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

admin 2016-05-03 09:13:45 导读

导读 : 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转型升级的“发动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抓科技创新作为必须补齐的...

  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转型升级的“发动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抓科技创新作为必须补齐的第一短板。站在“十三五”起步的关键节点,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补短板促转型,坚定不移、齐心协力打好科技创新系列组合拳,这对浙江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优化资源空间布局

  站在“十三五”起步的关键节点,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补短板促转型,坚定不移、齐心协力打好科技创新系列组合拳,这对浙江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创新投入效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增加科技资源的有效投入,这就要求以配置效率提升为基本前提,以市场化配置为手段,优化科技资源投入的数量、方向和方式。

  根据创新资源先集聚再扩散的客观规律,加强对杭州、宁波等创新枢纽城市的科技资源投入力度,发挥创新资源的集聚效率,推进创新资源集聚区以经济合作、产业转移等方式向其他地区扩散创新,提升全省创新的整体效率。针对企业创新投入不足这一短板,进一步完善创新投入引导机制,通过创新券等方式加大对企业的创新支持力度,强化产业引导基金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撬动效应,增强金融市场服务创业创新的功能,为企业创新提供成本低、便利化的金融服务,切实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针对科技资源投入产出不匹配问题,进一步完善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性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完善统筹协调的宏观决策体系,健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加强分类评价和监督评估。针对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薄弱问题,从政策和资金上更多向企业倾斜,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促进企业以能力提升带动效率提高。针对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风险共担、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官产学研互动机制,提高多层次创新合作效率。

  打造高端创新平台

  强化创新极核功能

  当前,从省域层面,需要一个能带动全省创新驱动的示范性高能级科创平台;从各地看,也需要有一个能带动各地产业创新发展的高能级科创平台,这就要求从全省和地方等层面构建布局合理的各类高能级科创平台。

  以国际创新尖峰为标杆,以建设(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抓手,强化杭州、宁波两大中心城市的极核功能和辐射带动潜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创新型城市群,,厚植全省创新发展优势。支持其他都市区和设区市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能级科创平台,支持科技、产业基础较好的县市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全面提升全省创新能力。高标准建设好聚焦万亿产业、兼顾历史经典产业的特色小镇,突出高端要素集聚特色,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精准对接,切实推动创新落地。以培育高新园区、现代产业集聚区为导向,围绕园区发展特点强化创新功能,严格设定产业和项目准入,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搭建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众创空间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完善重点研究院建设企业制度,让大企业成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的平台,构筑新型创新创业平台。

  聚焦产业创新能力

  引进培育创新载体

  着眼于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根据各类产业的不同技术特点和创新需求,以服务浙江重点产业创新为导向,分门别类地引进培育高端创新载体,提升创新载体的有效性。

  具体而言,传统产业重在运用现代技术提升改造,新兴产业重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全产业链的构建;小企业主导的产业重在共性技术服务,大企业主导的产业重在技术领先优势的确立和保持。依托企业引进培育创新载体,推进企业国际合作,单向引进或双向共建独立或非独立的具有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的技术创新组织。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引进培育创新载体,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创新载体。充分发挥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具有的体制优势、企业优势、政策优势和技术优势等,提升对各类创新载体的吸引力。充分发挥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主动性,通过整建制引进、合作设立研发机构、委托研发等多种形式引进培育创新载体,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创新载体的有效运转是保障载体及其服务对象协同发展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解决创新载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人员编制、职称评审、发展空间等突出问题;还要为创新载体独立研发能力或独立市场生存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包括产业链的构建、商业模式的指导、各类要素的支撑等,构建完善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创新载体发展的动力。

  分类建设分层优化

  提升创新体系效能

  不同类型的产业在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和创新组织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有些产业容易发生突破式创新,并倚重自身研发体系,有些产业则以渐进性创新为主,并强调供应商、用户反馈对产业创新的影响,需分类建设、分层优化。

  具体创新过程中,应结合重点产业特征,提高产业创新体系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效果。针对小企业主导的传统产业,应从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入手,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供给、产品设计、分析测试、验证试验、特殊装备使用、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带动小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让产业整体具备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能力。针对大企业主导的传统产业,应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以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为政策导向,通过对骨干企业产品、工艺和关键设备的高新技术改造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开发附加值高、行业带动作用大的新产品,实现与新兴产业的有效融合,以做大做强现有骨干企业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针对小企业主导的新兴产业,应充分强调“单点突破”,争取在短时间内帮助企业实现创新产品市场化、规模化,重点关注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和本地配套体系。针对大企业主导的新兴产业,应进一步发挥骨干企业的自主性,以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为切入点,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产业链强化创新资源的整合优势。

  推进主体协同创新

  扬长补短合作共赢

  如何再创一个“科技资源小省,创新发展强省”的新浙江模式,扬长补短,充分发挥我省在市场化配置资源方面的战略优势?整合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有效推进协同创新是关键。

  协同创新是以产权为纽带,以项目为依托,形成各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系统性创新,理应成为创新的主流。加大创新开放力度,推进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引入更多创新要素、发挥各自优势和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动机制深化合作,充分调动创新参与者的积极性。浙江要“内外开放”一起抓,在积极引进培育各类创新平台和载体的同时,通过开放合作进一步整合各类载体和平台,以“1+1+1>3”的吸引力面向国内外广泛开展引资、引技、引智活动,实现开放共赢、持续发展,共同打造科技、人才和产业的新高地。政策协同是协同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科技宏观统筹和健全宏观决策机制,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政府要承担起协同创新助推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服务和宏观管理的作用。要确立“立足浙江、引领产业、面向世界”的创新发展战略目标,制定科学的引入标准和共享规范,提高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绩效;要加强各项政策的配套完善,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各类创新人才引进,以“三名”工程为纽带,不断完善创新精英和工程师队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落实人才激励措施,要对人才“扶上马、送一程”,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作用大。

  (作者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VR遇上西雅图 漫谈“黑科技”大本营
下一篇:探寻风口上的“黑科技” GMIC首日亮点逐一看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