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驱动 为草牧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admin 2019-06-25 22:07:23 导读

导读 : 加强科技创新驱动 为草牧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草原是覆盖内蒙古面积最大、生态生产功能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

●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迫切需要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迫切需要组装集成一批系统解决方案,草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整合国家与自治区科研力量,建立健全草原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中央级科研机构的智库功能,挖掘中央级科技机构的“双创”潜力,促进草原科技与产业共赢发展

当前,内蒙古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不足,迫切需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示范引领步伐,实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生态保护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强有力支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向纵深推进,纵深推进,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草原是覆盖内蒙古面积最大、生态生产功能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草原在全国生态大局中的定位,采取科学手段和有效措施,防止草原继续退化,防治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等几大沙漠沙地南扩东移,为国家贡献更多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和清新空气。

草原退化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生态保护任务依然严峻。近年来,内蒙古主要生态系统整体恶化趋势得到了遏制,局部出现好转,但草原、湿地等退化的状况与系统质量较差的基本面仍未得到彻底改变,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由于长期过度开发、超载过牧等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以及人为干扰、气候变化等因素,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运用科技手段推动草原畜牧业生产提质、节本、增效高质量发展,是有效解决草畜矛盾、促进草原资源和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

草原科技供给不足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需求迫切。随着党中央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和部署,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综合治理时间紧、任务重,对科技驱动的依赖越来越大。但从总体上看,草原科技供给不足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在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位置,草原保护和草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不足30%,较国外草业70%以上的科技贡献率低了40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制约草原和草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草原利用不合理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生态、生产与生活协调发展有待突破。一是放牧超载形势依然严峻。长期以来,内蒙古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家庭为主体,在贫瘠的资源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下,超载放牧成为牧民维持收入的主要手段。如今,草原超载过牧仍很普遍,全区草原平均超载率为14.9%。二是产业开发造成草原被破坏和污染,修复治理的范围广、难度大。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亟需科技创新突破

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迫切需要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必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改善生态环境、奶业振兴和粮改饲为切入点,优化种植结构,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保护恢复与科学利用进程,实现饲草供给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断提升草原生态生产资源的质量。一方面要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包括草原生态生产功能提升机制与精准调控原理、种养结合高效利用转化机理与途径和牧区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必须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例如,草原保护、恢复与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牧草、乡土草优良新品种选育与种子生产关键技术、优质饲草节水栽培、管理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优质高效养畜关键技术及配套产品、高效低损草牧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及配套装备、草牧业数字与信息化关键技术。

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迫切需要组装集成一批系统解决方案。内蒙古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要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地域特点和气候条件,加快开展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例如,蒙东北区草原高效利用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蒙中部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蒙西部沙漠化草原防治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冀北蒙中南退耕退灌地修复重建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

草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草原是有机安全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草原退化、生产力衰减,优质高蛋白草减少,劣质草、杂类草增多,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严重影响和制约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草原生态畜牧业是草原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现代草原生态畜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依靠草原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草畜一体化,探索以科学轮牧为主的半放牧、半舍饲模式,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和极强地域性的高效饲养、疫病防除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发展模式,为传统草原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强有力支撑特色草牧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打造科技创新驱动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新引擎

在认清科研差距的基础上,内蒙古应通过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建立问题导向的科研机制,突破重大科学问题,破解科研难关,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实现研学转化和科技成果精准供给。

整合国家与自治区科研力量,建立健全草原科技创新体系。应充分利用中央级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和平台优势,以及自治区地域、资金和政策优势,建立资源和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共同推动建设新型草原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共同建设草原博物院,引领科技创新,孵化新兴产业,科普草原知识,弘扬草原文化,打造国家级草原和草牧业高科技示范园区,集聚国际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国内区内的优势草原科技力量,开展覆盖草资源、新品种培育、良种繁育、优质栽培、加工利用、灾害防控、智能机械装备等草牧业全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的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和典型模式集成创新。二是共同推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等高端创新平台和高端智库的共建共享。着力打造以草原博物院为核心,重点实验室和人才流动站为两翼的立足区内、辐射全国、连通俄蒙、高效协同、开放共享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引领带动全区乃至全国的草原科技创新水平整体跃升。

充分发挥中央级科研机构的智库功能。一是共同推动政策融通。鼓励中央级驻区科研机构积极参政议政,推动中央级驻区科研机构的创新目标、发展定位和战略规划与自治区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形成有效对接,在科技人才、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施用政策具有同等性,融通共享。二是加强科学决策咨询。充分发挥中央级驻区科研机构战略科技力量和高端智库功能,鼓励中央级驻区科研机构聚焦自治区发展急需的重大公共政策问题,开展前瞻性、对策性、储备性研究,提出建设性务实政策建议。

挖掘中央级驻区科技机构的“双创”潜力,促进草原科技与产业共赢发展。一是深化科企融合的体制创新。要进一步突出中央驻区科研院所草原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有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聚集产业发展需求,集成科企各类创新资源,着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科企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注重发挥中央驻区科研院所集中的技术和人才优势资源,梳理遴选一批成熟度较高的可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形成重大草原科技成果储备库,加强对入库项目跟踪管理,推动一批重点产学研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广泛组织产学研对接交流会,积极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合作,支持企业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区域共建一批产学研创新实体,共同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英雄联盟第一!5月最赚钱10款电脑游戏出炉
下一篇:每经小强快讯:进军科创板,上海新数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