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
上午,“留住城市的记忆 航拍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摄影展”在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开幕。此次展览集中展出了250余幅全市4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精美照片。同时,出版了航拍历史风貌区摄影集。让市民和观众换个角度看上海,感受上海不一样的风情。
俯瞰外滩、石库门、“飞机楼”、复兴公园,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美景尽收眼底。市民哪怕平时穿行期间,也难以这样的视角领略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景色。无人机作为一项新技术,给拍摄者和观赏者带来全新体验。
闵行七宝 刘秀国 摄
复兴公园 刘秀国 摄
这项活动发起于四个多月前的6月10日,当天是“世界文化遗产日”,也是经国务院批准、更名后的中国第一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市摄影家协会、市城市规划展示馆联合举办 “留住城市记忆”为主题的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无人机航拍活动启动仪式。30余架无人航拍机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内同时放飞。
外滩 郑宪章 摄
五角场老建筑“飞机楼” 包一鸣 摄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是指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较完整地体现上海某一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特点的地区。自1979年起,上海市有关部门就开始了对上海历史建筑与区域的保护规划工作,至2002年7月25日,上海市人大通过《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此后,经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的评审,上海市政府先后确定了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总面积达26.96平方公里的12片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和14平方公里的32片上海市郊区及浦东新区历史文化风貌区。被确定的4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建筑集中,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较完整地体现上海某一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特点的地区。
毕纪根 摄
毕纪根 摄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主办方说,上海城市建设定位“留改拆”以后,上海市政协极为重视,今年将“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作为一个专题,组织调研和课题研究。“为了让群众全面认识、了解本市历史风貌区提供机会,增强群众对本市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工作,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落实到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工作中”,故而筹划了这次展览,让社会公众与城市风貌区有更多“互动”。
马勒别墅 陈志强 摄
城隍庙 陈志强 摄
历时4个多月,40余位摄影家运用无人机技术,对全市4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全覆盖、多角度拍摄,共拍摄上万张照片,收集2700余张,经专家组评选,250余张入选本次展览。
开幕式上,市政协副主席徐逸波强调,“通过欣赏多彩照片,可以让我们市民为生活在这座城市而自豪,通过阅读很多‘体检式’照片,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风貌区保护得不那么好,形势还确实比较严峻,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圣诺堂 刘秀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