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旅游+”推动全域旅游落地开花

admin 2017-11-17 19:29:13 导读

导读 : 西山:“旅游+”推动全域旅游落地开花...

要问及当下最火的旅游热词,非“全域旅游”莫属。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运作,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旅游业与生态、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多点支撑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发展全域旅游,要求不再局限于以景区旅游为支撑,而是要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旅游营销的国际化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真正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下、玩得好”。

今年,在昆明市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背景之下,西山区将着力抓好以“旅游+”推动全域旅游落地开花,助力昆明成为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国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旅游+乡村建设

特色小镇留住“乡愁”

高海高速公路沿线,游西山登龙门已不是唯一的出游选择。初现雏形的龙门特色旅游小镇、承载着滇池渔火记忆的海门社区小渔村、白族特色的观音山村,串起了高海高速沿线最美的风景。

“以前村里条件不好,但去年‘微改造’之后,小渔村大变样,现在有两家渔家乐,规划建设全部完成之后,将为居民带来更多收益。” 海门社区副主任纪成东指着广场上的建设规划图,讲解着“旅游+”与小渔村未来发展的紧密联系。

上世纪90年代,为保护生态环境,滇池实行“封湖禁捕”,村民只能定期捕鱼,经济收入锐减。小渔村也日渐衰落,村内污水横流、垃圾成堆、民房破败。外出务工成了大多数村民的选择。但去年“微改造”之后,村里的硬件条件大有改观,清一色的白墙青瓦红灯笼,记录着渔村变迁的彩绘墙,与500里滇池连为一体的渔村码头……一系列变化,让不少人起了回村的念头。

在村中央的小广场上,村民李梅芳介绍说,去年,她不再外出打工,回到村里创业,用自家的房子开起了渔家乐,主打渔家菜。“我从奶奶那里继承了腌制白鱼的手艺,现在除了渔家乐之外,还在网上销售,每年销售4000多公斤白鱼。”

靠着硬件提升和“旅游+”迎来新发展的,还有与西山风景区毗邻的龙门风情旅游小镇。根据西山区《碧鸡龙门旅游小镇规划建设实施方案》,项目总体范围为西山风景区景前区高峣村至湖滨路。分期范围为:一期从省委党校路口,途经杨家村、苏家村、山邑村,直到湖滨路与高海路交叉口;二期从西山风景区茶马花街下侧高峣村至省委党校路口。根据《实施方案》,按照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等原则,结合碧鸡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提档升格现有餐饮一条街的基础上,开展文化创意、休闲旅游、民宿等特色产业,提高产业集聚度,加快形成产业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地铁三号线开通之后,从长水机场就可以直接到西山,相信会有更多的游客。”龙门社区副主任钟卫兵相信,随着交通更便利,到龙门社区休闲聚会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目前,社区内已有150多家特色餐饮,新建成28亩停车场,将缓解游客停车难的问题。下一步还将引进客栈、酒吧等,丰富旅游业态。

把“美丽”变成生产力,把单一的景区景点通过区域发展连片打造,在西山区,全域旅游的发展已经崭露头角。

旅游+农业科技推广

“三产”融合串起休闲新环线

离昆明市区半小时路程,沿着宝花公路往三家村水库方向,“名花谷”里紫色的马鞭草、金色的向日葵和波斯菊开得正艳。周末游人如织,虽然鲜有宣传,但西山区这个建成营业仅一年的花卉主题庄园已经“走红”。

骑行爱好者王卓和他的伙伴们,现在是“名花谷”的“铁粉”。这个夏天,只要不下雨,他都会和伙伴们一起骑行到这里,赏花并享用一顿生态大餐。“以前农家乐都集中在团结乡花红园、豹子箐一带,三家村水库虽然风景很好,但周边可供游玩的地方有限,特色也不突出。今年5月,我无意中发现了这里,当时还盛开着成片的高山杜鹃,太惊喜了。”

进入名花谷餐厅,很容易让人想起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大串红色和紫色的四季牵牛悬于头顶之上,餐桌间以绿色植物为墙形成自然隔断。以花入馔,更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新鲜烤制的鲜花饼、精心调制的柠檬玫瑰花饮以及庄园内种植的生态蔬菜,都备受游客推崇。

与花相伴数十年,经营了多年的花卉公司,刘家迅现在更喜欢自己的新身份——“名花谷”董事长。这里并不仅仅是农家乐和庄园那么简单,更是旅游与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机结合。“世界上最难种植的花就是高山杜鹃,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被誉为‘植物化石’,我们通过科研,来保护这一物种。”刘家迅说,农业科技推广与旅游相结合,既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让推广更加容易,也能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增长知识,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一产领域我们做精品农业,二产进行加工链的延伸,例如生产鲜花精油、保健食品、药品和化妆品。而三产就是与游客面对面,提供旅游及相关服务,形成鲜明的特色。”

刘家迅说,目前大家所看到的只是一期项目,接下来的两年里,这里将打造出茶园、高山杜鹃花海、玫瑰园、熏衣草花海等,还将建造拓展训练区、儿童乐园等,并培育发展草莓、蓝莓、车厘子等采摘园。虽然打的是“花”招牌,但并不会以赏花来收门票。“附近5公里范围内就有白族、彝族风情村落,还有花红园、豹子箐等供游玩的地方,把这些各具特色的优势组合在一起,便可形成名花、名园、民族文化相依相成的全域旅游区域。”

全域旅游是当下最火的概念,但“名花谷”的眼光并不局限于此。公司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先进的创新技术和成功经验,用3年时间,种植包括引种驯化品种、自育品种、海归品种在内的80多个品种共15万株杜鹃,建成面积近千亩的国内首个人工培育的高山杜鹃主题名花园,通过科普、展示、示范等,推动高山杜鹃产业发展,积极参与昆明“世界春城花都”建设。(昆明日报 记者姚丹苹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清明节假期内蒙古旅游业总收入21.01亿元
下一篇:全国首条“无人驾驶”地铁加紧空载试运行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