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8日晚起,48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全剧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地再现了自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至1984年国庆节阅兵这8年峥嵘岁月里,邓小平历经三落三起后率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的伟大征途,把广大观众带回那段难忘的岁月。
日前,记者采访了部分省内文艺评论专家和电视人,请他们解读这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济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文化处处长胡永峰: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电视剧一改过去“话剧历史”的纪录片形态,用电视剧来呈现,这是艺术形态上的创新,更能吸引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观众。
对于文艺创作,特别是军旅文艺创作和生产要学会用时尚演绎高尚,要用主流引领潮流。在追求时尚上下点功夫,既是传递正能量,激励精气神,又能在内容、形态上紧跟形势,有点“潮”感,让观众看得进,听着信。
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田川流:
这部电视剧的上映,在某种程度上冲破了一定的精神和思想障碍,表现了一段特有的历史,展现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领导人的风采。该剧的最大核心成就就是真实反映了有争议的历史,反映了中共高层领导之间的政治斗争,这在以前的电视剧里,是不太可能出现的。田川流认为,当前,我们正在深化改革,受到了一定的阻力,触及一些利益集团,铲除腐败、依法治国是当务之急。在这样的时刻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电视剧就具有了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山东电视台制片人、青年导演吕昉:
这部电视剧没有像以往这类剧目那样刻意使用特型演员,而是推陈出新,使用了大批“大咖”,如用马少骅饰演邓小平,实力派女演员萨日娜饰演卓琳,张嘉译饰演习仲勋……给电视剧增加了看点,也更加体现了市场的要求。另外,这部电视剧注重了细节的描绘,而且是伟人生活细节的体现,更加接地气儿。这样的手法很值得现代电视人借鉴,也给今后电视剧的制作开出了一片天地。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青年讲师陈凌:
这部电视剧的成功原因之一,就是有适度的娱乐性。这种娱乐体验可以是严肃的,也可是深刻的。该剧大胆启用了很多明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观看的门槛,让很多的年轻观众也去追剧。而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观众,剧中一些普通人物的出现,让他们感同身受。在引发共鸣的同时,更会引起了观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又一轮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