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开了,红艳艳、金灿灿、黄澄澄的花朵连成一片,清流县林畲镇石下村村民张慧的鲜切花大棚内一派丰收景象。“七夕节前那几天,鲜花割了一茬又一茬,行情好得很嘞!”张慧满脸喜悦地说。
近年来,林畲镇以特色产业促脱贫,以乡村金融富口袋,以文旅融合美乡村,走出“花”式振兴路。
“产业兴旺,乡亲们拔了‘穷根’,日子越过越红火。”林畲镇党支部书记黄胜木说,林畲镇干部群众一定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下党乡乡亲的回信精神,以维护乡村本色“接地气”,以彰显文化特色“聚人气”,以挖掘产业底色“显朝气”,让乡村振兴持续提质升级。
产业孵化
林畲镇原为市级贫困乡镇,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为了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县扶贫办组织村民座谈,开展集体评议,发现镇上大多数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是缺乏资金技术,即使家中有劳动力也难独自创业。
2012年,县扶贫办将县里引进的闽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成精准扶贫孵化基地和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公司在基地划出10亩花卉钢架大棚,无偿提供给缺资金、缺技术的精准扶贫贫困户种植鲜切花,并负责种苗提供和技术指导,种出的花卉由公司包销,所得收益全部归脱贫户,脱贫户无任何风险,每亩地每年可直接获得1.5万元以上的收益。贫困户学会花卉种植技术后脱离基地自行创业,空出的大棚由其他贫困户接替种植,由“输血”带动“造血”。
“2016年,我在基地学习鲜切花种植技术,还分到2亩非洲菊试验田。非洲菊种下后4个月可采摘,当年就能实现资金回笼。”贫困户舒庭金说,有了资金和技术基础,他来年一口气搭了8亩非洲菊种植大棚,年收入破10万元。“现在,家里的小洋房都建好了,日子美得很!”
随着一个个产业孵化基地相继落地,当地通过举办致富技能培训班,让贫困户就地学本领,在家门口创业。
金融助力
扩大种植规模需要更多资金,种植户新的烦恼又来了。
“几年前,家里想种植鲜切花,可1亩花卉大棚至少需要1万元,还没算上种子、肥料等其他开支。没有可抵押的资产,贷不了款的滋味真难受。”村民张慧说,是合作社担保基金为她担保了4万元贷款。
张慧说的合作社担保基金来自县扶贫办提供的扶贫资金。
为扩大小额信贷覆盖面,助力花卉产业提质增量,2016年9月,林畲镇专门成立扶贫担保基金会,将争取到的50万元扶贫资金当作村级合作社担保基金,与清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商定按1∶5给予授信,对缺乏资金的种植户进行支持。
“去年,我又获得4万元贷款,把大棚扩建到10亩,非洲菊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稳定,家里每天都有收入。”张慧说。
“村级合作社担保基金有效解决了种植户发展生产缺资金、贷款难的问题,目前已支出贴息款48545元,完成小额信贷贷款共计32户183万元。”黄胜木说,全镇共计种植花卉1000多亩,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以上。
面积大了,规模效益凸显。闽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结合林畲镇乡村旅游规划,在部分花海开展花卉采摘体验游项目,贫困户的非洲菊大棚被优先作为采摘体验游基地。公司总经理刘永宁说:“基地每年接待几十拨游客,农户有了收益,一举两得。”
文旅融合
走在林畲镇石下村中华桂花文化园的馨山小径上,时有清香扑鼻。全世界登记在册的桂花品种有160多种,中华桂花文化园就有135种,是国内品种最多、规模最大、桂花文化最为丰富的桂花博览园。
“清流县本是野生桂花资源的‘富矿’,乡镇山林中均有或零星或成片的野生桂花分布,面积近10万亩。同时,县内许多古村落老宅内外常种有桂花树。”石下村第一书记俞胜根说,清流县打出桂花文化产业招牌,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基础与文化底蕴,难点在于如何挖掘好、利用好桂花文化,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为此,县里引进桂花文化产业园。园林落地后,除收集各地桂花品种,还重点对古文诗词、名人佳作、神话传说中的桂花文化充分阐释,并聘请苏州东南文物古建筑研究所依循桂花文化规划设计园内建筑。“桂花园收藏有上百件文玩古董、桂花字画、楹联匾额,开发了桂花酒等衍生产品,每件都与桂花文化密切相关。”清流县桂花园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蓝积玉说。
如今,中华桂花文化园已形成“苗木交易+产品+文化旅游”的产业运营模式,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林畲镇借中华桂花文化园、四季花海舒心园、海峡兰花文化博览园等“花式”文旅产业,助推全域康养旅游逐步成型。(记者 全幸雅 通讯员 巫建辉 吴火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