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记者 李月红 张留
文明,是大地最强劲的“脉动”。
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如中华文明的初生脉动,5000年前,良渚先民以勤劳为曲、信仰为歌,领唱着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历史之歌,积淀下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滋养广袤神州大地,哺育亿万华夏儿女。
从5000年前走来,向5000年后走去。良渚古城遗址在为浙江新添一位“世遗成员”的同时,也作出一个保护全人类文化遗产的承诺,承担了一份历史责任。
后申遗时代,在全省奋进“两个高水平”建设、打造文化浙江的大背景下,如何对遗产地开展保护管理和利用,如何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发挥文物资源推动发展、惠及民生的作用?浙江的答案是,当好遗址的保管员、研究员和推广员,书写新时代良渚文明的壮美新篇章。
保管员
交流互鉴联动
形成保护合力
位于杭州市北郊、余杭区境内的良渚古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面积42平方公里,保护规划区划111平方公里。
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既是莫大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指示精神,肩负起保护世界遗产的历史使命,恪守国际遗产公约,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研究好、利用好,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
在省文物局局长柳河看来,良渚古城遗址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从1936年首次发掘,到2019年成功申遗,80多年的研究和保护证明,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申遗成功后,按照‘世遗’标准,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和管理要做的更多,首先便是规划管控。”
一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视良渚遗址的保护。国务院把良渚古城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至少3次把良渚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浙江省委、省政府把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写入《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并设立高规格的保护机构“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依据《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多级联动编制《良渚古城遗址管理规划》等13个系列规划,形成上下一体、左右衔接、多规合一、切实可行的规划管理体系。
遗憾的是,虽然良渚古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因是考古新发现,目前的保护级别还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外围水利系统由已知11条坝体构成,控制范围达100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余年,具有防洪、运输和灌溉等综合功能。柳河介绍,全国正在启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外围水利系统将努力从“省保”升级为“国保”,“这两块将统筹起来,通过规划来促进整个区域协调发展。”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意味着遗址的保护管理进入到了承担国际义务、履行公认的国际准则的国际视野中。根据国际相关公约,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监测要求相当严格,需通过对遗产地的保存状况定期和随时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使世界遗产得到持续、永久的保存。
良渚古城遗址现有监测手段,能否完成后申遗时代的保护之责?
早在2017年,余杭区成立了良渚遗址遗产监测管理中心。2018年,该中心的监测与预警系统投入使用,今年1月正式开始数据采集。这一套系统投入1800万元,按专家的说法,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达到“碾压级”。
据监测管理中心主任郭青岭介绍,该系统是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的框架下建设完成的,很好地融入了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区和缓冲区范围大、遗存要素多、周边情况复杂、保护难度及建设压力大等自身特点。
记者在监测管理中心看到40块大屏幕,这里显示着良渚古城遗址各项实时监测结果:利用遥感卫星影像、无人机、地面专业前端设备和人工APP巡查,从宏观到微观,对遗产地进行天、空、地全方位监测,为土遗址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良渚方案”。
近年来,国内相关机构已先后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剑桥大学、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等就良渚文化研究展开合作,著名考古学家、英国考古学院院士科林·伦福儒还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合作了研究论文。国内外考古界已经逐步统一观点: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已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有力物证,良渚遗址考古研究,不仅仅改写了中国历史,而且改写了世界历史。
在后申遗时代,越来越多的合作平台已经打开: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中,“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的领衔课题就与良渚相关;最新建设的良渚遗址国际考古保护中心,位于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也将为国际合作提供一个新舞台。
周江勇介绍,围绕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遗产地文旅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等,杭州将全面落实“杭州市与维罗纳市关于世界遗产推广、开发和共享的友好关系协议”等,与更多城市开展全方位、多层次交流,让杭州的文化“金名片”同其他各地的世界遗产在“各美其美”中实现“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