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雷达成像探索算法团队攻克雷达核心算法

admin 2017-12-29 07:41:26 导读

导读 : 几乎每晚十点之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新科技楼1616实验室都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大家埋头研习论文、处理数据、悄声讨论,处处洋溢着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的精神作...

几乎每晚十点之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新科技楼1616实验室都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大家埋头研习论文、处理数据、悄声讨论,处处洋溢着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的精神作风。

西电雷达成像探索算法团队攻克雷达核心算法

邢孟道(右)在指导团队年轻人科研工作
这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团体就是西电电子工程学院雷达成像探索算法团队。
他们坚持“创新能力为核心,应用技术为关键,专业素养为基础,团队合作共发展”理念,瞄准国际前沿,落脚国家需求,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取得新突破,做出新成就。
近日该团队荣获西电第二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荣誉,并获“最佳人气奖”。

西电雷达成像探索算法团队攻克雷达核心算法

“头雁”——邢孟道
头雁勤,群雁能,“春风一夜到衡阳”。1975年生于浙江嵊州市的邢孟道,就是雷达像探索算法团队的“头雁”。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能解决国家军事需求中的问题,是我们的第一原则,这是科研人的眼界,更是一种情怀,我们不能太计较干项目干科研的得失。 ”邢孟道常说的一句话,也成为实验室每个人的自省名言。
自1997年师从中科院院士保铮教授以来,邢孟道一直专注于雷达成像技术的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研究,30岁便成为了教授、博导,骄人的成绩背后,不仅有不畏困难、勇攀高峰的艰辛,还有执着追求、爱国报国的情怀。
邢孟道,2004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9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获首届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优青”),2017年获首届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卓青”)。目前担任高分重大专项机载组和海军导弹处专家,装备发展部信息系统局侦察预警系统技术专家,《雷达学报》编委,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TGRS)副主编。
他近5年发表国际SCI论文111篇,SCI他引980次,近3年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出版专著《雷达成像技术》、《雷达成像算法进展》和译著《雷达信号处理基础》(第一版、第二版)。

西电雷达成像探索算法团队攻克雷达核心算法

都会“抓兔子”的“小燕子”

西电雷达成像探索算法团队攻克雷达核心算法

让每一个成员从中获得科学研究的真谛。雷达成像探索算法团队依托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由16名博士和3名硕士组成。
在人才培养方面,团队遵循一套“抓兔子”理论,先是学习捡“死兔子”,已经被别人发现并且验证过的知识是固定的、稳定的,属于“死兔子”,是学习、模仿、练习阶段;然后学习打一只在视野中奔跑的“活兔子”,导师不但给学生指出兔子在哪里,而且还要教会学生瞄准并射死兔子的本领,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最后学习打一只看不到的“活兔子”,导师仅指明方向,告诉学生兔子在树林里,学生要自己找到兔子并判断是否值得、是否能够猎取,再用更高级的猎取技巧去射击,即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并解决问题。
团队里每个成员都经历了从初进团队时导师“给兔子”、硕士毕业时会自己“打兔子”、博士毕业时会自己“找兔子”的发展历程。
正是这种渐进型培养模式,使团队成员得到了快速成长,数年来取得了累累硕果。他们成功解决战斗机雷达成像、导引头雷达成像、无人机雷达成像以及地面雷达对空间目标成像的诸多关键难点问题。在负责的3个973课题支持下,团队提出了稀疏成像、电磁成像和前视成像等一系列算法理论,提高了成像分辨率;在负责的“十二五”预研项目支持下,设计了数字阵列SAR工作体制,提出了多路信号处理方法,提高了雷达信息获取的灵活性;在高分航空专项雷达实时成像处理项目的支持下,提出了多模式SAR统一成像算法及实时处理构架,多角度SAR成像算法,提高了成像的灵活性。
在新理论方法研究之外,团队特别注重工程实践应用。近5年,解决了新一代战斗机火控雷达大斜视成像难题,T-1X和T-2X等多型无人机侦察SAR实时处理,导引头大斜视成像问题,以及高分三号SAR卫星的数据分析和舰船重聚焦成像等问题。并为宽带测控雷达研制了ISAR成像处理软件,获得了空天飞机“X37B”、朝鲜光明星三号、四号等的高质量图像。一项项成果、一个个突破,无不体现出攻坚克难的团队文化和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希望毕业生们把我们团队文化和团队精神传承下去,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取得新的高度,坚定自己对人生、对理想、对未来的追求。”邢孟道培养的近30名博士毕业生中,相当大比例在国内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继续从事着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

西电雷达成像探索算法团队攻克雷达核心算法

“头雁”的“领雁”之道
邢孟道说:“我对学生有两个要求,一是严要求,从研一起就要养成基本的科研素养,大到解决难题时的不退缩、迎难而上,小到每一个WORD文档的排版、PPT演示的格式,都要体现认真细致的精神。二是松要求,这主要体现在选择研究方向、讨论研究思路方面,我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以及不同的职业发展目标,给他们制定研究方向。跟学生讨论研究思路时要创造宽松的氛围,使得学生解放思想、畅所欲言。”
实践证明,正是在这种和谐师生关系的影响下,雷达成像探索算法团队在科研的道路上才能不断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我觉得科研人员在成长过程中要上九个台阶:会解问题、会发现问题、会干项目、会找项目、会带团队、会找方向、会建平台、会开领域、会建学科。”谈及对科研人员发展过程的理解,邢孟道讲到自己的“九个台阶”路线图。这也是他从自己的经历、众多优秀同行,以及保铮院士的经历体会出来的。
他常常告诫团队里的青年教师以及学生们,每上一个台阶,都要付出翻倍甚至几倍的努力,需要上天眷顾你的天赋,更需要内心对科研的激情、责任和执着。
为国家解决问题,做出贡献才是个人价值所在。数十年如一日,邢孟道带领团队兢兢业业,潜心科研,用心培养学生。他如是言:“当年我的导师保铮教授也是这样培养我们的,教育我们要成果共享,形成‘火炉效应’,”“这种好的做法我也要传承下去。”
“邢老师学识渊博却保持谦虚,治学作风张弛有度。在研究方向上邢老师给予团队成员高屋建瓴的指导,帮助大家在迷茫困惑的时候找出问题;在人生抉择的重要时候给予大家中肯妥帖的建议,帮助我们认清自己可能具有的潜能,合理规划未来;在做事方面,邢老师教大家要养成认真严谨的态度,养成从小事到科研无论做什么都要保持优秀的习惯。”谈到导师对自己影响,博士生张榆红激动地说。
素材来源:科学网
责任编辑:田敬权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吴普特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
下一篇:2017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