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新闻发布

admin 2018-06-08 14:09:33 导读

导读 : 聚天下英才建名城名都 (2017年9月22日)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宁波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全市上下牢固树立起“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

  聚天下英才建名城名都

   (2017年9月22日)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宁波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全市上下牢固树立起“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是兴宁波”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创建人才生态最优市。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下,2006年开始连续举办11届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活动,广聚海内外人才智力,博纳高科技创新成果。明天,第12届人才科技周将正式开幕。

  一、宁波人才发展成效显著

  宁波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近年来,我们依托长江经济带龙头龙眼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等优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呈现新局面,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41亿元、财政总收入2146亿元、自营进出口总额6262亿元,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港口第1位,还先后获得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殊荣。当前,我们正朝着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行,加快构筑一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长远性作用的“四梁八柱”(“四梁”,就是创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建设沪嘉甬铁路<建成后宁波到上海车程将缩短至51分钟>、迁建庄桥机场、推进东钱湖区域提升发展。“八柱”,就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争创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象山港区域保护开发和杭州湾经济区中心城市、南部滨海新城建设,上马一批重大产能提升项目等)。宁波未来城市发展的宏伟序幕已经拉开,“三江时代”正向“钱湖时代”“滨海时代”加速迈进,“拥江揽湖滨海”的都市形态正在加快形成,发展能级、城市品质即将迎来新的跨越式提升,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真金白银”的政策、“真心实意”的服务、“真抓实干”的劲头,全面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生态最优市。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210万人,海外高层次人才突破1万人,其中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省“千人计划”分别达91人、241人,在甬就业创业的“国千”超180人。市“3315计划”已有138个高端团队和414名高端人才入选,直接引进了近160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向宁波集聚。截至去年底,共创办企业270家,其中165家实现销售、9家销售超亿元、2家上市A股、5家挂牌新三板、21家启动新三板挂牌或股份制改造、49家挂牌宁波股交中心,2016年获批发明专利371项、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194项,实现销售总额37.5亿元、利税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20.4%,创业成果再创佳绩。

  (一)海纳百川,延揽四方英才

  围绕全市重大战略部署和改革试点试验,面向“3511”新型产业体系,大力集聚“高精尖缺”人才,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一是投真金,以特优政策揽才。2015年8月,我市大力度出台人才发展新政策25条,对高级以上人才给予15-300万元安家补助,对创客人才、基础人才给予购房总额2%的购房补贴。2016年6月,出台深化实施“3315计划”意见,明确提出在原有100-2000万元引才资助基础上,给予最高1亿元顶尖人才资助、20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500万元企业发展扶持、400万元省“两创”配套资助、300万元上市补助、200万元人才成长奖励和50万元购房补贴,建立起企业发展、人才成长、资本对接、服务保障等持续扶持机制。明天人才科技周开幕式上还将专题发布两项重磅政策,进一步构建模式多元、产业互补的宁波引才体系。

  二是创品牌,以特色活动聚才。连续11年举办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并带动各区县(市)举办人才科技周、精英引领活动周等配套活动和人才对接洽谈活动,相继获得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优秀会展活动”“中国优秀品牌会展活动”“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展会”“中国十佳会展活动”等荣誉。在“中国机器人峰会永久落户地”余姚连续举办两届峰会,其中今年5月份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以“智能+时代,智胜未来”为主题,共举办产业供需及人才项目对接洽谈会、专业论坛、专题展览等20余项活动,4位顶尖专家作主旨报告,88位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吸引了业界精英1500余人参会,总规模达5000余人次,参会嘉宾层次之高、参会人数之多均创历届峰会之最,期间正式签约高端人才科技和产业项目38个,总额近370亿元。创设“3315计划”系列大赛,连续举办四届“全球新材料行业大赛”,重点面向新材料及其与智能制造、工业4.0的交叉领域引进人才,已落户人才企业30余家,促成融资对接近20亿元;成功举办首届全球智能制造创业创新大赛,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开展分赛区选拔、路演,吸引110余个人才项目参赛,目前12个获奖人才项目中已有4个注册落户。

