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21日从甘南州有关部门获悉,在近日举办的首届“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会上,世界旅游联盟(WTA)、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发布了《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2018》,“甘南州旅游扶贫减贫模式”入围世界17个旅游减贫典型案例,成为我省唯一入围案例。
甘南州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农(牧)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积极推进旅游扶贫项目建设,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以建设旅游专业村为载体,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初步探索形成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藏区特点、甘南特色的旅游脱贫之路。截至目前,甘南州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7300人以上,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9740户、4.14万人,占脱贫总人口的48%。
据介绍,在政策引领上,甘南州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旅游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等举措,靠实工作责任,强化督查考核。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近3年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06.36亿元,对农牧村道路、水、电、通信、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步道、观景台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按照国家A级景区标准进行打造,建成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生态文明小康村1000个,旅游专业村186个,中国旅游模范村2个,省级旅游示范村17个。在发展方式上,把农牧村“三变”改革作为旅游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紧盯“人、地、钱”三个关键要素,抓牢“富民产业、承载主体、股权配置”三个关键环节,构建“股改、产业、投融资”三大平台,探索形成了合作市地瑞村、夏河县香告村、临潭县业仁村、迭部县谢谢寺村等一批党建引领型、能人带动型和“公司+农牧户”“旅游协会+农牧民”“政府+公司+旅游协会”开发经营方式,全面盘活了乡村资金资源资产,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在产品开发上,注重“一村一品”“一家一特”乡村旅游特色,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后备厢”工程,将牦牛、藏羊、蕨麻猪、山珍野菜、青稞酒等原生态农林牧副产品开发包装成旅游商品进行销售,拓宽农牧民群众增收渠道。
(记者徐锦涛 通讯员赵成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