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获取更专业的养老服务
“机居一体”打通传统养老屏障
据了解,2005年以前,社区里有独居老人,社区会安排义工隔三差五去敲门问问看近期情况,但这一方式的难点在于,义工去的时候老人不一定有事,而且随着老年人增多,社工也忙不过来。后来,杭州不少社区开始了“红丝带”方案,即老年人如果家里有事需要上门服务,就在窗台上系一个红丝带。它比之前敲门的方式虽好了些,但依然不是很方便和及时可靠。
有了科技加持,“一键呼叫”系统满足了老人有需要就呼叫,没需求不会被打扰的诉求,也为社区减轻了工作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产品越来越智能化,功能更全面,服务也更贴心,还能满足个性化需求。比如,一旦有老人按键,后台就能显示老人的具体情况,如果老人听力不太好,没法回电沟通,就会通知楼道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老人家核实情况等。
面对居家养老这一民生大事,“一键呼叫”也仍有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比如,老人尿了床想请求清洁帮助,呼叫普通的居家养老服务,而一般的家政公司是没这项服务的,社区也不一定会承担这项工作。”杭州市计算机学会援通科技服务工作站负责人徐玉清说,在计算机学会的帮助下,“一键呼叫”升级为“机居一体”智慧为老服务模式,老人只需通过呼叫器、智能手环等终端提交需求信息,附近的养老院即可做出精准、及时的帮助。
这个养老方式将专业的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模式很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社区里的居家老人,在不改变生活习惯和少花钱的情况下,可以享受到专业的养老资源;另一方面,养老机构不再单纯服务于机构内的老人,而是可覆盖周边的一片区域,养老机构的效益得到大大提升。
●科技助力智慧养老
养老平台与民政信息数据联通
杭州建设智慧健康养老模式
智慧养老是一项人性化的工作,要将科学技术真正落到实处,解决老人的难点、痛点并非易事。从“一键呼叫”到“机居一体”全新养老模式升级的背后,杭州市计算机学会企业科技服务工作站的功劳不小。
据悉,在工作站,杭州市计算机学会联合并协调相关科技创新企业与各大高校进行技术对接,把握市场方向,洞察客户需求。通过多种形式和平台开放,“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端智力资源,为科技企业形成互补产业链,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和技术难题。
杭州市于2010年开展智慧养老“关爱手机”试点建设。2013年,全面实施智慧养老项目,率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居家养老服务中。2017年,智慧养老项目升级2.0版本,为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高效便捷的一揽子居家养老服务。
杭州还率先把智慧养老平台与社会救助、殡葬等民政信息数据联通,与公安、人社等部门建立数据交换,通过“让数据多跑路、老人少跑腿”,成功打破部门间壁垒障碍。
截至2018年底,杭州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174万,占总人口的22.53%。其中,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约27.9万,占老年人口的16%。据了解,杭州未来将依托城市数字经济先发优势,进一步全方位升级,把互联网引入养老服务各个领域、环节,打通供需壁垒,链接更多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建设智慧健康养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