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行业资深专家亦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卫视收视率是一种零和博弈,在买收视率这种畸形的环境下,没有花钱买收视率的频道就会受到影响,他们的统计数据往往比真实情况要低,“实际上没有那么‘惨’,只不过有一部分收视被别人买走了”。收视率买卖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链,严重影响到收视数据的真实性。(10月31日 证券时报)
对于当前已经成熟化、系统化的收视率买卖现象,真正热爱艺术和抱有正义感的人莫不对此深恶痛绝。今年9月份,导演郭靖宇公开发博揭露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宣称新作《娘道》在播出前曾被某卫视要求购买收视率否则不予播出。此后业内人士纷纷力挺,网上舆论一片哗然。
收视率造假的主要手段就是买卖收视数据,某些个“大神”可以让某某电视剧收视率高得离谱,也可以让某部电视剧收视率低得可怜,这不仅背离了行业伦理和道德,更是对创作者的伤害。优秀的作品如果不“运作”、不投资购买收视率,有可能遭到封杀,甚至因此血本无回。而一些善于运营的“垃圾剧”,也可能因为购买收视率而赚得盆满钵满。这一怪现象早被时下影视剧市场所证明。在这一以金钱开路的收视率“搏杀”中,链条上的利益者基本都是赢家,而最吃亏的就是那些老老实实搞创作的人。就像这位揭露收视率潜规则的导演郭靖宇,其片子《娘道》的走红不过是侥幸,是因为另一家卫视的“救场”。中国有如此之多的优秀影视剧和创作人,又能有几个有《娘道》和导演郭靖宇这般幸运?
影视剧是公众须臾不可离的精神食粮,其承担的不仅是“娱人一乐”的功能,更承担的是传播优秀文化、塑造正确价值观和引导大众舆论之功能。而收视率造假,导致的是影视剧市场泥沙俱下、良莠不分,价值观扭曲、歪风盛行,进而劣币驱逐良币,最终跑偏的是整体市场良心,带歪的国内影视作品的品质。
某种意义上说,收视率造假,“杀伤”的是业界良心,挫伤的是创作者的积极性,带偏的是整个市场的良性运行,摧毁的是文艺创作的根基。近年来,垃圾剧、泡沫剧越来越多,让观众不忍卒睹。如果任由这一现象继续发展蔓延下去,结果就是“富了一批资本大亨,坑了一批优秀文艺者,忽悠了一批喜爱影视剧的热心观众”,最终让影视剧离潜心创作越来越远。国家有关方面是时候开展大力整肃了,影视行业关系精神文明成果,关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吃到“带毒”的食物会损害健康,吃到“带毒”的精神产品同样会损害健康,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比“带毒的食品”危害更烈。总而言之,市场上充斥“买收视”黑幕,“谋杀”的是国产影视剧的创造力,“金钱当道”不可能提供给文艺创作者良性生长和正当竞争的土壤,更不可能产出传承后世的经典作品。(毕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