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有梗,一档无梗不欢的日更栏目。秉持不理性、不客观、不中立的梗直态度,为你解读这个不理性、不客观、不中立的世界。本栏目由网易主编王三三出品(公众号:wangsansan817)。
最近三三身边的文艺小编们老是讨论一部叫《四重奏》的日剧,三三虽然没看,但因为它在社交网络上满天飞的截图,倒也耳濡目染,跟里边的主角混了个脸熟。这些截图带着颇有几分道理的台词,和“超喜欢”的影迷评价,又一次让三三见识到了“日剧哲学”的感染力。
01 / 什么是“日剧哲学”
不同于我们对韩剧的刻板印象,日本电视剧大多并不营造浪漫的泡沫,它们不是把人们从现实抽离,而是把人推向现实,因此多聚焦于大众日常生活,着重展现生活中的不完美,堪称一种“残酷物语”。
正是因为立足于“不完美”,这些电视剧往往有一种探索的深度,其中的深刻寓意需要通过主人公不同阶段的处境来展现,而台词正是最便捷的展示载体。因此,日剧中的台词频现金句,讲了不少人生哲学。受到启发的网友纷纷截图表意,这些金句在网络上流传的多了,便成了一种独特的“日剧哲学”。
可以说,“日剧哲学”的突出特点使它已然成为了当代中国最流行的哲学派别:
特点一:简单易懂门槛低。编剧们将生活道理以大白话写出,朴素动人,总能让你懂得他在说啥。
特点二:价值多样涵盖广。为了使人物饱满,不同的角色会表达各自不同的价值观,这种多元性保证了日剧台词中总有一款能戳中你。
特点三:短小精悍易传播。主人公三言两语就会完成一次自我表达,因此几张截图就能总结一个观点,你能轻易转述同款感悟。
02 / 跟国产剧比,日剧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日剧哲学”的火爆跟它的形式特点有关,但决定性优势仍然是丰富的内涵,把日剧跟国产剧一对比,简直扎心。
首先,因为理性贴近现实,日剧不可避免关注与讨论社会议题,甚至大胆揭露社会黑暗。在这一点上,国产剧可能就永远(?)追不上日剧了。
比如说,日剧中会频频出现批判性的观点:
而国产剧……呃……还在耍杂技?
其次,因为日剧关注个体的现实困境,在个人的挣扎和人与人的相处之中,复杂人性真实展露。扁平的人物塑造怎么能将深不可测的人性抽丝剥茧呢。
最后,虽然日剧常常揭露黑暗与不完美,但它却并不冰冷,反而用细小的温暖给人以期待和希望,而生活的意义就藏在这些细小之处。就像大江健三郎“与微弱渺茫共生”的写作,和北野武“我们没有完蛋,一切还没开始呢”的宣言,日剧的正能量都显得不那么空洞鸡汤。
03 / 盲目迷信“日剧哲学”只是树立另一种权威
不可否认的是,日剧无论多么“火爆”,在国内也始终是小众的。
根据网络上的“电视剧鄙视链”原则,观众层级划分基本是国产剧<韩剧<美剧<英剧=<日剧(英剧和日剧的高低颇有争议)。也就是说,站在鄙视链顶端的日剧观众在心理上是有优越感的。其中包含的深层逻辑是:日剧出精品的比例最大——我看的大多是精品——我的品味比看国产剧的人好。即使同样把电视剧作为轻松的消遣,日剧的受众都自认为在精神上有着更高的层次的追求,因此愿意去琢磨台词内涵,甚至把电视剧当严肃文学分析。
加上翻译中保留的“陌生化”效果,“日式汉语”(一种仍带日文腔的中文)以奇异的语言组织方式增大了感受的难度,让观众倾注更多注意力,延长关注时间,从而主观上增加台词的审美力量,产生更多的新奇感。来,大家感受一下:
总之,受众们对于日剧先入为主的好感,为“日剧哲学”的传播进一步拓宽了道路。但是不少网友只要看到日剧常用的蓝色字幕就会哲学高潮,这也有点过犹不及了。微博用户@院艹 之前做过一个实验,他尝试将QQ空间常见的男默女泪型鸡汤加到了日剧画面中,瞬间让它们从非主流变成了人生哲理:
三三觉得,即使日剧台词的水平已经成为行业顶尖,“日剧哲学”也不应该成为一种权威:你们呐,还是应该提高一下知识水平,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辨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不应该成为真相;谎言放在日剧台词里,也没道理成为真相。一句话,谎言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成为真相,而能够区分谎言和真相的,最终要靠的是你自己。
所以你觉得,在国产剧中学习一个,是有希望的吗?
以上内容纯属胡诌,感谢你每天陪我一起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