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禾:健康“信息鸿沟”怎么跨越?

admin 2018-10-12 07:13:13 导读

导读 : 32岁的张先生最近很糟心,罹患胰腺癌的母亲刚做完手术,他不得不三天两头请假往医院跑。“早先是腹疼和消瘦等症状,但老人瞒着不告诉我们,自己在网上搜。病急乱投医,买了一堆...

李禾:健康“信息鸿沟”怎么跨越?

32岁的张先生最近很糟心,罹患胰腺癌的母亲刚做完手术,他不得不三天两头请假往医院跑。“早先是腹疼和消瘦等症状,但老人瞒着不告诉我们,自己在网上搜。病急乱投医,买了一堆保健品,被骗钱了不说,还贻误了治疗时机。”张先生说,“到医院后,从诊疗流程到术前谈话再到术后康复,我们也是一头雾水,对于医生执行的诊疗方案想深入了解,但医生总是忙得看不到人影。”

张先生所遭遇的并非个案。发生在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也有相似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21岁学生魏则西在百度上搜索出武警北京第二医院的生物免疫疗法,随后在该医院治疗后致病情耽误……

受困于医生资源紧张、医学知识晦涩难懂、医患信息严重不对称,很多人在遭遇健康问题时,转而轻信偏方或网上、微信上的“养生鸡汤”;在医院就医时,对诊疗流程、方案等重要事项更是缺乏了解渠道,甚至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等,如何才能实现看病“我有谱”?

谣言满天飞 看病难做到心里有谱

在微信群或朋友圈里,总是不时会跳出“养生鸡汤”,比如虾与维生素C一起吃会中毒、服用感冒药不能用蜂蜜水……这些“鸡汤”是否可信?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到的信息,也常被人们怀疑是不是隐形的医疗广告。

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医学健康大数据平台主任胡红亮说,即使当前互联网上各种信息触手可得,但在医疗健康领域,医疗“信息鸿沟”依然存在。“除了信息交换机制、商业利益等因素外,很多时候患者得不到一手的客观、专业和权威的医疗信息。久病成医是特别无奈的事,如果事先能掌握很多正确的健康知识,我们就能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李媛教授说,她的日常工作是用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帮助患者怀孕。她的病人都比较年轻,获得知识途径较广。但由于治疗过程相对较长,很多复杂环节患者搞不清楚,但又非常想弄明白,于是“就去网上一顿乱查”。

“比如她们查到美国女性年纪大一点的开始吃雄激素。这是对的。年龄大的女性卵巢功能下降以后,生成的雄激素确实会减少,而且在激素代谢过程中,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是相互转化的,对有些人来说,吃点雄激素是有助于怀孕。”李媛说,但是有些患者不清楚,看到网上有相关信息,身边也有人在吃,就以为医生把这事给忘了,于是自己在家就吃上了。“有的女性本身雄激素偏高,再一吃就更难治了。”

“快餐式”就医 难满足患者需求

“排队三小时,就诊两分钟”的“快餐式”就医体验时有发生。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9.3亿人次,即人均5.8次。

如此庞大的就诊次数,特别是一些知名的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可以说是应接不暇。而病人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获得解答,选择西医还是中医?应看外科还是内科?为何安排这样的治疗方案?需不需要吃保健品……

“一个患者在走进医院时会有很多问题,但目前我国仅700多万医护队伍,在这样极大的就诊压力下,很难抽出足够时间来给每个病人详细解答、满足他所有的问题。”胡红亮说。

李媛对此也深有感触。她说有段时间,她发现好多人都拿着大包小包的柚子过来,准备在胚胎移植完回家吃。“这又兴了一股什么风?”她一打听,才知道是一个患者特别喜欢吃柚子,每天吃一个,后来成功怀孕。她的病友发现后就得出一个结论:柚子能帮助人怀孕。“稍微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认为这是个笑话,但对患者来说,在付出如此艰辛的代价、长时间的准备之后,什么措施她们都愿意采纳。”

之后的两年,李媛发动同事、学生等发表了400多篇科普文章、录了上百个视频,想让更多人了解更多医学知识,但实际传播范围也就十几万人。

医学科普关键要让公众看得懂

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副主任石琦说,良好的健康状态是靠人们日常生活中良好的健康素养达成的。如何帮助人们治未病、控制慢性病、对恶性病早查早治?当下,很需要一个科学的医学智库平台,通过心理、饮食、营养、疾病教育等大健康体系,帮助公众培养正确的健康理念。

由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阿里健康联合多家权威机构推出的医学智库“医知鹿”,第一期上线的病种有近百种,既涵盖了人们最关心的癌症防治,也包括了感冒等常见疾病。在一些疾病中,还部分公开了治疗费用、常用药品、常见手术分布等信息供患者参考。

“为保证疾病防治信息的权威性和中立性,我们与知名医疗机构和医生合作,成立由权威专家组成内容评审委员会。通过医生团队原创打造一套全病种的疾病知识百科,希望解决医患信息不对称的社会难题。”阿里健康副总裁、医知鹿公益项目负责人张亮表示。

往常晦涩的医学专业术语,普通人能看得懂吗?对此,胡红亮表示,有别于传统“一本正经”的医学科普,这个平台所用语言,是拉家常式的“大白话”;“医知鹿”采取卡片式编排,对页面进行整体内容风格策划,采用图文、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让公众真正能看得懂。其实用性在于不光有对疾病、药物和诊断的介绍,还有化验等知识的介绍。同时,平台内容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出公众看病最希望和最需要了解的信息,把这些信息介绍给公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张力伟强调,医学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死,当前医学知识更新频繁,因此医学教育非常重要。

“对于一些危重病,很多时候患者就放弃了或尝试一些偏方,实际上医学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张亮指出,“医知鹿”会把这些新信息收集在内,提供出来,未来还将涉足孕产、母婴、营养、养生、健康生活方式等全领域,希望成为能解决用户全医疗健康领域服务需求的知识及服务平台。”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益生菌是养生骗局?专家:功效已经科学证实
下一篇:儒商大会2018 | 健康山东 产业先行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