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从硬科技概念的提出,到硬科技的实践与推广,近年来,西安作为“硬科技”概念的首倡城市,通过实施“硬科技+”“互联网+”“创新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硬科技产业的发展。从2017年以来,西安连续举办了两届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2019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相关活动将于10月29—31日在西安举办。西安以发展硬科技为契机,着力打造“硬科技之都”,进一步释放西安的科技优势和创新活力。
我市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个
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硬科技是指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形成的高精尖原创关键核心技术。它难以被复制和模仿,有明确的应用方向和产业基础,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引领支撑作用,主要分布在光电芯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中。发展硬科技西安拥有哪些科技创新要素呢?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在高等院校方面,目前,全市拥有各类高等院校84所,其中普通高校63所,在校学生127万人。“双一流”建设名单中,西安有7所高校的13种学科跻身全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占入选学科种类12.1%。在科研院所方面,目前,西安拥有纳入科技统计的科研机构65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5个。
科技产出方面,全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年均在30项左右,2018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7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数较同期增长23.1%,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000亿元,连续6年实现百亿元增长,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研发投入强度逐年增加,2018年我市研发投入经费426.14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5.1%,高于全国2.91个百分点。
5个产业领域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
西安在硬科技领域,构成了硬科技“八路军”——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电芯片、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八个方面。作为硬科技概念的提出者米磊表示,过去30年,中国在高新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还有许多“卡脖子”技术,而硬科技就是倡导关注和紧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实现有效突破,使我国未来能够在全世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并跑和领跑。
目前,西安在光电芯片、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5个产业领域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在航空航天领域,聚集了国内航天三分之一以上、航空近四分之一的科研生产力量,航空产业的叶片精锻、盘、轴、燃油喷嘴加工等制造能力位居国内第一;新能源领域的企业隆基股份,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和单晶硅片产量均位居全球第一;在新材料领域,西部超导是全球唯一能够同时进行铌钛(NbTi)超导线材和棒材规模化生产的企业,西部钛业是亚洲最大的无缝钛管生产企业,西部材料是全球第二大金属纤维和稀有金属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生产基地。
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在西安布局
国际知名企业和研发团队布局,反映出西安营商环境优化和科研要素聚集的吸引力。继华为、中兴2000年率先进入西安后,近年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亚马逊、科大讯飞、商汤、寒武纪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在西安布局。目前,西安正积极与中科院联合共建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已成功引进丹·谢赫特曼新材料研究院、安德烈·盖姆石墨烯研究院等2个诺奖创新平台;中科院院士、图灵奖首位华人得主姚期智领衔的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顺利运营;正在积极对接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院士布兰卡·武切蒂奇的物联网通信研究院项目。
硬科技企业抢滩科创板
全市初步形成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
今年7月,包括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首批25家公司,首批登陆科创板。铂力特和西部超导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标志着硬科技成为西安抢滩科创板关键因素。
为了加快推进硬科技企业的发展,我市通过“硬科技”产业发展要素催生孕育出大批高科技企业,全市已初步形成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2018年,全市纯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81家,总数达到2620家,同比增长42.5%。截至2019年9月,全市境内外上市、挂牌企业共199家,其中,国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35家,科创板2家,新三板挂牌129家,境外上市、挂牌33家。 记者 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