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涯始终都与一个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恢复高考40年之际,因高考而改变命运轨迹的郝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心中充满喟叹,“恢复高考,是当年从失常走向正常、从禁锢走向开放、从停滞走向发展的关键一步。高考不仅给青年一代带来了希望与实际意义上的未来,而且改变了社会价值观,促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巨变。”
“当年,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求程度无以复加,要将逝去的时间夺回来,学好知识技能,为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祖国添砖加瓦,成为迈入象牙塔的青年人心中,最强烈的精神信念!”
“5分+绵羊”少年和一捆没人要的“数理化”
——郝跃祖籍安徽阜阳,1958年生于重庆,在重庆长大。“文革”期间,父亲被打为走资派,身为知识分子的母亲也受牵连被关“牛棚”。整整10年,对于这个被打上“黑五类”烙印的少年,家中仅有的,就是父母留下的满壁书籍——郝跃安置心灵的唯一港湾。
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成长经历,塑造了郝跃“5分+绵羊”的性格。“学习特别好,没有造反精神,看书写日记,所有精力都用来啃书。父母虽受到过冲击,但却始终对党忠贞不渝,这种世界观深深影响了我。”
1974年,高中毕业后的郝跃因年龄小而无法招工,在学校义务当起了电工。本想等年龄满了就招工,然而,历史再一次调转了人生的船头——那一年,郝跃作为浩浩荡荡的知识青年一员,下乡走入云南昆明半山区的农村。
农村异常艰苦的生活与高强度的劳动,对一个人意志的磨炼是严酷的。稀里糊涂当上知青生产队队长的郝跃,在繁重的劳动锻炼中经受着不曾有过的洗礼,这令他的“绵羊”性格也悄然发生了质的改变。
1976年,随着青年大军招工,郝跃来到西双版纳的地质队,当起勘探工人。没多久,电工基础扎实的他又被调到地质大队去当电工。当恢复高考的希望在遥远的天边升起时,本想一心一意当电工的郝跃,突然记起了从农村带来的那捆“数理化”,这套不到10公分高的铅字书,成了那时高价也买不来的“香饽饽”。
把丢失的时间夺回来
——从公布高考恢复,到开始考试,仅有40多天备考,必须与时间赛跑!那时每晚9点半以后,郝跃才能开始专业课的复习,为了不影响别人,不敢开灯的郝跃,就着微弱的暖黄色煤油灯光,要继续熬到凌晨3点。
恢复高考时,积压了十几年的青年至少有几千万人,也因此注定高考是一条严酷的羊肠小径。“当时我们地质系统有100多人考大学,考上的有两个,我是其中之一。”
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年轻人心中充满对革命的向往。“陕西延安是革命圣地,而西安离延安不远,西电又是所军校,专业还是我喜爱的无线电。”就是这样简单的原因,作为570万高考大军中的幸运儿之一,原本可以上清华的郝跃,踏入了向往已久的西电校园。“我心里是火热的,信念决定了一切——要把丢失的时间夺回来!”
在西电争分夺秒的学习情形,成为了郝跃终身难忘的记忆——
“那时经济改革刚开始,西电常停电,一停电,大家就不约而同点起蜡烛继续学。楼里烛火通明,汇聚成一道道载着知识报国梦的‘星河’。周六晚上学校有时会在操场上放电影,一些同学,比如王中林(现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4年期间没有看过一场,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
做一颗祖国的螺丝钉
——那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条件很差。很多教材是刻蜡版油印的,听英语要用总也借不到的笨重大录音机。同学们的伙食,早上苞谷糊糊咸菜,中午萝卜白菜,晚上白菜萝卜,一顿粗粮一顿细粮。但郝跃觉得,这都不是困难。
“毕业后,只要能发挥专业特长,无论戈壁大漠或深山峻岭,只要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哪里需要就扎根在哪里。爱国奉献的情怀灌注在了那代人的灵魂里!”谈到77级学生朴素的共同理想,郝跃语气坚定,“根本不会想太多,就是要做一颗祖国的螺丝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郝跃院士带领团队进行氮化镓器件可靠性测试
1982年,毕业于西电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的郝跃一头扎进微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这个“猛子”一扎就是30多年,随着一道道难题破解,探底“科研之洋”的数据被不断刷新。
针对新型氮化镓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攻关,郝跃带领团队相继提出一系列创新的高质量材料生成方法、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结构,微波功率器件的效率被提高至当前国际最高纪录73%,几乎达到了半导体微波功率器件电能转换的极限。成果被评价为过去10多年该领域的3项里程碑成果之一,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一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院士带领团队操作半导体设备
“微电子不微。”这是郝跃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微电子技术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提起“挚爱”微电子,一生追求当好“祖国螺丝钉”的郝跃语速不由加快,“作为科研工作者,必须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大学教育应适时而变
——面向未来,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紧迫感的郝跃,一方面密切关注着学科前沿此起彼伏的热点,一方面思考着大学教育中尚需变革的关键点。“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大学教育应适时而变,在功能上完成四项转变——从知识学习指导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从文化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体系建构者,从课程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研究探索者,从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
“恢复高考至今40年过去了,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通过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路径实现高水平办学目标已在当今国内外高等教育界达成共识。培养人才的家国情怀和国际化视野对一流大学而言至关重要。”
谈及“一流建设”,郝跃的话语字斟句酌,“在坚持传承和弘扬已融入学校血脉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具备国际化视野是手段不是目的,要通过具备国际化的眼光与视角,把握世界发展规律与趋势,有效整合先进理念与先进生产要素于个人具体的工作实践,服务于个人自身与国家事业的发展,并最终提高自身与国家的全球竞争力。”
面对教育事业的重要话题,郝跃眼中饱含期盼:“我们要在学生迈进校园后的每个细小的育人点滴中,注重启发他们融入国际化趋势,瞄准国际前沿,对标国际标准,敢于在更富挑战性的国际大平台上展示自己,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大眼界、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的新时代青年。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以自身经历精彩注解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时代巨变中责任与担当的郝跃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紧扣时代步伐,强化育人力度和环境建设,在推进学校‘一流建设’、实现‘中国梦’中,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