄影,谁是好的摄影家,哪些是好的摄影作品,中国的摄影文化又是什么东西,我们现在到了交流的这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我们能跟外国的同行、专家、学者们平起平坐地讨论外国的摄影家,讨论外国的摄影作品,讨论外国跟世界国际摄影的发展趋势,我希望在座有年轻人能达到这个层面,不单单只是把外国的摄影介绍到国内来。

八十年代留学美国的曾璜(右)与参展者们交流

八十年代留学美国的曾璜(右)与参展者们交流

  更多“摄影留学后”成果,敬请期待《中国摄影》杂志后续报道

  背景介绍

  《中国摄影》杂志创刊于1957年,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一本专业性摄影月刊,它刊登国内外摄影艺术精品,提供国内外丰富的摄影信息,介绍最新摄影器材及现代拍摄技法,集提高性、学术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为配合“摄影留学后”系列活动,《中国摄影》已在2016年第4期编辑刊发了“海外摄影留学教育”大型专题,在推出10位年轻摄影师作品的同时,还邀请了近期曾在英、法、德、美、日五个国家留学的摄影师、学者以自己的留学生涯为主线介绍这几个国家的摄影教育状况,中国国家博物馆学者周彩玲的《近代留学生与摄影术在中国的传播》系统研究了中国早期留学生对中国近代摄影发展的巨大作用,石志民的《留学往事》回忆了他1980年代的美国留学经历,顾铮的《摄影留学之我见》对摄影留学给中国的摄影生态的推进做了宏观的阐述。这个专题力图勾勒出一百多年来中国摄影留学历史的大体轮廓。

  1990年代以来《中国摄影》一直关注着摄影留学给中国摄影带来的推动,并且一直努力为相关的学者、摄影师提供展示舞台。这些学者、摄影师的重要作品都曾在《中国摄影》上刊发;1990年代末,曾璜成为《中国摄影》 “文摘导读”栏目的主持人之一,介绍国外最新的摄影资讯。2001年缪晓春归国后就在《中国摄影》杂志推出了《当代德国摄影艺术家系列访谈》,贝歇夫妇、古斯基等当代德国摄影的重要人物第一次在国内摄影界集中介绍;2008年至2009年在美国学习期间,年轻学者徐婷婷在《中国摄影》上连载 《北美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 采访了12位在美国当代摄影不同发展阶段极具代表性的摄影家,最后结集成《出龛入龛》一书;2012年留学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摄影系的唐晶在《中国摄影》上推出《德国当代摄影大师系列访谈》介绍德国当代摄影体系中重要的摄影家和作品,2015年留学英国的何伊宁和留学美国的刘张铂泷同时在《中国摄影》分别推出了《当代英国纪实摄影家系列访谈》和《美国当代摄影艺术家系列访谈》,另外近年来沈玮、缪佳欣、塔可、陈哲、王岩、黄东黎、张文心、朱岚清、陈萧伊、范顺赞、德戈金夫、张立洁、杨圆圆、陈萧伊、连芷平、祖宇、杨晨,以及中国台湾的郭力昕、圣等有过留学经历的摄影师、学者的重要作品都曾在《中国摄影》上大篇幅刊发。

  更多关于“摄影留学后”的内容,请点击中国摄影杂志2016年4月摄影留学后大型专题。

责任编辑:马俊岩 SN112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没错!摄影之美,源于发现!
下一篇:挑选郑州婚纱摄影小诀窍:郑州婚纱摄影排行哪家好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