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村的生活习惯和城市不同,产生的垃圾种类也有差异,这里的垃圾分类怎么分?如何让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农村的生活习惯和城市不同,产生的垃圾种类也有差异,这里的垃圾分类怎么分?如何让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走进嘉兴海宁市许村镇李家村,这里的垃圾分类有妙招:李家村不仅用上了互联网、大数据,还将垃圾分类与文明实践结合起来,从细节处入手提升垃圾分类的方便度,潜移默化中在全村营造了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新时尚”!
“中午家里吃了茄子、小白菜,这是茄子皮和剩下的菜叶子,这是自家种的梨子,没吃完坏了,所以扔了……”近日,在妇女组长汤玉宝的家门口,汤玉宝打开了绿色的分类垃圾桶,将中午做菜时剩下的边角料扔进其中。对于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她已是了然于心。
在李家村,每家每户门口都和汤玉宝家一样,放置着一绿一灰两个垃圾桶,分别是易腐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小编随机打开了几个垃圾桶,发现垃圾分类的准确率颇高。事实上,许村农村垃圾分类已经推行了多年,今年起则更进一步,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四分类,对垃圾分类的精准度要求更高了。
这里的垃圾分类很“潮”
在提高垃圾分类的精准度上,李家村创新采用了“互联网+”的模式。来到李家村村委会,一楼墙上一面巨大的电子显示屏格外醒目。那就是李家村与物业公司合作推出的“垃圾分类智慧云平台”。
每天早上,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收运完每户村民的垃圾后,都会扫描村民家门口的二维码,将垃圾重量和图片等信息上传到平台中。这时,村委会的屏幕上就会实时显示垃圾分类参与率、准确率,以及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收集信息,便于村里及时收集掌握全村垃圾分类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村民也会实时收到垃圾分类的短信提醒,如果分类不准确,工作人员则不会将垃圾运走,以此督促村民准确分类。
这里的垃圾分类参与度为何这么高?
在提高垃圾分类的参与度上,李家村将垃圾分类与文明银行挂钩。“我们将每户村民的垃圾分类纳入到文明行为中,结合‘智慧云平台’的积分和‘民情二维码’的抽查评分,村民们每次正确参与垃圾分类都能在‘文明银行’中‘储蓄’,积分可作为党员发展、‘文明家庭’评选、党员先锋指数考核的重要内容。”村党总支书记费杰介绍。
“文明银行”的积分可以在“文明超市”中兑换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以及绿色植物,既转变了村民的行为习惯,又提高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费杰介绍,目前,全村大部分村民都在垃圾分类中得到了积分,大家的热情很高。
垃圾分类中的这些细节太赞了!
在垃圾分类中,李家村还特别注重细节。比如,考虑到村民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量不多,在门口的大垃圾桶中还设置了一个可以提拎的小桶,方便群众移动、清洗。在推行四分类中,考虑到村民产生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量较少,李家村在每个村民小组中设置3至4名“桶长”(以党员、男女组长为主),在“桶长”家门口设置有害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负责周围群众的这部分垃圾的收集。
妇女组长汤玉宝的另一个身份就是“桶长”。在她家门口,除了易腐垃圾桶、其他垃圾桶,还放置着可回收物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她说,经过宣传之后,平时,村民有这些垃圾都会自觉地扔到这两个桶里,而自己也会经常去组里的农户家中,问问有没有这些垃圾需要回收,久而久之村民隔段时间就会将垃圾扔到这两个桶中。
自从实施垃圾四分类以来,效果立竿见影。“全村去年每天收集厨余垃圾2到3桶,到了今年每天收集的厨余垃圾增加到了15到20桶。”村委会主任沈伟强告诉小编。村民的感受则更为直接,汤玉宝告诉小编,自从开展了垃圾分类,乱扔垃圾的少了,乱堆放的也少了,环境整洁干净了,蚊虫苍蝇也少了很多,生活得更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