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秧歌走出“冷宫” 旅游业助“逆境重生”

admin 2017-11-25 13:13:33 导读

导读 : 韩城秧歌走出“冷宫” 旅游业助“逆境重生”...

  涂脂擦粉、画眉贴鬓、着红袄绿裤……1日正值农历正月初五,陕西韩城秧歌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娜熟练地做着演出准备。过年期间她几乎每天早晚都要各演一场,这样的演出频次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

  韩城秧歌是一种融民歌、说唱、舞蹈为一体的艺术形式,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表演多为二人上场演出,分一旦一丑,表演有演唱或小戏。古时每逢正月十五晚,当地村民在村中铺草席做舞台,邀请秧歌艺人轮番表演,欢度佳节。

  “随着韩城旅游业的发展,演出机会比以前多了,演出班子人数也有所增加。”李娜向记者介绍。韩城秧歌曾是当地重要的艺术表演,后来逐渐走下坡路,一度只有在民俗艺术保存相对完整的乡村,和当地婚俗中还可看到踪影。?

  记者1日在陕西韩城的民俗演出现场看到,韩城秧歌的演出道具十分简单,只有花扇和烟袋,但道具运用巧妙,或以扇遮面传情,或以烟袋作笛,旦角动作婉转妩媚,婀娜多姿;丑角则步法干净利落,进退有致,二人刚柔并济,形成巨大的视觉反差,其唱腔还大量运用方言衬字、衬词和衬句来增强表现内容。

  “扇子的挥动频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都可以表达喜怒哀乐,以手遮面亦可传情。”在李娜看来,韩城秧歌最重要的是运用道具和肢体语言,这是韩城秧歌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曾因煤而兴的韩城逐渐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发展旅游业,韩城秧歌凭借其在地方艺术独树一帜的表现形式,成为当地旅游产业中的“香饽饽”,让这一几乎被时代遗忘的艺术表演走出了“冷宫”,来自各个旅游景区的演出邀约也不断增加。

  16岁的思雨是李娜演出团体里年纪最小的艺人,如今已经学习了4年韩城秧歌,她坦言自己很喜欢这种“接地气”的民间艺术。“人人都会多没意思,把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才够‘酷’。”她认为韩城秧歌不仅不土,还很“高大上”。

  “只靠传承人和老艺人的热爱是不够的,没有新鲜血液,就没有创新和发展。”李娜说。随着唱秧歌的老艺人相继离世,和新人迟迟难以接班,韩城秧歌仍处于青黄不接。

  目前,韩城秧歌的发掘、抢救、继承和弘扬日益受到重视,官方已完成对演出资料的录制并归档,开始设立培训班,注重传统技艺的创新发展和新艺人的培养传承,初具规模的民间艺术专场演出开始让韩城秧歌“枯木逢春”。(完)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十一黄金周岛内旅游业又要"冷飕飕" 热度回温差得远
下一篇:河北:动能转换 旅游业当新引擎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