  三是重培养,以特有工程育才。统筹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培养工作,深入实施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专业人才学科组,针对性培养“万人计划”、省特级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等高端人才。扎实推进制造业人才提升工程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实施先进制造业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制造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发、制造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能力提升、国际化制造人才培育、“智造创客”开发等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培养先进制造业和智能经济领域领军人才和实用人才,计划至2019年集聚“智造创客”1万人以上,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5万人以上、制造业高技能人才30万人以上。同时,持续推进电子商务、教育卫生、社会工作、文化、法律等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已有1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312人获评国务院特贴专家,12、43人分别获评国家、省突贡专家,2人入选省特级专家,1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41项(其中11项由宁波市为主完成)。

  (二)筑巢强基,搭建平台载体

  注重发挥人才高地的虹吸效应,全方位打造多层级、宽领域、全覆盖的高水平人才平台体系,形成“高端人才育高端产业、高端产业筑高端平台、高端平台聚高端人才”的新格局。

  一是着力打造园区型平台。全力建设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千人计划”产业园等重大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中科院新材料初创园、机器人小镇、海洋金融小镇、意大利CSMT(中国)中心等特色产业园区,为各类人才在宁波创业创新提供广阔舞台。目前,新材料科技城持续推进诺丁汉新材料研究院、新材料众创空间、海创基地、中科院创客空间、新材料产业加速器等具有示范性的人才孵化器打造工程,已集聚“国千”42人、“省千”74人,今年新引进落户人才项目企业74家,计划投资总额超亿元,打响了“新材料产业看宁波,搞新材料产业到宁波”的特色品牌。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以创建国家级梅山新区为契机,加快集聚海洋经济高端人才项目和国家级科研机构,着力打造海洋金融小镇。宁波“千人计划”产业园余姚、宁海园区不断加快项目引进、落地、开工、投产进度,余姚园区对落户项目实行“3个500万”政策(5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500万元创业种子资金支持、500万元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全额贴息补助),已集聚“国千”53人、“省千”75人,累计注册项目81个、投产项目31个,获国侨办授牌为全省首家国家级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侨梦苑”);宁海园区今年5月正式挂牌启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宁波创新中心,加快筹建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发展基金,已引进集聚生命健康产业高端人才项目38个,加快打造生命健康产业研发生产服务基地,初步形成了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二是着力打造院所型平台。瞄准全球科技创新前沿,落实最高1亿元引进共建科研院所支持政策。做大做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已集聚高端人才1000余名,其中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2人、“国千”29人、“国万”4人、“省千”68人。加快建设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已集聚10余家由“千人计划”专家创办的企业入驻,完成国家十大标志性机器人中的七项,成功自主研发全球首个十八轴双臂机器人。成立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分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建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与诺丁汉大学共建诺丁汉余姚国际研究院,加快推动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落地。

  三是着力打造企业型平台。发挥宁波民营企业发达优势,引导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7家、院士工作站9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5家。与中芯国际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建设中芯国际宁波基地,引进芯空间集成电路制造公司、中芯集成电路(宁波)公司,成立北仑微电子产业园,快速集聚集成电路领军人才。引导宁波康泰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杭州湾生命科技园,项目总投资56亿元,将集聚生物医药企业170余家、科研人才8000余人。引导企业“走出去”“请进来”用好外国人才,如2016年宁波均胜集团成功并购美国百利得集团,现已拥有4所高水平海外研发中心,集聚外国人才近1000人,取得了汽车高端智能电子、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一系列创新成果,集团年销售额达200亿元。今年6月,我市还成功与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重点合作打造新能源、量子科技、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平台。

  (三)厚植优势,对接市场导向

  宁波历来是一座商业文明发达、市场主体活跃的城市,宁波人拥有与生俱来的市场意识和经营天赋。我们充分利用市场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让市场在人才开发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一是巧做红娘,构筑市场对接渠道。投入10亿元建成宁波科技大市场、股权交易中心等新型人才项目展示对接平台,开展线上信息发布、融资要约、网上竞拍、路演推介、对接洽谈等活动,建立起线上线下互补、场内场外互动的资本与人才项目合作对接机制。如宁波科技大市场成立半年多来,就促成民间资本与1100余个人才项目“联姻”,成交额达20亿元;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成立1年,已挂牌各类人才企业838家,其中149家已获民间资本近20亿元投资。

