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日韩、港台、内地医疗剧对比
锋芒智库
品牌立论 | 口碑行销 | 舆情数据 | 策略咨询
文|综艺
国产医疗剧几乎年年都有,却很少出现爆款之作。反观美国和日本,高质量医疗剧层出不穷,其中不乏《豪斯医生》《白色巨塔》等经典之作。这是为什么呢?
继《外科风云》之后,又有一部国产医疗剧登上了电视荧屏,那就是《急诊科医生》。
未播之前,《急诊科医生》就已经备受期待。该剧由郑晓龙执导,张嘉译、王珞丹和江珊主演,还特意邀请北京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来把关剧情。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急诊科医生》都具有爆款潜质,有望跟上半年的《外科风云》一争高下。
《急诊科医生》能否成为爆款,还有待观望。但纵观这些年的国产剧,却很少出现爆款之作。反观美国和日本,高质量医疗剧层出不穷,其中不乏《豪斯医生》《白色巨塔》等经典之作。这是为什么呢?
1
医疗剧起源于美国
在各国长盛不衰
从前几年的《心术》《青年医生》,到今年的《外科风云》和《急诊科医生》,医疗题材电视剧在荧屏上屡见不鲜,几乎每部都能够引发热议。那么,医疗剧为何会如此受关注?其它国家/地区的医疗剧又有哪些经典之作呢?
医疗剧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是以医院为背景,以医生和病人同疾病作斗争为故事主线的一种电视剧类型。早在1963年,美国就已经推出了一部影响力巨大的医疗剧《综合医院》。此后,各种医疗剧层出不穷,医疗题材的方方面面也基本被挖了个遍。
医疗剧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它经常会涉及到“生命”、“死亡”等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主题,可以从中审视人情冷暖,展示悲欢离合,让观众感悟出生命的意义。另一方面,医疗剧本身极具话题性和社会性,涉及到医患关系、医疗事故、医疗腐败等多个社会热点话题,人性、道德、法治等主题都在医疗剧中被反复探讨,这也使得医疗剧备受关注。
作为一种类型剧,医疗剧的流行程度和刑侦剧不相上下,在各国长盛不衰。在日本和美国,都有大量高质量的医疗剧,兼具医学专业内容和人文关怀。在韩剧和港剧中,同样也产出了一些高质量的作品——
1.美国医疗剧:医疗专业水平极高
代表作:《急诊室的故事》《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
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美国医疗剧就已经在国内十分流行。但直到1994年《急诊室故事》的播出,才真正把医疗剧推上了收视巅峰。《急诊室的故事》确立了医疗剧的叙事方式和视觉风格,奠定了医疗剧的类型基础,被认为是美国医疗剧当之无愧的代表作。该剧播出以来,共获得创纪录的21项艾美奖及115项提名。
在《急诊室的故事》之后,又陆续诞生了《实习医生格蕾》《豪斯医生》等多部经典作品。就目前来看,医疗剧几乎可以说是美剧中最为“长寿”的题材。2005年首播的《实习医生格蕾》,至今已经播出了十四季。《豪斯医生》从2004年一直播到了2012年,《急诊室的故事》更是有15季之多,足足播出了15年。
美国医疗剧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真实”是最重要的原因。在美国,所有进行手术场景拍摄的医疗剧都必然经过相关医疗机构的审核和培训,从而使所有演员看起来如同真正的医生一般专业。剧中出现的大量罕见病症以及医学术语,也让观众很有新鲜感。此外,美国医疗剧也并没有停留在医疗本身,而是结合了悬疑、爱情、励志等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让医疗剧兼具了专业性和观赏性。
2.日韩医疗剧:胜在对人性的挖掘
