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可·波罗”镜头里的河南很动人

admin 2018-12-02 13:05:20 导读

导读 : □策划体娱文创部执行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实习生刘袁抒 “他上辈子一定是一个中国人。”女儿曾这样说马达罗。 11月29日在郑州市升达艺术馆撤展的“中外摄影对着拍——庆...

当代“马可·波罗”镜头里的河南很动人

当代“马可·波罗”镜头里的河南很动人

当代“马可·波罗”镜头里的河南很动人

当代“马可·波罗”镜头里的河南很动人

当代“马可·波罗”镜头里的河南很动人

当代“马可·波罗”镜头里的河南很动人

当代“马可·波罗”镜头里的河南很动人

□策划体娱文创部执行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实习生刘袁抒

“他上辈子一定是一个中国人。”女儿曾这样说马达罗。

11月29日在郑州市升达艺术馆撤展的“中外摄影对着拍——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年摄影展”中,意大利汉学家阿德里亚诺·马达罗有14幅照片参展,这些难得一见的老照片引发了观众浓厚兴趣。

自1976年至今,马达罗已来华200余次,几乎走遍了中国,河南也留下了他的足迹。有媒体称他为当代“马可·波罗”。而马达罗的故乡特雷威索,距马可·波罗的故乡只有20多分钟车程。

河南给我提供了一系列非凡的素材

在他这次参展的照片中,有3幅关于河南。马达罗对其中一张洛阳的照片印象很深,照片上一位老奶奶拉着板车,上面爷爷半躺,小孙女坐着。

“在询问了朋友之后,我才知道照片中的老人病了,当时就是用这样的工具把他送到医院,这样的瞬间很珍贵,因为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马达罗说。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联系马达罗方面,得到了马达罗上世纪70年代末在河南拍摄的7幅照片。听他讲述当时在河南的见闻,能感受到马达罗对中原大地历史文化的熟悉和一片深情。马达罗说:“河南给我提供了一系列非凡的素材。”

马达罗还是中国博物馆界的老朋友,他曾担任意大利一家博物馆的馆长,因为工作关系多次来到河南,对于中原文物更是大加赞赏。马达罗的中国好友陆辛回忆道,一次在河南博物院看到汉代陶楼时,马达罗不住赞叹:“太不可思议了,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能造出这么美的陶楼。”

陆辛还向大河报·大河客户

端记者透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2009年到郑州时,马达罗在河南博物院附近的酒店里,第一次吃到了小龙虾,因为太美味,吃了一大盆。

这次来郑州,马达罗特意在活动之外用手机开启了郑州拍摄之旅,走遍了郑东新区、商厦、老城区、二七塔、地铁站等地。

“和十年前来郑州相比,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是现代化的都市。”马达罗感叹道。与此同时,他也注意到一些汽车乱停、电动车闯红灯的情况,不过他坚信郑州未来的进步空间很大。

拍照时,我认为中国有一天会变得强大

马达罗的“中国情缘”在他幼年时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小学时他就开始尝试书写汉字,印象深的少儿读物是一个意大利小男孩到中国历险的故事。他把西方报刊上有关中国的文章都做成了剪报,按政治、经济、文化等来分类,他从书摊上淘来了鲁迅的《阿Q正传》和老舍的书。后来,他结交了中国笔友,通过写信和阅读书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中意建交后,受中国外交部的邀请,马达罗成为第一个来华个人采访的西方记者。

“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从我第一次去中国到今天,中国人民始终用最热情的方式迎接我,这一点让我十分难忘。”长期从事中意两国文化交流的马达罗说。

1976年至1979年,马达罗在北京、西安、开封、洛阳等地采访摄影。他以一个西方记者的独特视角,将镜头对准了中国普通大众,用“扫街”的拍摄方式,真实记录下了中国巨变前夜的风貌,尤其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

马达罗说:“上世纪70年代末,我拍下那些照片,因为我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和中国的文化非常了解,以此为基础不难判断出中国在未来一定会崛起,所以我认为中国有一天会变得强大,这些照片会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对于“中外摄影对着拍”活动,马达罗觉得非常有趣,“景观发生了改变,关键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也在发生着改变,我认为这才是影像记录的关键”。看到中国的巨大变化,马达罗说,40年前花费那么大精力到中国拍摄是值得的。

