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里的P2P广告是怎么骗你的

admin 2018-08-05 23:06:18 导读

导读 : 电视剧里的P2P广告是怎么骗你的...

  本次P2P行业爆雷潮的程度已远超2014年。

  在爆雷最剧烈的2014年10—12月,根据网贷之家数据,单月问题平台数分别为38家、40家和92家。

  而仅2018年7月1日—7月20日20天,就已有至少98家平台出问题,加上6月份出事的80家,几乎平均每天要炸掉4家。

  惨绝人寰。

  小巴不禁想问,为什么经历了多次行业大洗牌,政策法规也逐渐完善,本次P2P爆雷潮却远比想象中的要更惨烈呢?

  先从一则广告说起。

  广告里的三个

  看过《琅琊榜2》的朋友是否记得这样一段中插广告。

这个广告的主角正是2018年6月16日被警方立案查封的网贷平台——唐小僧。

  这个广告的主角正是2018年6月16日被警方立案查封的网贷平台——唐小僧。

  唐小僧是一家百亿级的网贷平台,根据2017年8月的数据,注册用户突破1000万,若按照行业1%的转化率来计算,有效用户可达10万人,交易金额超过750亿元。

  实现这个用户规模,唐小僧仅用了2年多的时间,和它一起成长的,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P2P平台,以及比几年前更大规模的投资人数量。

  投资人被什么所吸引?

  小巴做了番调查,不管是出事的还是没出事的平台,在推介自家App时,最常见的是:

  轻松手机理财

  借款审核只需10分钟

  收益高达14%—20%,X小时内购买返利X元

  百度下图片甚至能直接出类似的模板。

电视剧里的P2P广告是怎么骗你的

  总结下来,传递给受众的意思是:

懒人理财,借得到和收益高。

  这三点,吸引了无数人成为P2P理财的用户,也正是这三点,就足以让小巴将其锁定为“犯罪嫌疑人”。

  懒人可以理财吗

  在美国,P2P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小众投资。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除了美国本身储蓄率低,大家没钱理财以外,最大的原因在于,P2P属于一种自助投资。

  所谓自助,就是要自己开动脑筋,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和实践。

  一个美国P2P用户这么描述自己的投资经历:

  比如,投资人想要“选择贷款等级”。

  那么新来的投资者就要耐心地花时间去了解什么是“等级”。同时,还要评估自己对于坏账的接受程度,想清楚自己能忍受何种程度的损失。

  最终他总结道,P2P平台都太不友好了,因为实在是太烧脑。

  换算到中国, P2P却变成了轻松理财,还财富随手噌噌噌。

  有人说这是用户体验的进步。

  实质上,正是这个号称轻松理财的App,在被查封前,它都没能上线网贷行业最基本的安全垫——银行存管,但大部分投资人对此毫不知情。

  而在2016年,美国最著名的P2P公司Lending Club开除了它的CEO,开除的原因是他将两笔贷款出售给了不合格的投资者。这严重违背了公司规则,董事会表示无法容忍。

  两相比较,到底谁比较进步呢?

  而第二个坑,是所谓“轻松借得到”。

  10分钟把钱借给陌生人

  10分钟时间,把钱借给陌生人,这或许是风险投资圈的美谈,但在P2P理财里,却是怪象。

  在广告语里,10分钟以内,借款人就能无抵押轻松借款,号称“闪电放款”,而这钱就是投资人给的。

  那么,人们或许会说,我没有这审查能力,平台有就好了。

  问题是,平台真的有吗?

  在2015年的《中国P2P借贷行业白皮书》上,点名指出,征信技术(又称信贷技术),是各网贷平台的最大短板。

  信贷技术:评估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

  一组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

  由于缺乏健全的征信评价体系,某家正规的P2P平台的员工中,有半数是催收人员。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第三方催收的法人单位数量已超过2000家。

  不过,他们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黑社会暴力催收啥的,大部分催收的从业人员甚至都是女性(据说更有耐心),保底收入每月过万。

电视剧里的P2P广告是怎么骗你的

  行业景气度的背后,往往对应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此外,除了催收问题,在国内,由于没有强大的信用数据可供参考,有些P2P平台(非诈骗那种)为了提高可信度,不得已从一个借贷的信息服务中介的角色,转成借款人的信用担保人,一旦出现无法担负的责任,跑路似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那么,平台接入公信力最强的央行数据库呢?

  别说,这还真能带来公信力,例如某家已经被抓的平台就声称自己是托管到了央行那里的,其实只是把服务器托管在人民银行深圳中支的机房里而已。

  而且央行的数据库,也不是说去就能去的。

  首先,它的接入门槛很高。根据网贷行业监管办法,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P2P平台先得在地方金融办备案,加上央行中心管理库本身又有诸多要求限制,这样一来,就刷掉不少平台。

  其次,许多借款人不愿意暴露自己。如果银行看到其客户在网贷公司借款,就会重新评估其信用资格,而借款人选择网贷公司,本来就是不想“被记录”。

  更何况有些网贷公司本身不干不净,也不愿意接入央行数据库。

最终,由于平台以及在平台上的产品天生不足,难以令人信服。

  最终,由于平台以及在平台上的产品天生不足,难以令人信服。

  为了掩盖这些缺点,平台们打起了国资背景、行业大奖等旗号,但调查发现,不少参与背书的国资企业或是空壳,或是个持股比例不足1%的小股东。

  这样的操作,在信息不对称、征信系统不完善的当下,哪个投资人能做到一一分辨?

  一句轻松借得到,道尽了此间荒唐,而比这更荒唐的,或许就是收益率了。

  收益最高可达40%

  在监管将收益高于6%都定性“要打问号”,高于10%则“准备好本金损失”的喊话下,平台的玩法也升了级。

  例如:送羊毛。

  所谓羊毛,即是返利。最早在淘宝的商家里涌现,例如买300送30。然后被P2P平台现学现用,例如投10万返利1500元,相当于加息了1.5%。

  返利成了近年来平台推广的主要方式,而追逐返利的投资人,被称为羊毛党。

  本来作为平台一种吸纳新用户、留存老用户的方式,返利也无不可。但有些实在是离谱甚至诡异。

  例如复投返利,即追加投入还能拿更高的利息。

  有意思的是,这类活动并不是在平台方自己展开,而是在推广渠道上进行。

  这就很奇怪,因为通过渠道搞活动,就意味着渠道也能多赚差价。既然用户已经投资留存在了平台上,为什么要多此一举,不在自家平台搞复投返利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最终的返利实在是太高,而平台为了撇清关系,于是让渠道出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已不是一种简单的推广活动,而是高息融资行为了。

唐小僧在爆雷前,就是圈内知名的羊毛平台,最高返利接近40%。

  唐小僧在爆雷前,就是圈内知名的羊毛平台,最高返利接近40%。

  在唐小僧之前,只有10家爆雷,属于正常范畴,而唐小僧爆雷后,先后有52家平台出事,显然,唐小僧的爆雷加速了爆雷潮的出现。

  毕竟,无论是宣传口径还是营销手段,它都是本次爆雷潮里“典型中的典型”。

  而正是由于这些轻松方便、假装有保障加高收益的误导,吸引了不明所以的投资者或者抱有侥幸心理的羊毛党加入其中,用户规模急速扩大。

  而一旦行业内出现风吹草动,挤兑自然不可避免地出现,最终造成了不可收拾的连锁反应和踩踏悲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本站所收集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本站仅为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上一篇:电视剧《武汉之恋》摄制组成立
下一篇:P2P水之深,电视剧都不敢这么写啊!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