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教授当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这是华南农业大学培养的第12位院士。刘耀光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当选院士更是对自己的鞭策,要继续努力探索,争取科研新发现。
刘耀光是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他在华南农大开始大学生涯,在国外求学工作几年后回到华南农大。多年来,他扎根植物育性发育的分子遗传基础和基因工程研究,相当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杂交水稻为何能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杂种优势背后的原因。
随着刘耀光当选院士,华南农业大学“一门三院士”的佳话开始流传。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丁颖是卢永根的老师,刘耀光又是卢永根的学生,三人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耀光,植物遗传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1981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原华南农学院),1988年获日本香川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植物育性发育的分子遗传和基因工程研究。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性、杂种不育与亲和性、光温敏不育性等遗传系统的基因克隆和分子作用机理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成果。发现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都是由线粒体基因与细胞核基因互作所控制,阐明了线粒体不育基因的起源进化和分子作用机制;揭示了复合座位多基因互作控制植物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的遗传机理,并创建了杂种亲和的新技术;开发了多项新生物技术。
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入选广东省“南粤百杰”,201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