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苏州马拉松比赛现场接近终点处,中国马拉松运动员何引丽在与非洲选手争夺冠军时,有志愿者分别两次进入赛道递国旗,最后何引丽以5秒之差夺得亚军。
这一事件引发了舆论热议,很多网友认为,志愿者的行为影响了运动员比赛。事后,“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运营方智美体育集团的一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生在18日苏州太湖马拉松赛场上的“递国旗”一事是对中国选手的一种礼遇,“是无心之过”。
体育的魅力在于同一规则内的极限拼搏与竞争。所以体育比赛必须讲规则,只有在严格规则之下的竞技体育,才能彰显体育精神。这也是众多人痴迷体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一点上,规则内的体育竞争很像法治下的个人自由。在法治国家中,权力不能突破法律,人情也不能突破法律,没有任何理由能够逼迫法治让位。而体育也是一样,突破规则就没法玩了。
人们对“递国旗”事件的争论大都集中在当事人是否爱国上。但这一事件与所谓的“爱国”无关,只与规则有关。志愿者是不是能跑到赛道上来递国旗呢?答案肯定是“不能”。根据马拉松比赛的规则,任何人都不能上赛道,更不能影响运动员比赛。
从现场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志愿者两次违反比赛规则,跑到赛道上给运动员递国旗,态度十分坚决。递国旗的行为,在事实上也影响了那位非洲运动员的比赛,她有一个明显的躲避动作,而中国运动员何引丽在事后也说,她的节奏被打乱了。仅此,就已足够说明志愿者的行为是违反了规则,影响了比赛。
马拉松系列赛运营方智美体育集团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次的事件是志愿者接到指示后没有灵活把握。这种明显是甩锅行为。这个锅不能让志愿者背,该背锅的是组织者。不得不说,从某程度上讲,本应维护比赛规则的人,利用权力破坏了规则。递国旗是组织者安排的一个环节——中国运动员在冲过终点的时候必须要身披国旗,这是强制性的。否则,就不会有志愿者坚决递国旗的表现。
不可否认,中国运动员身披五星红旗,满面笑容,终点触线的一幕非常感人,会让人由衷地产生祖国强大、人民安康的美好联想。但是,所有美好的镜头、美好的瞬间,其感人之处在于不经意间深厚感情的流露。如果刻意去营造就会变成一种形式化的操作,很难达到触动人心的效果。
人的感情是一种很神圣的东西,不可能被人导演,你说感动就感动,你不让感动就不感动。爱国不能太形式化,更不能强求,尤其是体育运动,首先要尊重体育规则,尊重体育精神。
1984年,新中国第一次派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那个时候更多的人把体育运动当一种体现国家荣誉和展示国家形象的活动。但是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人更从容,也更自信了。我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更加成熟和理性,更加回归体育运动的本源。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运动员表达爱国之情的形式更加自然,也更加感人。
苏州马拉松中,志愿者“递国旗”之所以在网上演化成了一场“事故”,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不是大家不爱国,而是这种太过刻意的形式化做法,已经凌驾于体育运动之上,变成一种舍本逐末的“低级红”。
固然,体育与爱国密不可分,但是我们也应该努力让体育更纯粹,爱国更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