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整个社会对体育依然存有“偏见”......
曾经,我们是只有比赛,只有获胜。竞技场上,胜者欢呼雀跃、笑容灿烂;负者垂头丧气、神情落寞,体育带给人们的情感冲击直接而强烈,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实际上无论输赢,都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都会有人生的收获。我们有些遗忘了体育很重要的教育功能。
许多人把体育比赛的过程比作浓缩的人生,高潮与低谷、顺境与挫折,短时间内体验一遍人生况味,确实有增广见闻、加深生命厚度的作用。从审美角度来看,只是体育之魅力,而在教育者眼里,体育不仅能壮筋骨,还能调感情、强意志,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这样写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说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运动开始。当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时,是对卓越和荣誉的追求;为此付出的艰苦训练,考验的是敬业精神和意志力;最后在公平竞争中收获尊重和友谊,完成自我实现和超越。
体育有时可以突破一切障碍,这就是体育的特殊之处和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看体育”,到如今跑步骑行足球井喷“玩体育”,中国民众接触体育的机会越来越多,对体育价值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
对体育运动的崇尚和热爱,对拥有强健体魄、拥抱健康生活的热切渴望,是古今中西概莫能外的,而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的现实正是这一全人类共性的最好体现。
但不得不说的是,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许多家长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还停留在“强身健体少生病,对学习成绩提高有帮助”的阶段,仅把体育当作智育的辅助,无疑落了下乘。
早在1919年,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样前瞻的教育主张。他说:“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凡吾人身体与精神,均含一种潜势力,随外围之环境而发达,故欲发达至何地位,既能至何地位。”
蔡元培先生把体育的功能和作用及所应掌握的尺度做了务实的说明,“先讲体育,在西洋有一句成语,叫做‘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足见体育的不可轻忽。体育是要发达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并不是只在赌赛跑跳,或开运动会博得名誉体面上头……其实体育最要紧的,是合于生理。若只求个人的胜利或一校的名誉,不管生理有无危险,这不要说于身体有妨害,且成一种机械的作用,便失却了体育的价值了。”
竞技场上,除了拼个你死我活,还可以相互协作,相互了解和沟通。体育激励全世界青年人参与到运动当中,正是看中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倡议,希望更多学校和家长能把体育看作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鼓励青少年按照奥林匹克价值观生活,让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青少年开始最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