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银行代客涉外外汇支付的汇率风险套保比率也趋于上升
考虑到近年来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以人民币计价结算成为一种汇率风险自然对冲的手段,还可以构造一个用远期结售汇签约额与银行代客涉外外汇收付(即银行代客涉外收付剔除涉外人民币收付)之比衡量的外汇风险套保比率。对数据同样做3个月移动平均处理。2019年8月,以此衡量的远期结汇对冲风险的比例为8.9%,环比回落了0.2个百分点;远期购汇对冲风险的比例为3.7%,环比上升了0.9个百分点,跃升为年内最高水平,但同比回落了9.0个百分点,并远低于2015年7月的13.8%(见图5)。企业利用外汇收入或外汇存款对外支付,减少本外币兑换,也是一种自然对冲汇率风险的做法,但缺乏这方面的公开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前述方法测度的外汇风险套保比率偏低,但这并不影响基于可比口径的动态比较分析。
五、企业汇率避险行为对即期外汇市场的冲击有限
由上可见,人民币破“7”令企业增加了远期购汇的套保,但由于远期结汇签约额大于远期购汇签约额,故未到期远期仍由上月净购汇42亿美元转为净结汇15亿美元,增加即期市场外汇供给56亿美元。而“8·11”汇改当月却使市场未到期远期净购汇头寸翻了一番,最终招致了外汇风险准备金制度的出台(见图6)。
有必要指出的是,前述外汇风险套保指标对国内企业对于远期购汇的风险对冲有所低估。因为前述四个外汇风险套保指标中,后两个区分了结汇和购汇方向的风险对冲,但鉴于外汇期权交易只区分了买入期权和卖出期权,却未区分结汇还是售汇方向,故后两个指标中未考虑期权交易因素。
国际上,银行对客户交易中,远期交易的占比通常高于期权(见图2)。而在对衍生品交易征收20%的外汇风险准备的情形下,因外汇期权交易成本(减半缴纳)低于远期结售汇,中国企业更倾向于使用期权工具进行汇率风险管理。2019年8月份,银行对客户的期权交易占比环比上升多于远期交易占比;且与2015年7月相比,期权交易占比上升了5.0个百分点,远期交易占比却下降了3.6个百分点(见图1)。这一定程度反映了交易成本对于避险工具选择的影响。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