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周8日在广东东莞开幕。在本届合作周上,火爆的科技成果拍卖成为科研项目与东莞企业对接的新模式,11项科技成果以高价拍出。
“150万第一次,150万第二次,150万第三次,成交!”随着拍卖师敲锤定音,本届科技合作周首单标的拍卖——“助力车专利包”被28号竞拍人以150万元的价格成功拍下。
据主办方介绍,为了促进科研项目与企业的对接,本届合作周专门首次举办科技成果专场拍卖会,通过这种科技与经济、金融结合的创新方式,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的对接。此次专场活动开启了东莞科技成果拍卖的先河,为东莞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拍卖会上,来自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等科研院所和部分企业11项科技成果高价拍出。这些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11项科技成果总起拍价为1802.5万元,最终成交金额为2507.8万元,溢价率为39.1%。其中,成交价最高、溢价率最高的科技成果为“3D打印及金属注射成形粉体材料制技术”,起拍价800万元,最终成交价为1200万元,溢价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