  二是巧用杠杆,建立市场投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和指挥棒作用,以政府适度出资、主动让利和市场资本参与的方式,成立海邦、创投、才·富、天使等基金,撬动千亿级市场资本投向人才,如海邦人才基金投资的东蓝数码、天衡药业等4家人才企业被上市公司并购,民间资本投资回报率超10倍。对以投资引进人才的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目前我市“3315计划”人才团队中,民间资本投资率高达80%。鼓励保险公司面向人才企业提供研发中断、产品研发责任、新产品试用、知识产权融资保险等新险种,给予最高50%保费补贴,并设立科技信贷风险池,对民间资本因投资人才企业产生的不良贷款给予最高30万元代偿,为民间资本投资人才“保驾护航”。

  三是巧建温室,打造市场孵化体系。大力发展高端人力资源服务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成立首期规模4000万元的全国首个混合所有制人力资源产业基金,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推动人力资源企业向“人才+资本+互联网”全生态链模式转型,打造一站式“拎包创业”孵化机制。目前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超910家,去年实现营业额220余亿元、利税6.4亿元,如伯乐遇马公司已孵化人才初创企业100余家,其中2家挂牌新三板。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建设运营人才项目孵化平台,打造创业指导、对接落户、技术支撑、股权融资等创业创新生态闭环,目前已建成甬港现代、“盛世方舟”、摩米创新工场等重点“孵化综合体”50余个,为人才企业初生成长提供梦想摇篮,如甬港现代积极开展各类孵化活动100余场,服务企业800余家,已孵化企业350余家。

  (四)创优环境,携手助力发展

  生产生活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我们全力优化人才发展好“气候”,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阶段服务为持续服务,让人才安居乐业、放手发展。

  一是深化改革,做优制度保障。着眼更大力度向用人主体放权,实施高校、医院编制备案制,通过核定备案员额解决高校、医院新增事业编制,对涉及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用编计划核准方面,在空编范围内适当予以放宽,保障人才引进需求。实行因公出国分类管理,允许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出国批次数、团组人数、在外停留天数等。建立以行业协会、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制度,全市已在6000余家企业开展工程师自主评审和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其中海天集团成为全省第一家为主制订高级职称评价标准和组织省级评审的单位。着眼更大力度为人才松绑,出台事业单位科研人才离岗创业创新办法,对离岗期限、保险关系等进行了规范,如支持离岗创业的殷安建导演成立影视公司,直接给予900万元股权激励。推动高校院所开展股权、期权激励,科研人员可获最高95%的成果转化收益,目前在甬高校、科研院所基本都出台了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的实施办法,如宁波大学规定专利转让收入按80%奖励给成果完成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规定以作价入股方式进行转化的科技成果,最高可按90%分配给成果完成人。

  二是多措并举,做实事业保障。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和要求,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通过整合各地各部门力量,建立1个市级总窗和25个部门专窗,实现总窗受理、专窗办结、督办回访、统筹协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业创新全过程、一站式优质服务,近年来已为7万余人次提供了政策咨询、融资、办证等各类服务。同时,持续从专业对口部门选聘优秀干部担任“助创专员”,“一对一”、组团式为人才企业提供发展谋划、融资股改、市场对接、项目申报、人才招聘等方面高效服务。今年新聘任第三批25名助创专员,已与31家人才企业开展助力结对,及时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拓宽发展空间。

