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发展“大美”旅游业,带领大家奔“小康”
2017-08-19 21:22栏目:农业科技
TAG:
大山有别,水佳为淮;人言皆信,日升曰阳。位于大别山区、江淮之间的河南省信阳市,全境1.89万平方公里,山区和丘陵占比达3/4;境内大小河流数不胜数,各类水库900多座、总库容接近50亿立方米。每一道山、每一道水,以及掩映于山水之间的乡村,都是如画风景。
信阳市连续8届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称号,连续5届当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各类评比排位中赢得的一顶顶桂冠,大多与生态、园林、旅游、绿色、休闲、创业、魅力、环保、美丽等词汇相关。“十二五”期间,信阳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00多万人次,年均增长2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亿元,年均增长21%。
与此同时,“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信阳市,尚有6个“国家大别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县、两个省级贫困县;截至2016年底,贫困人口尚有26万余人,占河南省的近十分之一,脱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
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告诉记者:“好山好水的资源优势与特有魅力,决定了信阳选择绿色崛起的路子。坚持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不牺牲生态和环境为前提,通过开拓全域旅游,集小美成大美、聚小富达小康。”
随着红色游、生态游和乡村游的深入推进,信阳市正在构建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组合出“以小博大、以小见大、以小积大”的集群优势,朝着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中国山水休闲度假地的目标迈进。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中,信阳市浉河区、新县和商城县先后入围。
南北交会黄金地
在中国地图上画两条线,一条从北京到广州,另一条从上海到成都,信阳正好在这两条线的交会处。“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九州”“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描述的就是信阳发达的交通网络。
信阳境内有京广、京九、宁西三条铁路,“106”“107”“312”三条国道,京港澳、大广、沪陕3条高速公路,形成多个“十字型”的交通骨架;距武汉天河机场、郑州新郑机场2小时以内车程,信阳明港机场今年底通航;信阳淮滨港是河南最大的港口,可通行5000吨级的船舶,航运直达皖、鄂、苏、浙、沪等省市,通江达海。
鄂豫皖一日达物流公司负责人吕长城说:“以信阳为中心,在1000公里范围内,可以覆盖全国近70%的大中城市,把仓储中心设立在信阳可以降低50%左右的运输成本。此外,信阳的人工成本相对较低,人员也比较稳定。”
实际上,信阳已经成为交通、信息和物流三大枢纽,较具影响力的电子商务节点城市和电商物流组织中心。每天全国的快递货单中,多数要在信阳的土地或空间穿行。
北来的寒风、南来的热浪,同样在信阳交汇融合,造就了“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独特生态环境,孕育出得天独厚的动植物资源。全市仅高等植物就有189科2200多种,占河南省同类总科数的95%以上。野生植物兼具亚热带和暖温带杂处、种类特多的优点,山林中有极为丰富的山珍果味,如食用菌类的竹荪、银耳、香菇、平菇、草菇、黑木耳,野果类的山桃、山杏、山樱桃、野山楂、野葡萄、猕猴桃等。
茶叶之乡、“鱼米之乡”的信阳,梯田山地相间,南北作物共生,小麦水稻轮种,油菜花生合垅,五谷桑麻辉映,花果四季飘香。以林为主的新县,板栗、银杏、茶叶、野生猕猴桃产量均居河南之冠,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银杏之乡”。
在信阳市市长尚朝阳看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与资源优势等,自然形成全域旅游的整体优势。并不需要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而应选择开发性保护模式,重点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景区,丰富旅游业态。
信阳市在规划全域旅游的布局中突出“三个板块”:西部板块涵盖鸡公山、罗山县南部山区,建设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引领大别山山地度假带的龙头;中部板块涵盖新县全境和光山县南部丘陵地区,培育集山地生态、红色文化、山乡风情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山地休闲度假区;东部板块涵盖商城县东南部山区、固始县南部山区,形成国家山地度假集聚区。2016年签约旅游项目9个,合同金额达134.35亿元。
农旅融合新业态
一湖碧水、十美乡村、百里茶廊。
“好山好水出好茶”,作为北方最大的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在信阳是一个大产业、一个品牌产品。210万亩茶园,5.9万吨年产量,100亿元以上的年销售收入,120余万人的生计与茶叶种植、采摘、加工、贸易有关。
记者看到,浉河区白龙潭村的一家炒茶作坊里,68岁的炒茶师胡公明把揉制完成的茶叶倒入烘干设备,机器旋转带动茶叶翻滚跃动,阵阵清香随之漫溢开来。“生活条件好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愿意亲近自然,亲近山水。”胡公明说,“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们这个作坊从早到晚人头不断,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待上千人,游客品茶、买茶,兴致高得很。”
