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对体育的认识非常肤浅,他们活泼好动,爱好广泛,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注意力往往不集中,长时间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容易使他们产生不愿上体育课的念头,所以要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就必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学生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周围良好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呢?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
情境法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小学生天真活泼、幼稚、好动,喜欢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特别喜爱做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活动性游戏。通过情境的创设,实施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沉浸在一定的情境氛围内,使少年儿童寻求现实生活场景,与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相协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带着欢乐在课堂上尽情玩耍、游戏,在玩中得到锻炼、在玩中陶冶情操、在玩中发展能力、在玩中培养品质、在玩中提高兴趣。
二、倡导竞争,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好玩好动,有较强的竞争心理和团体意识,表现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渴求表现自己。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创设竞争情境,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心态——为获得成功和赞赏而努力拼搏,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着良好的作用。例如:让学生比一比跳远谁跳得远,他们都想得第一,于是就不断地练习,渐渐地就会对体育产生兴趣,但是教师在学生竞赛时,要做好必要的心理指导,防止学生为了竞赛产生一些阴暗心理。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巩固学生兴趣
现代健康的概念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加强学生的身体训练还应加强学生地心理训练,只有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克服自身的缺点和弱点,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摆脱束缚自我发展的各种心理桎梏,进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从中体验到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做到以苦为乐,乐在其中,从而更加喜欢体育,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极大的巩固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山西省临汾市东关学校
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