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的一项通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知要求到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其中包括中考体育类加分。不少体育界、教育界人士惊呼“体育特长生将成为历史”,担心取消特长生会影响体育好苗子的发现,以及校园特色体育文化的建设。
其实,早在几年前,许多地方就已开始取消中考体育特长生的加分,2014年的高考改革方案也取消了体育特长生的加分。所谓特长生,应该是具有某种特别技能或特长的学生,特长应该包含天赋的成分。然而,因为特长生能够在中考中加分,能够增加择校的权重,家长千方百计“培养”孩子特长,甚至出现了“花钱买特长”的不正之风,于是出现了大面积的特长生。滥竽充数、影响公平,助长择校热,种种怪现象让特长生制度难以为继。
特长生加分取消了,会不会让真正的特长生“泯然众人”。就拿体育来说,不少人认为,孩子参加体育训练必然会影响文化学习,在招生中降个5分、10分或20分,至少能鼓励一下这些特长生,让他们有机会上更好的学校。如今这项制度取消了,会不会把真正的好苗子挡在门外?不过,对于真正的体育特长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招生制度。
现在的高考高水平运动员招收办法,以及许多省市的中考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都采取了有别于原来加分的特长生招收办法。比如,去年南京市中考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就规定,体育特长生中考成绩达到总分65%以上按专业加试成绩择优录取。万一还有体育特长生中考文化成绩没有达到投档控制线,还可以走破格录取这条路,关键在于你是真正的体育特长生,还是仅仅把“特长”当成了一种投机的手段。
不过,取消加分也留下另外一个课题,那就是如何更好地营造校园体育氛围。当“加分”的动力不再存在,当“特长”在升学路上不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原本可以给校园带来阳光与活力的体育运动,又会不会在学业压力下被“打入冷宫”?
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做出更多努力,尽力呵护孩子们爱运动的天性,让那些即便无法在竞技之路上走得很远但却对体育抱有激情的孩子,可以在校园里尽情挥洒他们的汗水,让体育之花开得更艳。 本报记者 林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