代表作:《白色巨塔》《综合医院》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日本医疗剧都不逊色于美国医疗剧。与融入多种元素的美国医疗剧不同的是,日本医疗剧在探讨人性方面尤为出色,人性、生死、是非、道德,都是日本医疗剧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在日本医疗剧中,《白色巨塔》可以说是难以超越的经典之作。该剧的两位男主角财前五郎和里见修二,一个追求名誉和权力,一个尊重生命,热心研究。该剧透过两人之间理念的争执和冲突,以及周遭利害与情爱关系的纠葛,揭露了日本医学界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黑暗面,同时也通过对人性的真实揭露,引发了人们对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反思。
相较于日本医疗剧,韩国医疗剧显得比较“平庸”。但也产出了诸如《综合医院》这样的经典之作。《综合医院》开创了韩国医疗剧的先河,1994年开播后收视较高。2008年播出,车太贤、金贞恩主演的《综合医院2》,也备受观众好评。该剧站在患者的立场上,审视在医院的人间百态,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3.港台医疗剧:内地医疗剧的启蒙之作
代表作:《妙手仁心》《On Call 36小时》《白色巨塔》
说到港台医疗剧,《妙手仁心》不得不提。这部1998年首播的电视剧,开启了香港医疗剧的先河,也成为了难以逾越的经典。《妙手仁心》三部曲刻画了医院急诊室、神经外科等一系列科室的日常工作情况,可以称得上是内地医疗剧乃至行业剧的启蒙之作。
此后,香港又推出了《红衣手记》《仁心解码》《On Call 36小时》等医疗剧,但影响力均不及《妙手仁心》系列。其中,最受关注的是2012年首播的《On Call 36小时》。虽然该剧曾因为剧情的问题被香港观众投诉,但真实逼真的场景和在职医学团队的指导,让医生的工作环境以及面临的压力全然呈现在了观众眼前。
相较之下,台湾医疗剧在数量上并不算多,但也出现了台湾版《白色巨塔》这样的叫好又叫座的医疗题材作品。该剧虽然与日本版《白色巨塔》重名,剧情却不尽相同,主要反映了医院内两派人马为了争夺院长之位尔虞我诈的故事,让观众窥视到《白色巨塔》内的残酷景象,其专业度和真实度引来了观众的好评。
4.内地医疗剧:话题度颇高但鲜有爆款
反观大陆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医疗剧出现在2000年之后,但能够给观众留下印象的也只有《柳叶刀》《无限生机》《医者仁心》等寥寥几部。不过,早期播出的医疗剧虽然也不乏优质作品,但大部分都未能引起广泛的讨论。
直到《心术》之后,荧屏上的医疗题材电视剧才逐渐多了起来,讨论热度也高了不少。2012年播出的《心术》,由六六担任编剧,海清、吴秀波、张嘉译主演而备受期待。该剧是四家卫视联播,收视率均保持在1%上下,在当时算是不错的收视成绩。《心术》以医生为视角展现了如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 整体来说比较贴近生活,获得了不少观众的点赞。
近几年,内地荧屏上的医疗剧数量明显增多。仅在2014年,就播出了《产科医生》《青年医生》《产科男医生》《爱的妇产科》这四部医疗剧。今年播出的《外科风云》也引发了观众的热议。不过,内地医疗剧数量上增多了,质量上却参差不齐。自从《心术》之后,还没有出现一部真正意义上叫好又叫座的爆款作品,不少医疗剧都因为剧中出现的常识性错误、狗血感情戏等问题遭到了观众的吐槽。
2
细数国产医疗剧的“四宗罪”
同样都是拍医疗题材的电视剧,为什么日本和美国爆款频出,国产医疗剧却鲜少爆款呢?医疗剧频频遭遇观众吐槽,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呢?小编认为,国产医疗剧主要存在以下“四宗罪”——
1.立足于真实情况和现实逻辑
行业剧首先要 “尊重所涉及的行业”,立足行业、深入走进行业、深度展现该职业的特点。主创要懂得一个行业的最高情操,以这个标准为原则去书写这个行业,积极传播行业特质。
比如医疗、案件侦破、犯罪调查、消防等在剧情呈现上一定要行得通,要尽量立足于真实情况和现实逻辑,不能有一知半解和胡编乱造。
尊重行业的专业性,在细节上精准把握,做到无BUG的教科书级别,这才是行业剧的魅力所在。
每当一部医疗剧播出,总会有医务人员发现其中的明显医疗错误,“找茬”甚至成为了专业人士观看医疗剧的某种乐趣。这些专业错误的出现,不但成为了专业人士的笑料,也误导了不懂医学的普通观众,最终影响了医疗剧的口碑。
