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在看完这部电影的前半个小时,我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反复地刷朋友圈,希望看到讨论,但讨论差不多是半个小时之后才开始爆发——而那些,我统统都不认同。
腾讯娱乐专稿(主笔/狠狠红)
关于120帧,目前已经有很多媒体纷纷出来科普。但我觉得最关键的解释,还是在在接受我采访时候所说的那一句,“过去的电影是演员演给你看,要透过动作。比如说你渴了去抓水杯,抓不到水杯就把桌子上其他东西打翻了。观众于是知道你很渴,你需要做动作来表示我有某种感觉。但现在观众你可以直接看到一个人渴了,他不再需要那么演戏”。
在之前那篇稿子(《封面人物|一进入电影,他就成残忍的执拗的李安》)里我已经写过,在刚刚听到这个解释的时候,我激动得不能自已。我相信120帧带来的会是摧枯拉朽的体验。以至于到采访的第二天,我才想到另一个问题,在之前那篇关于李安的人物稿里我已经写过,“李安所看见的,其他观众一定能看见吗?演员焦灼地四下找水杯,甚至打翻了桌子上的东西,从而传达出一种‘口渴’的信息,这是过去这么多年来,影像文化与观众建立起来的一种链接。‘找水杯’本身就是一种翻译,一种解码,让不可见的感受变得可视。当李安在120帧下,不需要通过动作而直接用感受来传达感受的时候,它真的能准确无误地到达每个人的心中吗?”
所以在我看120帧之前,我是带着充分准备的——我看了小说的前1/3,虽然没有看完,但也足可以理解这个故事本身,还有作者的叙述方法。我相信我理解这个故事,我也相信自己能够理解人物。我对自己理解人的能力也相当自信——作为一个人物记者,我常年的工作内容就是采访,阅读每个采访对象的表情,渴望能和他们建立起关联,能懂得坐在我面前这个人在说真话还是假货,以及想象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一个人,这也就是李安说的120帧最大的意义,“读脸”。我的职业就是读脸,我相信我久经沙场。
但我在看完这部电影的前半个小时,我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我的同事催促我发表关于这部电影的感想,我却迟迟不能开口,我反复地刷朋友圈,希望看到讨论,但讨论差不多是半个小时之后才开始爆发——而那些,我统统都不认同。
我不知道能不能说这部电影“好”或者“不好”。它好像已经脱离了这个评价体系。我甚至无法和我过去的“喜欢”和“不喜欢”体系进行对照。我非常困惑。我只能模糊的感觉到,前半段我没怎么看进去,后半段我看进去了,并且哭了。
只是哭了算什么评价呢?我从不把“哭了”当作电影好坏的标准。在看电影这个方面,我的眼泪一向廉价得不值一提,深知没资格拿出来做任何判断标准。
实际上我之前看60帧预告片的时候也哭了。非常莫名其妙地哭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哭什么。我以为我看了全片以后,会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哭。但我看完120帧之后,还是不明白,并且我又哭了。
这种感觉太混乱了。一直看完电影五六个小时之后,我才被我的同事逼出了第一个短评,“男主角真是有一双很会哭的蓝眼睛,让人想到塞林格小说里的一些男孩,永远活在巨大的成长的委屈中。李安的120帧就是为了让这双蓝眼睛永远活在电影里吧。喜不喜欢这部电影,大约就取决于这双眼睛对你的杀伤力。反正我是被他的蓝眼睛和红嘴唇,弄得很心碎,很想给他一个成长的安慰。”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照
真的,很像很像塞林格的小说。成长期的男孩子,神神道道的精神导师,漂亮到可以控场但又莫名其妙的女孩儿。甚至比利·林恩本人的外貌,都可以用塞林格的一篇小说名字来概括:嘴唇美丽而我的双眸澄碧。
我只能确定我被比利·林恩弄得很心碎,其他的东西我都无法确认。
看完电影的第二天,我仍然在想关于这部电影的事情。我看了很多讨论,看得我很羞愧——你们都在讨论李安的主题,李安的立意等等,而我只是在想,比利·林恩的蓝眼睛真是太好看了,为什么我看演员自己的照片时,就没觉得这么好看?
在对男主角的蓝眼睛念念不忘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这部电影是没有关于他人的镜头的,这是一部纯主观的电影:所有的镜头,要么在拍比利·林恩,要么就是在拍比利·林恩看到的世界。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镜头。
如开头所说,这部电影里是没有解释性镜头的——李安用情绪来传达情绪,所以既不对“渴了”做出解释,也不对“哭了”做出解释。但实际上,他放弃得更多,他放弃了所有解释的技巧——导演们都是有很多技巧的,比如他们经常拍一大片天空,一只鸟寂寥得飞过天边,然后镜头转移到主人公,于是你就明白了,主人公很孤独。
李安的镜头一向极为节制极为成熟,从无浪费。要细细分析的话,你每一幕都能推敲出一点什么,领会一点这一幕里所藏的导演意图,然后将这些拼起来,导演由此带你同往终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李安是一个“擅长说故事”的导演,关于如何把一个故事藏进每一帧画面里的技巧,他是这个行业内的最顶尖专家。
但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呢?飞鸟既没有划过天际,人也没有在地面上投出长长的影子。没有解释,也没有暗示。导演意志被极力压缩到最小。比利·林恩不过是一个你并不多话的同伴,你一路和他同行,你看到了他的脸,与他一起看到了他所看到的部分世界,你听他间或聊起了自己的姐姐活着其他,三言两语,他也没多说,你也不好多问。而后,你们在片尾分别,他后来的世界如何呢?你便再也不知道。
在这同行的路上,我凝望着他,我想这真是一个塞林格式的男孩子啊,有着这么清澈的孤独,而成长真的疼痛吗?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很久了,快忘了成长的感觉。他虽然给我带来很多很多迷惑——就像我无法真正完全理解任何一个身边人一样,但我仍然,仍然,为他心碎极了。
说到底,120帧是用来表达情感,而不是思想或剧情——这是李安自己说的。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哭,我无法理解自己的情绪,但情绪确实来了。我知道自己体内一部分与电影的一部分取得了共振,但我无法解释电影,也无法解释我自己。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出自于一种偶然,我无法为这共振背书——共振是一种多么难以捕捉而又易逝的东西啊。
所以,120帧未来会怎样呢?
狠狠红代表作:
《直击风暴中的赵本山》
《刘晓庆:我的人生没准还有奇迹》
《邹市明:一个天才拳击手的英雄征途与宿命》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