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洲摄影作品《远行》。受访者供图
丁洲。
重庆日报消息,日前,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在北京落幕。此次大展分主单元(包括摄影作品和多媒体作品)和手机摄影单元两部分,吸引了来自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含港澳台),以及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海外中国籍青年,共25364人参与,评选出主单元“导师推荐摄影新人”16名,“潜力摄影新人”64名;手机摄影单元“导师推荐手机摄影新锐”10名,“手机摄影新锐”20名;30名青年摄影师入选“努比亚手机青年摄影师成长计划”。
来自重庆的青年摄影师丁洲凭借一组展现光怪陆离梦境的作品《造梦师》,入选了主单元“导师推荐摄影新人”。
丁洲对摄影有着怎样独特的理解?他的作品有何与众不同?7月1日,重庆日报记者对他进行独家专访。
摄影是我心底最美好的部分
重庆日报:你的作品从数万幅作品中脱颖而出,是否意外?
丁洲:有点出乎意料。搞摄影我是半路出家。2006年我来重庆读大学,学的动画专业,毕业后留在了重庆一所高校的教育技术中心工作。
因为工作需要,我开始学习摄影摄像,没想到却因此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毕业那几年,我对未来很迷茫。直到5年前拿起相机,我顿时感觉踏上了重新寻找自己的旅程。对于摄影,我一直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创作冲动。摄影是我生活的调剂品和必需品,心底最美好的部分。
只想用摄影展示自己的梦
重庆日报:这次你参展的作品非常有想象力和艺术张力,带有魔幻和超现实的色彩,创作灵感是什么?
丁洲:最初还是受益于我所学的动画专业。我看过许多动画和电影,感受到光线和色彩的魅力。我慢慢地接受了用画面来讲故事的表达形式。这对我后面的摄影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
重庆日报:你早期摄影作品题材多是人像、风光等,最近似乎更专注创意微缩景观,是什么促成了这种变化?
丁洲:刚开始接触摄影时,什么都想拍。渐渐地,我发现眼中的世界已经不能满足自己。我不能像很多大师一样满世界地跑。于是,我尝试在风光中加入超现实元素,开始喜欢魔幻风格超现实作品。内心有很多画面想要展现,想通过这种方式把人们带入我的一个个梦境世界。
当今的摄影圈,同质化严重。技术上的门槛早已不再是问题,优秀的作品也数不胜数,可要跳出框架脱颖而出,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想起了大学时三维建模构建动画的场景,也想起了雕塑课玩泥巴的日子,于是就开始了对创意微缩场景拍摄的尝试。
要拍摄现实中看不到的画面
重庆日报:创意微缩场景是怎么拍摄的呢?
丁洲:首先还是拍摄之前的整体策划。在拍摄之前,就应该想到最终要呈现什么样的效果,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就布光来说,确实有一些小窍门。有心人会注意到,我的这一系列作品基本上都是暗光拍摄。因为模型大都比较廉价,要拍出大片感的关键就是光线,弱光会弱化模型的塑料质感。侧光和逆光会使得画面气氛感更为强烈。
我想通过我搭建的场景,通过画面来传递故事,来将我脑海中的梦境传递给观众。所以我给这个拍摄项目取名为《造梦师》。
通过微缩模型,我就是要拍摄现实中我看不到的画面,从黑暗童话,到蛮荒秘境,再到世界末日,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是世界的“造物主”。
重庆日报:具体要如何策划实施微缩景观拍摄项目呢?
丁洲:每个人的技法不一样。就我个人来说,大致是这样一个流程:
1.前期气氛图的搜集,在开始拍摄前,需要清楚,你脑海中的画面是怎样的。有条件可以绘制分镜头。
2.需要的场景原料,模型的购买与搜集;拍摄场景的基础搭建,加工;环境内灯光的布置。
3.现场拍摄,包括现场特效(烟雾,火焰,灰尘)的制作。
4.拍摄完成,后期调色、合成、出片。
如果说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在拍摄的时候,需反复地微调。不管前期策划得再周全,有些现场变化总是在你的计划之外。需要临场调整的地方很多,后期倒是最简单的环节。
想和摄影谈一辈子恋爱
重庆日报:当代青年摄影师在关注什么?你在关注什么?
丁洲: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摄影已演变成了一个门槛不那么高的艺术门类,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摄影中来。与老一辈摄影大师记录社会变迁的史诗级影像不同,当代青年们关注的话题正在发生变化。除了记录社会和历史之外,我们中有不少人开始将镜头对准自己的内心,以及更加广阔的外部世界。
目前,我正在计划建造一个全新视觉世界。之后,想尝试更多的题材,慢慢地走,遵从自己的内心。
重庆日报:未来有什么计划?
丁洲:摄影是能够打通现实和梦境的一座桥梁。它既能够反映现实,还原眼睛所看到的景象,也能够超越现实,带领自己达到梦境的彼岸。
对我来说,摄影是传递故事,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和自己内心交流的最好方式。它不断提醒自己,不管生活有多么繁琐,都不要忘记少年时的初心。
今生,我就想和摄影谈一辈子恋爱。
重庆日报记者 匡丽娜
原标题:重庆青年摄影师获全国青年摄影大展主单元“导师推荐摄影新人”丁洲:我是一个造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