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史上首次!卧龙拍摄到白色大熊猫
它为啥“掉色”了?
专家称可能患有“白化病”,导致毛发通体呈白色、爪子均为白色、眼睛为红色
它的健康状况如何?
“白化”通常由基因突变导致,单纯的“白化”并不影响动物正常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
它的后代什么颜色?
“白化”突变是隐性基因,可以遗传。在卧龙大熊猫种群中,“白化”突变基因是否会进一步传递下去,还有待持续进行观察研究
5月25日,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外发布了一组白色大熊猫照片。这组照片由一台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时间为今年4月下旬,地点是卧龙保护区内海拔2000米左右一片区域。这是四川历史上首次拍摄到白色大熊猫的照片。
照片显示出这只大熊猫独特的形态特征:毛发通体呈白色、爪子均为白色、眼睛为红色,正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原始落叶阔叶林。
专家分析,白色大熊猫可能是患有“白化病”。从体型判断,这是一只亚成体或青年大熊猫,年龄在1—2岁。
据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晟研究员介绍,“白化”现象在脊椎动物各类种群中广泛存在,但均较为罕见。通常,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动物体内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从而在外部形态上呈现白色、黄白色或浅黄色。单纯的“白化”突变并不影响动物正常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
李晟表示,卧龙这次拍摄到的大熊猫,是野生大熊猫中记录到的首例完全白化个体,表明在卧龙的大熊猫区域种群中,存在“白化”突变基因。从照片上看,该个体体格壮实,步态稳健,也从侧面证实了基因突变可能没有影响到这只大熊猫的正常生活。
据了解,“白化”突变是隐性基因,可以遗传。每个动物个体内有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两套基因,只有当来自父母双方的该基因均为突变型时,动物个体才会表现出“白化”的性状。而在卧龙的大熊猫种群中,“白化”突变基因是否会进一步传递下去,还需要通过保护区持续的野外监测来进行观察研究。(记者 王成栋)
(责编:袁菡苓、罗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