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财政:为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系上“保险带”

admin 2017-12-13 18:12:37 导读

导读 : 大英县财政局构建“保险+银行+财政”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为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系上“保险带” 今年以来,大英县财政局始终坚持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贴用在脱贫攻坚的刀刃...

  大英县财政局构建“保险+银行+财政”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为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系上“保险带”


  今年以来,大英县财政局始终坚持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贴用在脱贫攻坚的刀刃上,充分发挥脱贫村特色农业产业保险的杠杆作用,构建“保险+银行+财政”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着力在鼓励贫困农户参保、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村,吸引银行信贷支持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有效推进产业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找准利益联结点打消“三方顾虑”

  贫困群众无力购买农业保险,保险机构认为农业保险盈利少,银行则担心贷给贫困群众的资金收不回……

  如何打消“三方顾虑”,找到助推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点?大英县财政局探索实施“贫困群众+贫困村特色农业产业保险+农村信贷”的互动机制,因地制宜开发扶贫保险品种,着力保护各方利益,增强各方积极性。

  免费为贫困群众参保,打消群众“保险是负担”的顾虑。大英县财政局制订《大英县贫困村特色农业产业保险扶贫(试点)方案》,按照财政补贴、财政代支、承保公司7:2:1的比例,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支付特色农业保险费。同时,开发保险新品种,打消保险机构“农业保险盈利少”的顾虑。

  大英县财政、农业等部门与保险机构组成调研组,通过座谈、实地走访,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广泛种植、市场前景好的花椒、核桃、油桃3个主导产业品种作为财政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品种,改变了过去只对某个特色农业产品进行保险,投保数量少,保费收入低的局面。实施“财银保”协同互动机制,打消银行“收不回贷款”的顾虑。

  根据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周期与特色农业保险周期基本一致的特点,把贫困户是否参加特色农业产业保险作为享受扶贫小额信贷支持的重要条件。银行参考贫困户特色农业产业生产规模及特色农业产业保险参保情况开展授信、发放贷款等工作,财政、贷款银行按7:3的比例承担扶贫小额贷款风险,三方良性互动,最大程度降低银行风险。

  针对险种特点制定“三类标准”

  经过前期的深入调研,大英县财政局针对花椒、核桃、油桃不同的生长周期、特点,分类制定种植保险方案。同时,要求投保时生长正常且种植一年以上,保险标的处于幼树期至成树期,确保参保、承保双方利益最大化。

  对核桃种植保险费分别按照幼树、初果树、盛果树每亩25元、35元、60元的标准投保,保险金额分别为每亩500元、700元和1200元;对花椒种植保险费按照每亩120元的标准投保,保险金额为每亩2000元;对油桃种植保险费按照6%基准费率投保,保险金额按照幼树、初果树、盛果树分别为每亩500元、1500元、2000元。

  今年投入保险费38.22万元产业扶贫由“输血”变“造血”

  为使特色农业产业扶贫保险工作取得实效,大英县财政局率先在深度贫困村贫困户中开展特色农业产业扶贫保险试点,逐步辐射影响全县整个产业扶贫。今年,全县试点保险核桃1978亩、花椒1155亩、油桃1040亩,共计保险费38.22万元,其中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贴34.4万元,保险机构承担3.82万元。

  就贫困户而言,实施贫困村特色农业产业扶贫保险,降低了投入压力和种植风险,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就农业保险市场化来说,通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贴、财政代支等政策手段的干预,农业保险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促进了保险机构内部机制、工作网络、承保理赔制度、防范道德风险、保险服务能力等进一步健全。

  同时,产业资金匮乏的难题也得到破解。“保险+银行+财政”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的影响力辐射到整个产业扶贫,增加了村集体和工商企业等产业发展主体贷款和银行放款积极性,破解了因扶贫保险缺位而导致产业扶贫资金匮乏问题,实现产业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截至目前,全县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14亿元,覆盖率93.53%,覆盖率比去年底增长41%;吸引工商企业下乡投资1亿元以上发展相关产业,投资总额同比增长58%以上。

  (覃建宏  全媒体记者  刘佳利)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中国汽研李开国:新能源车与保险之间正在生态演变
下一篇:旅行服务平台仍默认搭售保险 哪来的胆子?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