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科技和心智平衡发展)
互联网与学术文化的关系充满矛盾:一方面今日互联网时代给学术文化研究带来了异常便利的条件和工具,但也使学术研究者产生了实用、浮躁之气,学术文化品格、学术文化精神面临着丧失的问题……
“现在占据的材料越来越多,但消化的功夫、融会贯通的功夫却越来越少……现在的学者很多已经没耐心看一部完整的书,都是碎片化的印象”,于是,“有人提出,现在的历史学家,通过互联网掌握的史料可以是吕思勉、陈寅恪这些历史学家的百倍。在这种虚骄的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之下,学问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因为出书太容易了”。
学术文化研究是应该坚守文化精神和积极探索真理的精神,更应该表现出严谨的学术精神,可贵的求知精神,更多一些求真务实的学术品质,更应该在文化心态上戒浮躁、少功利心,对历史、对文化、对经典负责,这应是治学的基本态度,但在今天这个文化学术日益浮躁、喧嚣的大背景下,这种治学精神的缺失,心态的浮躁,学术文化研究已经变得十分虚骄化、功利化、浮躁化。
美国记者尼古拉斯·卡尔的《浅薄》一书,曾分析互联网对人的根本性毒化,这种“毒化”,在于互联网造成了人们的思想和心智活动的蜕化。“本来你在内容里面潜水,你深深地进入到文本当中,你与它同呼吸、共命运,又深深地感动。现在你只是在字面上滑行,根本进不去。互联网改变了你的记忆程序,改变了你的神经线路,以至于你觉得再看《追忆似水年华》太长,再看《战争与和平》太不能接受了”……
人在读书中研究自主获得的记忆是人脑的“原始硬盘”,但现在大家都不去调动自己的原始硬盘,而是习惯了网络搜索。这样获得的知识只是皮毛,只是讯息,讯息要经过整理才能成为知识,知识经过反思、解构才能成为思想。互联网为什么浅薄,就是因为它至多提供给我们一点知识,它毫无思想,所以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很多“知道分子”,有独立精神、独立思想意识、有头脑的“知识分子”却很少。
目前的情形是,我们似乎已经习惯寄生在网络的丛林里,读、写电邮,浏览新闻标题和blog、微信,看视频节目,要么就是一个链接一个链接地冲浪、浏览、搜寻……网络就像个天上掉下来的聚宝盆,过去要在书堆里花上好几天进行的研究,现在几分钟就大功告成,百度几下,动两下鼠标,一切就都有了……但没有想到的是,这却让我们付出了代价,逐渐丧失掉深度阅读的能力,即便是一篇blog、微信,哪怕超过了三四段,也难以下咽,我们瞅一眼就跑……网络和电脑不仅让我们浮躁,更粉碎了我们的专注与沉思的能力……对此,我们不仅没有更多的反思,相反却产生了对技术的依赖和崇拜。
“今天的我们拜高科技发展所赐,过得滋润、便捷,但当你觉得日子过得很好的时候,我们是否警觉到自己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所以,我们应该谋求科技和文化的平衡发展,谋求科技和心智的平衡发展,或让科技成为文化创造的条件和源泉,让科技为我们的文化服务,为我们的精神、心智服务,否则的话,它们就会扼杀了我们的文化冲动,禁锢了我们的激情,消泯了我们的理性,让精神世界变得萎缩,使我们不再是丰富的、自由的和富有创造性的……而这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袁跃兴
(原标题:让科技和心智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