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申花名将孙吉接受采访时表示,俱乐部青训和社会办训的双轨制是未来中国足球青训的理想模式。
2012年一退役,孙吉就开始做青训,6年来他创办的冠博青训规模发展很快,作为一家社会办训机构,已经为国少输送了3人,为上海精英队输送了10人以上,如今也为上海上港俱乐部输送了一支青训梯队,可以说已经形成了社会办训的良性循环。
6年来让孙吉印象颇深的改变是许多家长对孩子踢球的态度,“家长们现在很支持送孩子来踢球,他们看孩子的球比看世界杯还带劲。现在网络游戏很多,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打游戏,他们更愿意送出来踢球。特别是幼儿园的那些孩子在场上奔跑时那种笑容,那种快乐是非常难得的。”
“我的理念是以培养球迷的心态培养球星,毕竟真正成为球员的凤毛麟角,但很多孩子愿意把足球当作终生的兴趣爱好。现在政策好了,孩子就算不走职业道路,但许多大学都在招有足球特长的学生,以后未必踢职业足球,但可以去俱乐部工作、青训体系工作,或者从事其他与足球相关的工作。关键是要把足球人群做大,基础盘大了,金字塔的塔尖才会更高。”
此外,孙吉感叹,中外青训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基层教练,“瓦伦西亚的青训总监跟我说,6岁的西班牙孩子和中国孩子基本上没区别,不一样的就是教练,比如一堂训练课15分钟的准备活动,西班牙教练让孩子们一边带球、传球做热身。
而我们还在慢跑,还在牵拉,而他们把有限的训练时间更具体化,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所以他们的孩子更会比赛,到场上的节奏、合理性强很多,包括心理疏导。我们的孩子练得很好,可能上场不太会比赛,所以我最看重的就是这点。”
孙吉表示,俱乐部青训和社会办训的双轨制是未来中国足球青训的理想模式,“关键就是俱乐部和社会力量能够接轨,双方融合,互相取长补短,比如职业俱乐部做比较高端的青训,但可能像底下的学校、幼儿园覆盖不到,那么这块我们社会力量来做,做到一定程度把人才输送到俱乐部,形成一个更好的环境和链条模式。所以也需要我们有更多的交流,社会力量缺什么,俱乐部要我们更多的做什么,大家分工明确。”
这段时间,从国足到国青、国少战绩都不理想,在孙吉看来也很正常,做青训毕竟是个长周期的事,“欧洲的百年俱乐部也都会经历高低潮,更何况做青训,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是我们现在的足球大环境越来越好,政府对青训也越来越重视。从2005/2006年龄段开始,孩子们的水平就越来越高了,更小的那批实力还会更强,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些,未来还是很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