马达罗这样解读自己的作品

◆开封,龙亭边的凉粉摊

两个小孩正在小吃摊前吃凉粉。他们吃这种又滑又软的凉粉时,想熟练地使用筷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的确,那个男孩使用筷子就不是很熟练,两根筷子在手指间不听话地交叉着,而那个女孩使用时却游刃有余。中国人使用筷子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小孩从很小就开始使用筷子吃饭,除了一些特殊场合之外,中国的饭店和小吃摊几乎不怎么使用刀和叉。我发现,中国小孩从很小就开始吃和大人一样的菜,而且经常是很辣的菜,但他们却乐此不疲。

小吃摊位正对着湖,在龙亭公园前的广场上。那儿是一千年前宋朝皇宫矗立的地方,而开封就是那时宋朝的都城,史称汴京。老奶奶正从罐子里取调味酱准备给凉粉调味,凉粉是这里的传统小吃,有点黏糊糊的,如果不是加了辣辣的调味酱,味道会不那么浓。顾客们分散着坐在围在摊子边上的小桌前,她正在摊子上根据顾客的需要给小吃调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私营经济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而这些在旅游景点附近出现的、受到游客和当地居民追捧的移动小吃摊位则是私营经济的先锋。

◆洛阳,附近的农村到了小麦收割的季节

黛山远逝在地平线上,金色的麦田在夏日的微风下轻舞着。我很幸运地捕捉到这转瞬即逝的一刻:村民们收割小麦的时候,拾麦人拿着装麦穗的筐跟在旁边。收割好的小麦被运到沥青马路上,均匀地铺在路面上,这样,各种车辆可以来来回回地从上面碾压,直到麦粒从麦壳里面分离出来。当所有的麦壳都被碾干净之后(需要很多天),村民们在马路上顺风扬麦,等风把碎麦壳吹走只剩下麦粒,再把麦粒收到袋子里,最后清理麦子的工作是用大筛子完成的。

◆黄河,开封北黄河渡口

黄色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实际上,过去的很多朝代都是在黄河流域诞生的:汉朝、唐朝、北魏、宋朝。围绕着黄河也诞生了很多都城:咸阳、长安、洛阳、汴京。凶猛激烈的黄河水和它变幻莫测的水性“造就”了中国,直至20世纪50年代,黄河才被人类驯服,人类的治理减弱了它汹涌奔腾的生命特征。现在我们在位于开封以北几公里处的黄河渡口,一辆辆超载的自行车正在等渡船把它们带到黄河北岸。这也是一张应该存入档案的老照片。

◆洛阳,市中心卖扫帚的人

他的同伴抽了口烟,用狡黠的眼神盯着我,那眼神意味深长,反映出河南人特有的性格。河南省毗邻黄河,人口众多,黄河孕育了大量的生命,同时,它引起的洪水也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河南给我提供了一系列非凡的素材,在我看来,这张照片是觉得有可能做成生意,但又有点信心不足的两个买卖人的写照,是他们用一根根香烟打发时间的一瞬间的定格。

◆洛阳,拉板车的老人

爷爷病了,需要去医院看病,奶奶还有把子力气,把爷爷放在小板车软软的被子上,怕爷爷坐不稳,奶奶用一根绳子把他的脚捆在小板车上,然后奶奶把小孙女也放到板车上。上路了,奶奶像头骡子那样拉着板车走在洒满阳光的洛阳街头。在东汉都城洛阳的逗留期间,我遇到了在这里生活的黄河传人,每走一步都有可能遇到刚才那样的情景,独特而不可复制。今天看来,那样的情景体现的是人性的光辉,这是一份我们需要保存的真实档案,为了真正了解那个时期的中国,了解今天中国的深刻转变,我们应该好好保存、研究和学习这种精神。

◆开封,市中心的街边摊

邓小平倡导“致富有理”,虽然这句话还没有被明确提出来,但是风向已毫不含糊地朝着这个方向吹起来了。河南人民把握风向敏感而迅速,特别是商业方面的风向。于是,家门口的人行道变成了临时商店,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可出售的商品:婴儿车、椅子、床、纸箱、竹筒、窗帘。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售货员,从其他城市的流动商贩那儿买来的东西,又或者是商贩在工厂工作的朋友帮忙在家制作的廉价商品,也一并被摆了出来。

本组图片由阿德里亚诺·马达罗摄影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莱州:“交通+旅游+扶贫” 加出一片新天
下一篇:南通平潮镇积极引导老干部老有所为发挥正能量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