  三是无微不至,做细生活保障。实施以住房、家庭、健康为重点的“3H(Housing、Home、Heath)工程”,建成1.2万套人才公寓房,持续落实人才安家补助、购房补贴政策,全大市已累计发放各类人才购房补贴、安家补助7.6亿元。设立人才专户,对引进的在宁波无合法固定住所的拔尖及以上层次人才,允许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成年未婚子女和符合投靠条件的双方父母随迁落户。多渠道帮助引进人才解决配偶就业问题,对引进的拔尖及以上层次人才家属暂时未就业的,给予最长三年、每月不低于当地社平工资标准的生活补贴,并缴纳相应社会保险。妥善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问题,对拔尖及以上层次人才子女就读幼儿园、义务段学校的,按户籍、房产证优先在地段学校解决就学,也可通过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绿色通道,到指定的社会公认度较高的学校选择就读一次。优化人才医疗保障,定期组织特优及以上层次人才进行全面体检,并做好日常保健工作,顶尖、特优、领军人才享受市属医疗保健待遇,拔尖人才享受宁波市三级甲等医院定点医疗机构优先安排、专家提前预约等绿色就医通道服务。

  (五)凝聚合力,加强组织领导

  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把党管人才原则贯穿于人才事业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全面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

  一是加强人才工作组织领导。今年,我市调整优化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唐一军同志担任组长,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人才工作相关的30家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制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加强对全市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前段时间,市里召开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强化了“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是兴宁波”理念,要求各级各部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人才工作思路,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提高人才工作实效,努力把宁波打造成为人才发展的高地、人才创业的热土。

  二是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在深化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人才工作、人才工作述职、党政领导联系人才、重大人才平台季度会商推进等系列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市委人才办主任办公会议制度,由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市场监管局等6家单位分管领导兼任人才办副主任,集体研究人才工作重要政策和制度,协调推进重点难点工作。制定重点人才工作督办制度,通过分解立项、跟踪落实、办结反馈等程序,推动各地各有关单位落实重点人才工作。建立人才投入持续增长机制,近年来每年增长10%左右,去年市、县两级人才投入占本级公共财政收入比例均突破3%。

  三是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优化全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各区县(市)、开发区和33家市直单位开展人才工作年度量化考核,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我市连续6年获评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市。定期开展宁波市杰出人才评定工作,每次评定10名左右,并给予最高100万元重奖,更好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在推动宁波建设发展中的引领支撑和示范带头作用。

  二、下步重点工作妙招频现

  近期,我们正突破常规、积极作为,抓紧谋划研究更多宁波独有的政策制度,力争在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脱颖而出。一是更大力度创新人才政策。研究制定顶尖人才特殊支持政策,对全职来甬工作的院士等顶尖人才,给予1亿元甚至上不封顶的资助,同时给予住房、保健等方面最优保障,对顶尖人才作为团队带头人、项目负责人、实际控制人,且产业化项目放在宁波的人才项目,给予500万元及以上资助。研究开展“甬籍院士智力回归工程”,制定市县两级领导包干联系甬籍院士制度,定期开展走访对接,吸引甬籍院士把课题、项目、实验室、团队等放到宁波。二是更大力度打造人才平台。大力推进高等院校建设,研究制定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实施方案,大手笔引进国内外名校、名院、名所在宁波兴办高水平大学(校区),支持宁波大学创建“双一流”,加强“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工程”学科群建设,推进高等教育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共建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端平台。筹建宁波“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综合试验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合作办学、职业培训、政策研究,力争实现资源集聚和开放共享。三是更大力度优化人才服务。制定高端人才特殊生活保障政策,对高端人才子女就读幼儿园、义务段学校不设限,全面开放优质教学资源,探索高端人才健康绿卡、医疗保险国际服务和结算制度,为人才安排家庭医生。制定专家服务办法,建立完善专家联系、慰问、奖励、出国(境)、疗休养、家庭保障等全方位服务制度,优化专家工资、科研经费管理,为优秀专家开辟职称晋升和聘任绿色通道,推进专家管理和服务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制定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意见,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取消外语和计算机要求,对作出重大贡献的专技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全面打响独具特色、独具优势的宁波人才服务招牌。

  三、往届人才科技周成果丰硕

  人才科技周活动是宁波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的重要抓手。自2006年创办活动以来,我们始终围绕“广聚海内外人才智力,博纳高科技创新成果”的总要求,充分融合人才、资本、项目等创新要素,形成了引人才、引智力、引技术、引项目、引机构、引理念“六引并举”的良好格局。历届人才科技周共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百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会,参会的各类人才和专家等超过32万人次,参会的企事业单位达4万家次,正式引进各类人才2.6万人,柔性引进院士团队121个,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220余个,正式签约科技合作项目260余项、合同金额132.5亿元,为推动宁波创新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四、本届人才科技周亮点纷呈

