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药企张恒春欲赴港上市 转型大健康瞄准文创】在生物医药企业纷纷赴港上市的背景下,一些老字号药企也坐不住了。5月1日,张恒春药业董事长王伟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证实,公司目前正在准备赴港上市事宜。“现在准备的差不多了,马上要进入审计阶段”。(国际金融报)
在生物医药企业纷纷赴港上市的背景下,一些老字号药企也坐不住了。
5月1日,张恒春药业董事长王伟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证实,公司目前正在准备赴港上市事宜。“现在准备的差不多了,马上要进入审计阶段”。
据称,如果一切顺利,张恒春药业的上市事宜或将在今年底实现。
1、筹备整体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张恒春始创于清朝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曾与“同仁堂”、“胡庆余堂”、“叶开泰”齐名。因草根出身,其自谦为“半块招牌”,“国药三块半招牌”由此得名。1991年,张恒春被国内贸易部评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2000年,其改制为芜湖张恒春药业有限公司。
张恒春药业官网资料显示,公司拥有丸剂(浓缩丸、水蜜丸、水丸、糊丸)、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糖浆剂、露剂、合剂等7种剂型(含中药前处理、提取)63个品种及其生产线。
此外,张恒春药业旗下还有芜湖张恒春医药有限公司、芜湖张恒春连锁大药房有限公司、芜湖恒春艾姆生草本产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芜湖张恒春参茸饮片有限公司、芜湖张恒春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芜湖张恒春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等。
王伟杰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公司此次赴港是将整体业务进行上市。
对于为何要选择在港交所上市,王伟杰表示,一方面,港股市场市场同国际更为接近,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获得更多的国际资源。另一方面,企业一般从筹备到决定上市大约需要三年半到四年的时间。如果确定在境内上市,排队还需要足够的时间。“等不起,所以就决定在境外上市。发展壮大后,再在境内上市也不困难。”王伟杰直言。
王伟杰还透露,公司旗下一些零售连锁门店马上要升级改造。“我们现在资源有限、财力有限,做不了那么多,只能一步一步来,争取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把我们现有的连锁零售店全部改造完毕。今年年底(要)上市,上市以后肯定资源就增多了。”
据称,张恒春药业欲在未来2-3年内于全国开设300家张恒春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北京(也会)有布局,现在已经看好了一个门店,那将会是我们进军首都的第一站。”王伟杰说。
王伟杰告诉记者,张恒春药业目前也在洽谈一些并购重组,涉及产品和市场网络资源的整合,公司成功上市后,获得的融资也将用于这一部分。
2、瞄准文创领域
和很多老字号一样,张恒春药业目前也面临品牌知名度亟待提振的问题。
“这样一家历史悠久的百年药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产品研发制造技术,但同样,与其他中华老字号一样,也面临着企业宣传力度不够、公众知晓度不高、社会认同度低等问题,这阻碍着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提升)。”日前,张恒春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王忱玉公开表示。
在此背景下,除了筹备登陆资本市场外,这家老字号药业正意欲转型,方向即是打造文创产品。
张恒春药业方面表示,其首款文创产品近日即将推出,按照计划,相应的产品将通过互联网新媒体营销等手段进行推广。后续,张恒春药业还将布局食品、药妆、功能性日用品,目前立项与正在研发的产品有20个,将陆续面世。其称,这些产品的定位,团队参考了日本各类大健康与文创产品。
王忱玉认为,明确中华老字号品牌定位,打造全新IP,把握消费者新旧交替的节奏,从而开辟新品类,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是百年药企进行产业升级的方向。而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则要从文化创意产业,也就是文创类产品打开缺口。
王忱玉援引统计数据指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可以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国家增长更快,如美国为14%,英国为12%,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创产业形成了特色,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未来我们一边做文创,一边做大健康产品,有食品、药妆等,将一系列的衣食住行融合进去,争取文创产品今年底完成5000万元销售收入。”王伟杰表示。
在王伟杰看来,老字号的价值在于“老”,出路在于“新”。其推出文创产品的背后是企业向大健康领域转型升级的一步。他认为,中医药在延年益寿、养生保健方面与西医相比优势明显,大健康产业巨大的市场中,中医药可挖潜的方向众多。
“张恒春做大健康是转型升级,不是转行,我这个人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加法就是我的本行是药,要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这方面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也不可以改变。同时,我们可以继续(发展)大健康,这符合转型升级的原则。”王伟杰表示。
王伟杰在5月1日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其信奉集中原则,张恒春药业会持续聚焦主业。
“我这辈子不会脱离制药健康领域。”王伟杰最后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