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道中央设置了安检口“减速带”。
市民在架设了防护挡板的跑道上跑步。
演唱会当晚,体育中心附近路口停满了共享单车。
厦门晚报讯(记者陈军)市体育中心举办的每场演唱会,都是歌迷们的一次集体狂欢。然而,对于周边居民和经常去那里锻炼的人们来说,频繁的演唱会给他们带来了一些烦恼。近日,家住体育中心附近的多位市民向厦门晚报市民热线反映,10月份以来,多场演唱会在体育中心轮番登场,不仅影响市民的日常锻炼,也引发了噪音扰民和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接下来还有多场商演要举行,这样的问题还会再出现。”
场地内外 一圈挡板环绕跑道 平地跑变成“障碍跑”
11月30日傍晚,记者来到体育中心,观察发现,成片的不锈钢防护挡板反射着体育场内明晃晃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十分耀眼。这些两米多高的防护挡板一块紧挨着一块,环绕着整条跑道架设,将内外区域完全隔绝开来,一些挡板甚至占去了一半的篮球场地,篮球场内的年轻人只能在半块场地上打球,很不尽兴。在跑道内侧,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搭建场外展台――第二天,一场产品发布及演唱会又要在场地内举行。
也许是得知商演临近,加上防护挡板占据了约三分之一的跑道面积,当晚来到体育中心跑步锻炼的市民人数锐减。吃完晚饭,家住附近的吴先生都会准时到运动场上散步、慢跑。他说,没有演出时,几乎每晚都有一支统一着装的运动队伍在跑道上健步走,可今晚没见到他们的身影。
记者还注意到,原先空旷的跑道上不知何时多了四道安检关口。每道安检口相距约100米,不仅跑道上增设了缓坡,还设置了七八个并排的安检小门。跑步者每隔一段路都要上下坡、过关,原本的平地跑变成了“障碍跑”。
场地周边 音浪冲击玻璃,演出时马路也会拥堵
黄女士住在一街之隔的体育东村,听着窗外演唱会彩排的声音,她说,起初还以为能在家中免费听演唱会呢,然而等到晚上10点左右,一家人准备休息时,震耳的乐声还在响,让人无法入眠。紧闭门窗的话,窗户玻璃“哗啦”地响,是被巨大音浪震的。“晚上在家打电话,很难听清对方的声音,上学的女儿根本没法安心学习”。
洪女士是育秀路一家餐饮店的老板,她说,演唱会通常晚上8点正式开始,但从傍晚开始,体育中心附近的马路就已经很堵了,车流人流混杂,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歌迷给演出场地周边的交通带来极大的负担。她指着育秀路和湖滨北路的交叉路口说:“每次开演唱会,这个路口就会停满近百辆共享单车,一般的汽车根本过不去。晚上11点之后,演唱会散场,又是新一轮的喧嚣和拥堵。”
应对措施 分区搭展台留空间,演出不晚于11点结束
随着近年来岛外场馆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考虑到商业演出对岛外场馆周边经济的潜在拉动作用,市民建议,能否将部分商业演出活动放在岛外的场馆举办呢?这样一来不仅能减少扰民,还能促进岛外地区的发展。
对此,市体育中心相关管理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一些预期观众数量较少的商业演出已经逐步向岛外场馆转移,但是多数大型商演,主办方还是选择在市体育中心举办。这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岛外场馆能容纳的观众数量有限,门票收入也会相应减少;其次,前几次购票的数据显示,超过六成观众来自厦门以外的地区,而目前岛外场馆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足以完全满足这一批观众的住宿和饮食需求;另外,部分岛外场馆仍然存在场馆人群疏散较慢等问题,可能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商演给周边居民和锻炼人群造成的困扰,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最近的几次商演,体育中心与交通部门、城管部门和安保部门联合行动,为现场观众增加接驳公交车班次,以及利用调度车运走共享单车,缓解交通拥堵;分区域搭建展台设施,给市民留出跑步锻炼的空间;严禁在居民休息时段彩排或是调试音响,规定演出不得晚于夜间11点结束等等。下一步,体育中心还计划对演出的照明灯光进行严格管理,尽量减少演出给市民们带来的困扰和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