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作坊,百种时尚样
让传统节庆潮起来
本报记者 马悦 通讯员 廖垣 刘杨
中秋刚过,余味犹存。9月25日,走进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浓浓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南苑展厅,色彩鲜明的中秋海报上,身着红衣的嫦娥,除了送出“中秋快乐”的祝福以外,还道出了不少人的愿望——“青春永驻”。而这一设计符号还有许多衍生品,比如帆布袋、手机壳、T恤等,令人不禁感叹——传统文化还能这样潮。
这是中国美院推出的“中国传统节庆设计活化工作坊成果展”。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王雪青说:“某种程度上说,工作坊的这些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些对于理解、传承中国传统节庆的新思考与新视角,更为我们的校园环境与文化带来了勃勃生机。每到一个节庆,当我身处校园,行走在这些多彩的刀旗之间,都会为这些成果所吸引、所感动。”
散落在岁时的“点”上的中国传统节日,伴随着民众的农耕劳作和生活节奏,折射出中华文化的时间纹路,蕴含着无限的精神意趣。一年前,中国美术学院响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号召,成立了由30余名研究生及访问学者组成的“中国传统节庆设计活化”工作坊。随后,王雪青的4位研究生不约而同地将研究目标锁定在“中国传统节庆设计活化”这一主题上。
究竟以何种方式去表达传统节庆,我们又能从传统节庆中汲取哪些营养?或许我们可以在这些作品中得到答案——不仅是为了延续历史,更是为唤醒民族精神和凝聚力。
比如,学生万雨竹设计的复古特色年画,生动地诠释了潮汕“浪险”“踢桃”等方言;学生谢赛特设计的传统元素扑克牌,牌面上包含了风筝、龙舟、粽子、花灯等元素,别有一番小心思;学生钱江晟将“人生四喜”用一目了然的艺术形式呈现,引得不少现场观众拍照收藏……这些五彩斑斓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视觉符号融合时代特点进行“再设计”,赋予他们新形象、新内涵。
学生梁雨濛用像素化处理的作品,借用儿时任天堂游戏机中像素元素,中国传统节庆被重新演绎。梁雨濛说:“其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百姓们也像今天一样在‘追星’,小年祭拜灶神灶王爷,春节祭拜福星、寿星、禄星、财神等等,寒食节纪念介子推……这些人物就是中国传统节庆的代言人,于是我决定做中国传统节庆‘天团’的设计活化,让年轻人产生共鸣。”
在这群年轻人眼里,中国传统节庆设计活化的研究,是从“传统”和“活化”两个方面入手的。“对传统的活化,其实是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共鸣。”万雨竹说,传统是设计的基础,活化则是设计的表现。传统赐予他们灵感,活化则有颜色变换、重塑外形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在自己设计的作品前,谢赛特向记者讲述重阳节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我们在设计前,做了大量的研究,学习古人诗句,了解什么是茱萸,再借由具象的茱萸、搭配不同颜色的绿,形成了两款不同款式的盘子。”他说,“我们设计了盘子、手机壳、伞等一些生活中能使用到的物件,也是希望大家能在使用的时候想到背后的传统文化。”
这次作品展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设计的过程令指导老师王雪青、黄思文感动不已。他们说,年轻人在创作中不仅有技巧上的突破和创新,也了解、感受了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寄寓,触摸了古人自然平和的心境。他们苦思冥想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纽带,挖掘、体会视觉符号背后的文化本义,再用年轻人喜爱的颜色、线条、幽默方式等,无形之中增添文化自信与传承的自觉,并借由自己的艺术之笔,传递这份自信和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