  今年的人才科技周,以“聚天下英才,建名城名都”为主题,重点安排人才项目对接洽谈、创新要素对接洽谈、创业创新项目大赛、高端智力服务宁波、人才发展高端论坛等5大系列板块20项分体活动,为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搭台、为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其中人才项目对接洽谈系列,主要有高层次人才引进洽谈会、海外留学人才创业行、“技能中国行2017—走进宁波”等3大活动,将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引进一批急需的高校毕业生、海外留学人才和技能人才;创新要素对接洽谈系列,主要有高新技术成果展示交易洽谈会、民参军政策宣讲及项目洽谈会、“3315计划”人才项目合作洽谈及成果展等3大活动,将吸引一批人才科技项目来宁波创业创新,促进相互合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创业创新项目大赛系列,主要有首届欧美同学会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宁波分站赛、第四届全球新材料行业大赛总决赛、第三届“奇思甬动”中国创客大赛、第二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波赛区)总决赛等4大活动,将从赛事中发现人才、挖掘项目、寻找创意,进一步提高引才引智的精准度和城市影响力;高端智力服务宁波系列,主要有院士专家宁波行、海智宁波之旅、全国学会宁波行、中国林业青年科学家宁波行、铜合金材料行业技术对接、汽车行业人才项目对接、北京上海校友会宁波行等7大活动,将借助高端智力解决企业技术攻关、科技转化、项目落地等难题;人才发展高端论坛系列,主要有人才发展主旨论坛、全国(宁波)产教合作推进会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国家智能制造发展论坛等3大活动,将展望人才和产业发展前沿,为转型发展把脉问症。同时,在开幕式上还将举行人才项目引进、创新平台共建等综合签约资助授牌仪式。

  本届人才科技周在进一步优选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精选人才项目、深化前期对接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三个特点:一是更加紧贴发展需求。今年人才科技周,将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建设需要,组织150余所重点高校1万余名在读硕博士研究生、紧缺专业本科生和在职人才前来应聘洽谈,组织2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携项目与我市产业园区、重点企业进行落户对接。邀请近1000名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和行业企业代表进行产学研对接,把脉技术难题、推进成果转化,让人才科技活动更加贴近宁波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二是更加突出开放合作。邀请德国工业4.0首倡者克里斯托夫·梅内尔等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报告,邀请人力社保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欧美同学会等相关部委领导,以及20余位两院院士、50余位全国学会专家和知名高校领导参加有关活动。与人力社保部、中国科协、欧美同学会、中国兵器工业技术推广研究所等合作,举办首届欧美同学会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宁波分站赛、首次“技能中国行2017—走进宁波”活动、首次军工领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三是更加强化市场运作。在活动组织上更多地借助市场力量,让市场主体广泛参与。在各类活动组织中尽量向市场化方式转变,比如,在参与人员组织方面,尽可能减少行政摊派,转而采取将各类论坛、对接洽谈、成果展示等活动信息多渠道向社会发布,国内人员均可自主通过网上报名。在活动组成要素上更加突出市场主体,开通网上高洽会平台,组织人才与企业进行先期对接,并通过网络报名等方式吸引有真实需求和意愿的企业参与,让市场需求主体通过自主的对接、充分的洽谈,来提高现场活动的成效。

  整个人才科技周共推出7500余个需求岗位、300余项高新技术成果交易展示项目,3000余家企事业单位、1万余名高层次人才、200余名海外人才参会对接,预计总参会人数将超过2万人。

  -----------------------------------------------------------------------

  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相关产业人才指数发布

  各位媒体朋友们:

  上午好!2016年8月,宁波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我局组织开展了针对制造业人才储备、需求及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样本涉及全市“3511”相关产业企事业单位1100余家,涵盖了全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相关细分领域和重点工程所涉及的全部190个项目、企业和平台单位,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形成《2017年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相关产业人才指数及开发导向目录》,现予以发布。