上半年播出的《外科风云》,同样也因为剧中的专业错误遭到了吐槽。剧中,男主角靳东在术前准备时,套上手术衣之后直接撸袖子,抓起手套就戴,违反了无菌原则。女主角白百何穿着高跟鞋,在急诊室健步如飞,还能抽空为小男孩拼乐高。种种常识性错误,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质疑,也拖累了该剧的口碑。
2.行业剧要避开“爱情戏喧宾夺主”的坑
多数国产医疗剧都沿用了美国医疗剧“P+P”的叙事模式,也就是Professional(专业)+Personal(人性)模式。所谓的专业性,就是满足观众对医疗行业的好奇心或者猎奇心,人性则围绕医生与护士的婚恋与家庭展开,通过恋爱关系和家庭关系凸显医生的工作性质,并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我们的医疗剧,几乎都是披着行业剧的外衣在谈恋爱,《青年医生》里的年轻医生们正事不干,天天在医院里研究谈恋爱,《到爱的距离》中,李晨与前女友张馨予全程甜蜜蜜,靳东与他现实中的妻子李佳全程虐狗,观众最后不记得电视剧内容,只记得这两对情侣了。
行业剧以某个职业为全剧核心内容,如果把核心人物、核心事件、主要矛盾冲突剥离行业,全剧就无法成立。但情感过于浓烈,行业性必然失真,如何在生活、职业、人物关系、故事讲述方面融会贯通,无不考验编创的功底。
还是那句老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要想拍好行业剧,生活永远是最好的素材来源,需要我们用心感受,去挖掘出新鲜的视角,而处于起步阶段的行业剧还需要找到自己的发展节奏。
3.医生形象过于理想化
追看国产医疗剧时,常常会看到网友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现实生活中的医生也是这样就好了!”这句话实际上击中了国产医疗剧的一大痛点,那就是剧中的医生普遍是“高大全”的形象。
回顾近几年医疗剧中的主要角色,《医者仁心》的钟立行,《心术》的刘晨曦,《外科风云》的庄恕都是“完美医生”的形象,然而,这类人物形象过于完美,反而显得性格扁平化,不够丰满。观众在感慨之后也会发现,这样的人物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弱点、有欲望,也可能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医生也不是例外。
日剧中的医疗题材就特别擅长讲“暗黑系”的故事。这类型的代表作《白色巨塔》和《回首又见他》,都是通过看似一正一邪的对立医生形象来展示医院的人事倾轧、治疗黑幕和面对生死时人性的阴暗不堪。人物设置的尺度也非常大,《回首又见他》中织田裕二扮演的司马医生医术高超却贪婪无耻,他可以置人命于不顾而一心一意打麻将,可当听说那病人是议员的儿子时,又立刻站起来去为他准备手术。收取红包、索要回扣、贿赂上司、栽赃同僚。剧情就在这些善恶的交锋中让观众去思考人性的边界。
美国的医疗剧则更倾向于强调价值观,讨论例如背叛、挑战、伤痛和遗忘这类情感命题,往往会让人觉得医生实际上是通过病人在医治自己。在这些命题面前,国产医疗剧就实在显得过于“理想化”。
4.对医疗行业弊病的揭露浅尝辄止
近年来,医患矛盾突出,多部影视作品直面医患关系,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医生不收红包不好好治疗、医生无能、过度检查等等问题都是前去就医的患者心里的一根刺;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不收红包还硬塞、哪能什么病都能治好、不检查怎么去分析病因对症下药等等。但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医疗剧对于行业弊病的揭露浅尝辄止,很少去挖掘背后的深层原因。
就拿《心术》来说,这部电视剧呈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医患矛盾,但有不少观众认为,该剧把医患关系美化了。剧中设置了很多情节烘托医生的“仁心”——急于抢救病人生命而没等家属签字的谷超华,最终被媒体曝光并辞职;面对头插钢丝、无钱治疗的乞丐,医生主动捐款为他筹集手术费用。这些情节都过于理想化,没有触及到医患关系的真正痛点。
《急诊科医生》这部剧从目前的剧情进展来看,暂时没有出现专业错误,每集片尾推出的急救知识演示,也收获了观众的好评。
能不能保持水准或者持续走高,就看今后的剧集了。