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思南县围绕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全域旅游产业化发展及“井喷式”增长目标,多措并举全力打造“乌江之心”旅游形象品牌。
抓住特色精心谋划。突出渔樵耕读和码头文化特色,按照“一廊打通、两级拉动、三足鼎立、四面开花”的思路,着力打造“山地公园”中的“水上天堂”,“多彩贵州”里的“思南江湖”品牌。围绕县城及周边进行空间布局,集中力量打造石林景区,加快实施景区游客中心、景区大门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各项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突出乌江盐商文化、古郡文化特色,建设星级特色酒店和精品乡村客栈,突破基础与服务环境,全面提升景观品位;不断完善全县旅游休闲业态和产品开发。加强“思德印”片区合作崛起,强化区域联动,深化战略合作。
抢抓机遇强化建设。抢抓省人民政府规划打造温泉省和规划建设千里乌江滨河旅游度假带的良好机遇,利用思南处于这两个省级重点旅游规划的交集地的良好区位,依托四张名片,以发展休闲度假游、健康养生游、参与体验游为重点,围绕新旅游六要素,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按照《思南石林景区综合开发建设项目规划》《思南温泉旅游综合体建设性详细规划》《郝家湾景区控制性规划》,着力推进石林、温泉、郝家湾等景区项目建设,不断进行改造升级,提高旅游质量。
搭建平台加强宣传。通过成立旅游协会,培育旅游中介,对具有开发价值的优质旅游资源,按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三权分离”的原则,以特许经营、转让、承包、参股等方式,引进大型旅游企业投资思南县旅游业,推进景区经营管理市场化、资本化、企业化。对传统古村落、古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森林湿地公园等公益类旅游项目,充分发挥县级平台公司职能,整合旅游资源资产,理顺权属关系,统筹旅游项目开发,进行多元化投资。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拓展旅游宣传营销渠道,创新旅游营销方式,积极与旅行商、旅游网站、旅游俱乐部、客源地旅游联盟等涉旅企业合作,拓展思南县旅游宣传营销途径,做好线上、线下互动。结合国家、省、市旅游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制定思南县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凸显文化助推脱贫。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开发农业观光体验、滨水娱乐休闲、节庆与民间民俗活动和旅游商品、旅游地产等衍生旅游产品,加快构建乡村旅游、历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旅游品牌体系。加快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体育运动、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有机融合。围绕《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规划》,制定思南旅游精准扶贫措施,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利用人文历史、民风民俗和自然旅游资源,开设精品客栈,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业就地脱贫致富。开发贫困地区特色旅游产品和民俗民间工艺品,拓宽旅游扶贫渠道,增加旅游扶贫造血功能,促进贫困地区同步小康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