  整体来看,我市现阶段“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相关产业人才供求有以下几个特征:

  

     1.制造业人才需求比较旺盛,新装备、汽车等产业人才需求相对集中。

  调查数据显示,当前阶段我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相关的14个产业整体人才需求比较旺盛,人才需求指数的均值为53.3。其中:处于人才需求指数处于红色区间(极度紧缺)的产业有四个,包括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命健康、电工电器等,需求指数均在60以上,需求最为旺盛;处于黄色区间(非常紧缺)的有4个,包括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海洋高技术等产业,需求指数在50-60之间,人才需求较为活跃;处于绿色区间(比较紧缺)的产业有4个,包括纺织服装、绿色石化、检验检测和港航物流等,需求指数在40-50之间,产业人才需求总量有限,需求岗位主要集中于技术和技能方面;工业设计和节能环保2个产业人才需求指数分别只有35.9和32.5,处于蓝色区间(一般紧缺),人才招聘需求略显不足。

  

      2.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总量不足,技术创新人才缺口较大。

  从岗位类别来看,制造业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销售人才以及项目管理人才四类岗位的需求指数分别达到87.6、82.6、78.3和75.3,处于红色区间(极度紧缺),企业对高层管理人才、服务业技术及技能人才以及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则相对较少,需求指数均在45以下,处于一般紧缺区间。具体来看,当前我市制造业人才需求岗位分布有三个特征:一是中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智能制造人才是当前我市制造业人才需求的主体,合计占各相关产业人才需求总量的30%以上,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新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三个产业,中、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需求占比均超过40%;二是制造业领军拔尖人才、创新人才缺口巨大,目前平均每6家先进制造业企业中就会有1家存在对高层次领军人才或者海外专家的需求,三大战略性产业和部分优势产业的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总量明显不足。三是以工业设计、港航物流、检验检测为代表的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对核心技术人才需求较少,不足人才需求总量的5%,说明我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较慢,尚未形成集聚优势。

  

     3.企业招聘信心普遍较低,部分细分领域人才招聘难度较大。

  当前阶段,我市先进制造业企业人才招聘信心指数均值为47.1,相关企业对人才引进和招聘成功率的预期普遍较低,高层次技术领军人才、研发人才等2类岗位,信心指数分别只有31.2、37.6,企业招聘信心明显不足。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绿色石化等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在市场供给明显不足,一些细分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招聘非常困难。企业人才招聘信心不足,一方面原因是受区位优势、产业集聚程度、发展环境、薪资待遇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市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机构还不能满足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对创新型技术人才需求等问题。

  针对当前我市制造业人才供求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是以建成人才生态最优市为目标,大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国际化视野建立完善一套制造业人才“引、育、用”政策扶持体系,人才重点政策、重大平台要优先保障制造业发展,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要优先应用于制造业领域,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具有国际和区域竞争力的制造业人才制度优势。

  二是以实施产业发展战略为导向,大力引进领军拔尖人才。围绕我市“3511”产业体系,特别是千亿规模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全力做好制造业领域领军拔尖人才的引进工作,结合“3315计划”“泛3315计划”等,大力招引海内外高层次制造业人才及团队,支持企业引进“海外工程师”。

  三是以培育高素质工程师队伍为抓手,深入实施制造业人才提升工程。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和智能经济人才为重点,实施制造业人才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造就一支以企业家、科研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引领支撑“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专业人才队伍。

  四是以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为基础,大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落实职业技能培训条例,实施职业教育培育提升工程,打造一批制造业职教名校、名师和名专业;实施“技能宁波”行动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打造一支规模宏大、技艺精湛、富有职业精神的技能人才队伍。

  五是以服务企业需求为目的,大力促进人才信息开放共享。逐步构建制造业人才需求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制造业人才指数和人才开发导向目录,探索建立制造业重点产业人才库。推进制造业人才市场化配置机制改革,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形成“政策引导、市场配置、内外并举”的制造业引才育才工作的新格局。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老罗回应坚果3下巴长 表示千元机只用得起这样的
下一篇:科学精神发轫于“无用之学”?国科大人文学院院长不这么看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