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写金融业基因:社会信用完整构建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admin 2019-11-06 05:01:45 导读

导读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艳芬)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的出现,使得金融成本大幅降低,金融效率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同时也正在重塑着金融服务方式。...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艳芬)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的出现,使得金融成本大幅降低,金融效率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同时也正在重塑着金融服务方式。

  金融科技正在改变金融的业态,更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为普惠金融提供助力,同时避免技术创新变成风险放大器,这类问题在11月5日举行的2019中新金融峰会上,成为焦点话题。

  金融科技改写金融生态连接

  “中国有10亿以上的网民,他们大部分都能够用移动支付,这是实实在在大规模发生的奇迹,不但非常普及,而且很安全。”蚂蚁金服副总裁陈龙在会上表示。

  在服务普惠金融方面,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张为忠认为,金融科技由业务支撑转成了业务牵引和核心驱动力。“依靠金融科技,金融业的基因正在改写,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向、经营策略、经营结构都在快速发展。”

  在张为忠看来,“互联网+移动技术”使银行广泛连接、快速触达的能力越来越强,形成加速度,金融服务的范围、效率和生态连接的能力发生重要变化。

  张为忠认为,从微观层面看,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有风险、成本和效率三大问题,其中风险问题是最核心、最突出的问题。

  在陈龙看来,由于如今经济的数字化推进,每个人、每家企业的经济行为本身就在构建自己的经济体系,所以每个人、每一家企业既是数据的生产者,也是数据的受益者。

  金融科技发展应立足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和金融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风险问题。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技所带来的服务方式、形态的变化,本质不应该改变金融风险属性,科技只是金融方式创新的手段,不能跨越金融规则。”在此次峰会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提到,在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她建议要立足金融的本质。

  “金融的内在脆弱性,风险的外部性和网络的强涉众性,决定了安全永远是金融科技的生命线。”陆书春建议,要立足科技应用技术的先进和可控。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习近平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的贺信
下一篇:网媒看海南|采访团齐聚带啥科技公司 探访“电商+机场体验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