而在距离信阳市西南5公里,素有“豫南明珠”“中原第一湖”美称的南湾湖上,有一座“茶岛”,茶艺、编钟演奏与地方戏曲表演轮番登场。游兴未尽的游客坐在岛上浓阴处,品一杯清澈的信阳毛尖茶,小憩片刻,难得一番享受。
开放式的茶产业,助推了火爆的茶乡游、体验游,传统的信阳茶产业正加快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转型。催生出茶旅融合新业态。每年的四五月间,众多茶企、茶园都举办新茶采摘等体验活动,集农场体验、生态观光、山庄休闲于一体的综合“茶旅游模式”遍地开花。
自1992年起,信阳连续举办25届茶文化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茶企,累计招商引资上千亿元。
“醉是夕阳西下景,田间楚楚泛金光”,小而美的农家乐、民宿经济,遍布信阳的山山水水。农户把“卖山头”“卖生态”与“卖山货”结合起来,把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让田园风光与农产品共同升值。
信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曹新博认为,全域旅游、农旅融合使得农业产业借梯登高。丰富的农特产品搭上“旅游便车”,不出地头就卖出了好价钱。乡村休闲业态已从最初的“农家乐”,延伸到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农家乐综合体,升级为全产融合、大众参与的乡村旅游模式。
截至2016年年底,信阳市198个乡镇中有近一半发展旅游业,形成众多旅游小镇、温泉度假小镇以及茶叶、花卉、草莓等特色产业乡镇。规模以上的旅游村(点)125个、休闲农庄150个,农家乐2500多家,约有5万人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点和农家乐的经营活动,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其中有1.7万人参与旅游经营脱贫,占全市脱贫人口的20%。
“红城”信阳,实至名归。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土地革命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走出了百余名将军,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信阳市把红色旅游当作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先后投入资金85亿元、实施70多个红色旅游项目,形成了大别山红色经典集群和“千里跃进”“将军故里”“红军长征”“江淮抗战”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红色旅游直接就业3万人、间接就业8万人,带动众多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山水之间慢生活
大别山绵延数百里,淮河横贯全境,作为我国中原腹地最大的生态屏障区,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达36%以上,地表水水质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一直保持在330天以上。层峦叠嶂的避暑胜地鸡公山、碧波荡漾的鸟类乐园南湾湖,还有千年古刹灵山寺、疗养胜地汤泉池、苍翠欲滴的黄柏山、国家地质公园金刚台等旅游景点,都是一张张闪光的城市名片。
乔新江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就是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老区人民的共识。”信阳立足“山、水、红、茶、林、寺”等资源要素,坚持绿色发展,突出山水生态特色,“把城市与乡村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
在城市建设的规划阶段,信阳市委、市政府把需要保护的生态功能区域圈起来,禁止开发;在建设阶段,严禁破坏山体、植被、水系。仅在中心城市,就规划建设了贤山、龟山、震雷山、金牛山、龙飞山、羊山等“六山”公园,总占地1657公顷,进一步促进了山、水、林、城一体融合发展。
采访期间,记者走进了一个原汁原味的村落——平桥区郝堂村。
村路依山沿河,花草林木随田埂起伏、在山坡上蜿蜒;路面铺满平整的碎石,雨水直接渗入地下,不会影响山区水系的流动。进村看,自然散布的民居房屋,翠竹掩映、溪水环绕;豫南乡村特有的狗头门楼、清水墙,用木头垛起的柴扉……
村里人说,郝堂很好找,春天跟着映山红和紫云英走,夏天找荷花,秋天遍地野菊带路,冬天最醒目的是那些百年的老树。村中央有一棵几百年的银杏,村头也有几棵百余年的皮柳,曾经被树贩子看上了,想砍了卖钱。老红军吴象点站在树前头说:“想锯树,先锯我的腿!”树就这么守住了。
每年稻谷收获之前,村民们撒下大把的紫云英种子。这本是千百年沿袭的绿肥种植,但随着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被逐渐忘记了。这两年,村里改变了对土地一味索取,渐渐形成了2000亩紫云英,为土地解毒,修复土壤,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这个村庄,既是自然生成的,又是画家活生生画出来的。画家孙君从外乡来,10年前开始给农民“画房子”,他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建筑草图,任村民挑选。主人家改与不改,全凭自愿;如何改造,充分协商。而让画家留下来的理由,是村子原本浓郁的乡情乡愁,有一批孙君一样的志愿者陆续来到这里,投入对“心中美丽乡村”的改造。
信阳市旅游局局长童光亮认为,要把全域旅游做活,必须把美丽乡村建设好。信阳依托景区型、城镇周边休闲型、美丽乡村型、传统古村落型、休闲农庄型等五种乡村旅游的发展新模式,先后打造了郝堂、西河、田铺大湾、丁李湾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特色旅游村,11个村入选河南省“美丽乡村”创建试点,19个村进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未来五年,信阳规划建设环南湾湖茶道休闲区、鸡公山慢城区、新县红色旅游区、商城生态休闲区等,大力开展登山、徒步、攀岩、漂流、滑草、山地越野、野营露营、户外拓展、水上运动等项目,通过“旅游+体育”的发展模式,打造环大别山和泛淮河运动休闲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